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出招背後的政策目標

 上周五政府及金管局再次出招,一言以概之,不外是提高印花稅、收緊按揭。政府出招的表面理由,大家可在新聞稿中看到,我們認為更值得討論的是政府出招的目標。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出招後接受訪問時提到:市民不要相信樓價只升不跌的分析。長遠房屋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成員黃遠輝指出,政府有決心扭轉樓市幟 熱炒風,如果今次的新措施仍然不能令樓價回落,肯定會再有其他新招,包括提高現有稅款,或新增稅項。值得留意的是,過去罕有高官/有官方背景人士,清晰暗 示政策目標是要令樓價回落,如果未見成效,便再加稅。
表面上,今次加印花稅是舊招加辣,其實效果完全不同。特別印花稅是向2年(其後加至3年)內轉售的住宅成交徵稅;換言之長期持有物業投資成本無增加。買家 印花稅是對非本地居民及公司名義的住宅成交徵稅,即本地投資者成本無增加。而今次加從價印花稅,是對所有物業交易即時徵稅(自住、換樓、重建可豁免),是 即時增加所有非自住物業買賣的交易成本。
新招令非自住買家交易成本上升
過去政府推出SSD及BSD,不會增加「本地以個人名義持有物業的長綫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今次加收從價印花稅,便可堵塞此方面的漏洞,進一步降低需求。按揭方面,調高壓力測試標準,限制400萬以上物業的按保成數,是進一步降低按揭槓桿,可說是輔助措施。
有評論指,在SSD及BSD推出後,市場上幾乎已無炒家入市,只餘下用家及長綫投資者;現時再出招,持有多個物業的業主將更不願放盤(換貨的印花稅開支急增),放盤少了,市場供應緊張,但剛性需求不減,樓價仍會持續上升。我們對此有一定保留。
香港沒有太大的露宿者問題,大致上人人有瓦遮頭。所謂「剛性需求」,不是無家可居者等上樓。居於劏房的家庭,很多都是排隊等公屋,而不是等買樓。物業市場 的「剛性需求」,很大程度上出於「買樓必賺、租樓長輸」的心態。看看1998至2003年的大跌市,每年二手成交量只有5萬宗左右,遠及不上1997年的 14萬宗,也及不上近幾年的7萬多宗;便可知道,在樓價下跌時,「剛性需求」也會變軟。(見圖)
政策目標在扭轉「必升」預期
有理由相信,現時政府的房策目標,是透過加重交易成本、降低按揭槓桿的手段,將「樓市必升」的理性預期扭轉。當市場對後市預期由「買樓必升」,調整至「樓價可升可跌」,恐慌性入市的情況便會大為收斂。不但物業市場的風險回落,政府也有更多時間改善供應。
黃遠輝說,如果樓價不回,政府會再加稅。我們認為此非空洞的恐嚇。政黨領袖公開批評特首梁振英「無料到」;地產商踩界拆售非住宅物業。將心比己,特首以下 一眾高官,不展示一下自己「有料到」也不行了。市場有分析,指今次出招後,樓市成交量可能下跌,而成交價持續上升。我們認為,如情況真的出現,將觸發港府 推出更多招數-只要提高置業成本,樓價沒有理由不回軟;扭轉了市場預期,樓價回落、地價回落,增加供應便較現時好辦。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3月27日

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

資金規模不變 銀行可貸出款項減少

上周五政府再出招遏抑樓市,當中金管局除了收緊按揭貸款壓力測試標準、將工商類物業按揭成數劃一至四成外,亦提及實施「內評法」的銀行,所批出的住宅按揭貸款風險加權比率為15%。
內 評法是據巴塞爾協定,銀行自行建置風險評估模型預測風險大小,來計算及提取適足資本信用風險的標準。之前一般使用內評法的銀行,住宅樓按風險加權比率普遍 低於10%,假設銀行的按揭貸款100萬元,風險加權比率為10%,即有10萬元為「風險加權資產」,若資本充足比率要求為8%,便要預留8,000元支 持100萬元的借貸。
金管局將住宅按揭貸款風險加權比率提高至15%,銀行便需要預留更多資金支持按揭貸款業務。簡單而言,銀行資金規模不變,可 貸出的按揭款項便會減少。此舉是直接收緊按揭成數外,金管局另一限制按揭風險的措施。此外,由於銀行需預留更多資金,亦削減了銀行以減息招徠生意的動機。

