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n次量寬與港府兩辣招的拉据


 額外印花稅(SSD)加強版及買家印花稅(BSD)推出逾月,上周主事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表示,11月樓市炒賣氣氛已見收斂,兩招初見成效。言猶在耳,市傳聯儲局將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樓市在利好利淡消息交互刺激下,後市仍不明朗。
據云新一輪量寬,是聯儲局每月再以450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相對於QE3每月400億美元購買按揭抵押債劵,規模更大。QE4(或者叫QE3.5?)如 真的推出,美國量寬將進一步擴大,市場游資氾濫、利率偏低的情況將持續,原則上利好本地樓市。不過,現時難以估計量寬利好樓市的威力大,抑或是港府兩招的 影響大。
辣招只押後用家入市
兩招辣招在本質上是增加短線炒家、及非本地個人買家的買賣成本。在方向上,我們認同,現時的確有需要壓抑外來購買力及短線投資。問題是,即使是在「最理 想」的情況,兩辣招也不能改變基本的需求關係--單是本地人置業的剛性需求無從減少,兩招在本質上是拖字訣--壓抑外來買家及投資者購買力之餘,令自住買 家亦持觀望態度,從而在短期內減低樓價升幅。要真正解決上車客難以置業問題,唯有等待供應增加。
問題是,雖然港府高層不斷表明有意增加供應;但暫時來說,看不到數年內住宅供應會有明顯增加。根據運輸及房屋局對施工量的估計,直至2012年9月有約 1.6萬個私宅動工,但此數字大概只可部分抵銷過去數年動工量偏低的情況(見圖)。另一方面,近年公屋落成量亦維持在1.4萬個單位左右,要在2015、 16年才回升至2萬個單位。
住屋剛性需求持續上升
住屋供應不足有待解決相對來說,人口持續增加,本地家庭的住屋剛性需求在持續上升。單以新婚數字為例,根據統計處資料,2011年有58,000宗婚姻登 記。當然,新婚不一定要新居,可能是一方本來獨居或與家人居住,另一方婚後遷入;或者雙方本來已是同居等等。但大致上新婚數字(5.8萬)與公私營房屋落 成量(約3萬)的差距,解釋了為何青年人對樓價高企難以入市的怨氣為何特別大。本地住宅供應在2002年後一直偏緊,樓價本來已有上升壓力,量寬卻是令情 況進一步惡化。
樓市成交量的確被兩招壓下--外來買家、短線投資者入市量大減、連帶用家亦轉趨觀望。但值得擔心的是,剛性需求不會因辣招而減少,只是延後入市,一旦外圍有利好消息刺激,壓抑的購買力一次過爆發,反而會令樓價出現更大波幅。
我們沒有水晶球不知道在QE4之後,是否還會有QE5、6、7或更多QE;相反亦無從估計此幾批QE會不會在2014年前收回。但有需要入市的用家,不妨聽從官方建議,在估算自己的供款能力時,宜保守一點,為自己留下更多應對未來息口回升的緩衝空間。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2年12月1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