原文刊於晴報 2013年2月26日

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新盤二按部署


樓價高企,金管局又限制樓價6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不少發展商推出二按組合,令買家可以低首期入市。

此類二按多由發展商的關連財務公司提供;由於發展商的資金成本比銀行高,此類按揭的利率亦無可避免較銀行的一按為高。發展商為了平衡利息成本與吸引買家,往往會為此類二按制訂獨特的安排。例如在二按供款初期利率較低、提供「免息免供」或現金回贈等。發展商此類部署有兩重用意,首先是以優惠吸引用家。其次是鼓勵買家在優息期後轉按。對發展商來說,貸款並非本業,只是為了賣樓而衍生的副業,與其借款予買家分20年攤還,他們寧可借款人提早償還二按,收回資金另作其他用途。

現時市場上有兩種較常見的二按優惠,其一是供款初期利率較低,例如佔樓價2成的二按,全期利率為P,但首2年的利率為P-2厘。此種二按安排較為簡單,亦較易為一般人了解。但如果最優惠利率在2年後回升,加上二按優惠期結束,按揭供款將會大幅急升,平時欠缺準備的業主,在財務上可能難以適應。

另一種即「免息免供」亦不算罕見。操作上有兩類方式,其一是二按延期供款,例如20年還款期的按揭,在第3年才開始供款,實際上的還款期為18年。第二類是借款人需如常供款,但發展商預先設定一個供款利率及年期,再按相關貸款額計算,以現金回贈方式,將二按優惠期應償還的金額,回贈予借款人,變相達成二按初期免息免供。

此種免息免供安排實際上以回贈方式達成,如果最優惠利率在期內上升,借款人每月供款便會增加,但發展商不會提供補貼。當然,如果最優惠利率在期間下跌,借款人每月供款自然減少,對他們便更為有利。

未來轉按需多項條件配合

然而,不論是哪一類型的二按優惠,一般買家在借入二按時,大都不會打算長期以較高利率償還二按,他們大多選擇在優惠期後轉按,以減省二按利息支出。

但要順利執行轉按以節省利息,有幾個先決條件。外在條件之一,是樓價要有足夠的升幅,例如上文提及的800萬元物業,一、二按佔總成數8成,在現行按揭指引下,如樓價在優惠期內上升6成,令估值升至1280萬,物業轉按時跟隨按揭成數上限5成,便可以轉按方式抵銷原先的一、二按貸款。

另一外在條件,是轉按時市場按息仍大致維持不變。萬一屆時新造按息大幅上升,例如由現時的P-3厘升至P-2厘,轉按亦難以大幅節省利息支出。

最後,置業人士要順利轉按,個人亦要維持良好的還款紀錄。如果借款人原先的一、二按沒有準時還款,有關紀錄會儲存在信貸資料庫中,將嚴重影響日後任何貸款的批核。

原文刊於iMoney 2013年2月23日

家庭負債的啟示


農曆新年前後,樓價持續上升,多名財金高官再次發出警示,提示買家留意市場風險。當中除了老生常談的「一旦利率上升,供款將增加」之外,較值得留意 的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提到,現時本港家庭負債佔GDP的比例已升至近年高位,似乎試圖以數據證明港人已超借,但我們認為有關數據並不足以反映全局,亦難以 證明港人已進入超借局面。
有關「家庭負債」,金管局是將「未償還按揭總額」加上「未償還信用卡貸款總額」,視為本地家庭負債的總額。再將家庭負債與GDP數據比較,便可得出「家庭負債佔GDP」的比率。
原則上,GDP可代表整體香港收入,家庭負債佔GDP比率愈低,代表香港家庭負債愈低,償還能力愈高。根據金管局的數據,1997年樓市高峰期時, 本港家庭負債佔GDP 48%,2002年為近年高峰,比率升至60%。2012年底,比率回升至59%,貼近2002年高位。
經濟增長與經濟收縮期數據意義不同
有關數據完全正確,但未必可直接得出「一般香港家庭負債偏高」的結論。由1997至2002年,家庭負債佔GDP比率上升,大環境是1997年後經 濟收縮,GDP回落。簡單來說,1997至2002年,港人收入下跌6.7%,而債務增加16.6%,那自然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甚至反映部分家庭以貸款 渡日。
但2002年至今,經濟在持續擴張,2012年,香港GDP較2002年上升59%,而家庭負債上升56%。換算下來,雖然「家庭負債佔GDP比率接近」,但那卻是伴隨經濟增長而出現的貸款增加,本質上較為「健康」。
另外必須要留意利率的因素,2002年時,最優惠利率大概維持在5厘水平,當時一般新造樓按利率為P-2.5厘,表面看與現時新造按息接近。但要留 意,2002年時,香港處於通縮階段,以當年年底通脹率為-1.5%計,2.5厘的按息,實質利率為4%。2012年底,基本通脹率為3.8%,按揭實質 利率-1.65%。
實質利率低,對借款人有利,自然吸引一般家庭多借,至少是減少提早還款;此是現時家庭負債偏高的重要因素。比較數據時必須留意,同樣是收入100元,有60元債務,在通脹期與通縮期的意義完全不同。
貸存比率揭示另類風險
我們也希望指出,要判斷香港整體負債是否偏高,除了「家庭負債佔GDP比率」,也需留意其他指標。在外國,另一個指標是「政府負債佔GDP比率」,此指標因港府幾乎無債務可言,在香港可忽略不計。此外,「貸存比率」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1997年6月,香港包括港元及外幣的貸存比率達158%。即銀行有100元存款,貸出了158元。此是典型的超借,金融風暴後,資產價格回落,香港出現通縮,原因之一就是香港要大幅減少債務規模。
1999年初,貸存比率回落至100%,其後數字 輾轉回落,去年12月底數字為67%,體系有100元存款,只借出67元,以Size of Debts貸款規模而言,此是一個偏低的數據。(註:貸存比率67%指包括港元及外幣的數字,單計港元存款及貸款,比率約80%)
當然,貸存比低,部分原因是近年熱錢流入,谷高存款。外來流入的存款,說走就走,可以短時間內拉高貸存比率。不過,在此情況發生之前,以貸存比率為標準,可以說香港整體而言未至於超借。
原則上,我們認同金管局過去多次推出收緊按揭的措施。甚至可以說,有關措施大幅減低未來樓市波動時,對銀行體系的影響是金管局的功勞。但現時是否有 必要再推出更進一步的措施,卻是值得商榷的--以多項標準而言,香港的銀行體系都可說非常穩健。即使金管局本著「小心駛得萬年船」的心態,要進一步收緊按 揭,也應該小心平衡,對自住用家的影響。
另一方面,如進一步收緊按揭,也可能產生另類風險:借款人受指引限制,不能由銀行借取款項,便轉向利率較高的財務機構救援,徒增利率成本。在貸款人角度看,按揭再受限,亦可能被迫開發「高息次按」業務,以種種方式迴避限制,多做財力不足借款人的生意,反過來增加系統風險。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2月23日

通過壓力測試 不足管理風險


 政府高層多次對市民發出溫馨提示,指出現時樓價升幅脫離基本因素。而最常用的忠告,就是「一旦利率回升,業主的供款負擔將急升」。究竟,利率回升的具體影響有多大?置業人士又應該如何評估利率上升的幅度?
不少人以為,現時申請按揭,借款人需要通過銀行壓力測試,既然可通過壓測,代表借款人已可應對加息的影響,但此恐怕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誤會有兩個層次,其一是壓力測試屬於金管局對銀行的指引,金管局的政策目標,在於管理銀行體系的風險,而不是個別借款人的風險。壓力測試要求,當現行利率 上升2厘時,按揭月供不逾借款人月入的六成。就算「供款佔月入六成」,只要借款人繼續供款,銀行並不會有實際的損失;再加上$600萬以上物業按揭成數的 限制,借款人甚至斷供,除非樓價大跌,否則銀行亦不會出現巨額壞帳,銀行體系的風險可算獲有效控制。
但對個別借款人來說,「供款佔月入六成」已屬嚴重偏高。借款人為免影響信貸紀錄,可能會節衣縮食繼續供款,但已嚴重影響日常財務狀況。
回顧歷史 美息正常水平為5厘
第二層的誤會,是指「按息上升2厘」的假設。在聯繫滙率制度之下,港息主要跟隨美息走勢。回顧近20年的美息走勢,對未來息口變化有一定啟示作用。
現時美國聯邦基本利率處於0至0.25%水平,上世紀90年代後期,美息大致處於5至6厘水平;2000年後,因科網股爆破,聯儲局為刺激經濟,觸發減息 潮,將利率由6厘多輾轉推低至2004年的1厘水平。2004年後,美息回升,由1厘上升至2006年後期5.25厘水平。2008年後,因應次按危機, 聯儲局多次減息,令美息處於現時低位。
2006年時5.25厘的美息,較現時高約5厘,這大致也是90年代後期的美息水平。如美國經濟持續好轉,美息將逐步回升至5厘水平,此實際上只是「回復正常」。「按息上升2厘」對借款人來說,已是一個較為樂觀的假設。
息口升3厘 負擔比率升至65%
簡單來說,壓力測試(現行按息上升2厘,供款不逾借款人月入六成)並不是理想風險管理工具。引用高官常用的例子,在現行利率下,收入處於家庭月入中位數的 家庭,以「一般條件」(現行利率2.1厘,七成按揭,20年還款期。)購買「一般單位」,供樓負擔比率已達50%。而高官所說「一旦利率回升」,是指其他 條件不變,而按揭利率上升3厘,負擔比率將升至65%的高水平。如果參考美息近十多年的平均水平,假設美息上升5厘,上述家庭的供款負擔將升至76%左 右。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不是預言美息將在短期內上升5厘;我們更不是建議置業人士不要借錢買樓。我們是要指出,「通過壓力測試」只是一個極低的標準,不足以作 為借款人的唯一風險管理工具。所謂「作最好的準備,作最壞的打算」,置業人士在借入按揭時,不妨參考過去多年的平均利率走勢,估算自己在財務上是否有足夠 能力,應付未來按息一旦上升時所帶來的衝擊。

原文刊於置業家居 2013年2月23日

註#文章刊登前一日,金管局收緊壓力測試,標準由現行按息加2厘,提高至現行按息加3厘。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美國如何加息?


 本地房屋供應在中短期難以大幅增加,未來左右樓市的一大變數便是利率-低息環境如維持,樓價難以下跌;相反,如息口回升,將增加供樓業主負擔,不利樓價。問題是:利率何時回升,升幅又有多少?
如果香港聯繫滙率制度不變,港息走向事實上由美息主導。聯儲局去年一度表示,低息政策會維持至2015年。去年年尾,聯儲局的「承諾」有變,將利率政策與 失業率及通脹率掛鈎,即「如通脹率高於2.5%、失業率低於6.5%時,會考慮加息」。眾多分析將焦點集中在「失業率要何時才回落至6.5%」。我們嘗試 以另一角度討論此問題。
首先,「如通脹率高於2.5%、失業率低於6.5%時,會考慮加息」是一個承諾。但人的承諾往往未必可信。遠的不說,聯儲局原本「低息政策會維持至2015年」的承諾便早已修訂。至於聯儲局最新「考慮加息」的條件會不會再修訂,問題便關乎美國國家利益。
美國負債多,不欲加息?
網上一個流行的觀點,大致意思是:美國今日欠債累累,而美國此個大債仔,卻同時有制定利率的權力。現時美國國債總額已逾一年GDP,不會主動加息。
其中一個「證據」是近年美國的國債利息支出。以上一個財政年度(美國財年為10月至翌年9月)為例,美國支付國債利息為3,598億美元,創近年新低,較 前一年度下跌20%。此種觀點認為,聯儲局加息,也會令國債利率上升,美國因債台高築,事實上不可能大幅加息,因為加息意味美國的國債利息支出增加。
表面看來,此一理論十分合理,如果一個人有大筆債務,又神奇地可決定利率,當然會將利率壓得愈低愈好。
但上述理論有一個盲點:美國政府及聯儲局並沒有能力完全控制美息。美國財政部發債,聯儲局發行新鈔購入,聯儲局自然可以不問票面息口購入國債。但當聯儲局 改行緊縮措施時,除了上調聯邦基金利率,也需要拋售手上的國債,吸收市場上的資金。關鍵是,聯儲局要賣出持有的國債,也要看買家是否接受。
信貸評級同樣左右美息走勢
如果美國國債總額持續增加,有可能引發信用評給下跌。美國國債的買家將要求更高的息率以平衡風險。當中的關鍵,便是信貸評級。美國國債持續增加,評級機構 如認為美國償還能力有問題時,便可能將美債評級下調。美債買家便會要求較高的利率以抵銷風險。因此,理論上美債利率並非美國聯儲局/政府完全自主。
現時對後市樂觀一派認為,上月美國失業率回升,意味美息未有上升條件。聯儲局將利率政策與失業率及通脹率掛鈎,事實上不代表美國可提早在2015年前結束低息環境。但必須留意,美息走向,並不是100%由聯儲局主導,當市場懷疑美國的償還能力時,美息將受帶動回升。
回到文首的問題,美國何時加息?不知道。表面看,美國失業率在未必可在2015年前跌至6.5%水平,按現時聯儲局的政策,代表低息環境會持續。但如果美 息是因信貸評級下跌而受拉動上升,那升幅便可能較一般人估計的為高,例如會高於2004至2006年,累計上升約4厘的水平。
現時的利率環境極度偏離歷史平均水平,表面上,此環境對借款人相當有利;但低息環境已維持5年,未來按息上升的空間,絕對比下跌的空間大。如果未來按息上升,遇上資產價格回落,現時在低息借入大額貸款的買家,財務將受嚴重影響。
我們並不是主張借款人不要借錢,但任何人在現水平增加借款規模,都必須留意,利率一旦回升時,自己的償付能力。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2月20日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維持良好信貸紀錄

物業按揭是一般貸款中利率偏低的一種,除置業時可透過按揭融資,減少首期開支,也是不少創業人士的資金來源,必要時也是業主可套現的途徑。

按揭與私人貸款最大的分別,是按揭有抵押貸款。在香港,一般住宅按揭成數為抵押品的五至七成。對貸款人來說,由於有抵押品,加上物業流通率(即變現能力)高,歷來按揭壞帳率相對地低,令按揭貸款利率亦較低。

業主要靈活運用按揭,亦需要滿足一定條件。除「壓力測試」外,亦要良好的信貸紀錄。如借款人的信貸紀錄欠佳,即使手持物業有價,亦未必可以取得市場最優惠條件的按揭貸款。
如曾與任何貸款機構出現糾紛,又不確定有關資料會否出現在信貸紀錄中,可自行向有關機構查閱信貸紀錄。

原文刊於晴報 2013年2月19日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業主=河蟹對象?


梁振英施政報告主要內容環繞房屋及土地供應,此外,他也提到了「協助中產置業」的目標。句子被輕輕帶過,但意味深長。

表面看,政府一方面認為樓價持續上升,風險增加;藉增加供應以調控樓市,另一方面又打算「協助中產置業」(入市便要承擔風險),兩個目標似乎自相矛盾。

我們懷疑,協助中產置業的目標,可能與一些故老相傳,又或是根本的意識形態有關:有樓者在政治上會較保守,比起租客會更為配合政府施政。如果政府希望社會較「和諧」,便會鼓勵市民置業。

上述觀念的一種演繹是:有樓者會希望資產升值,加上背負樓按債務,不大可能希望社會動盪,也不會做「反艇」(rock the boat) 動作。相對而言,現時對社會最不滿的是薪金追不上樓價,難以上車,唯有居於父母家中,又或屈居劏房的一群。

香港回歸以來,經歷三位行政長官。三人在房策上的差異,除了大環境(如當時樓價左右政府房策)外,似乎亦與他們政治取態有關。曾蔭權在2005年接任行政長官,由於是承接董建華第二屆的餘下任期,曾氏沒有什麼政綱可言。

到了2007年,曾氏競選連任時,便拋出一系列的施政目標。曾氏在房屋土地發展上無所作為,任內卻容易讓人記其放任式的營商環境,如發水樓、雙非產子買醫療等。不過,以「起錨」為口號的政制發展,卻在多方協調下有所寸進。

相對來說,董建華在任期內,以至梁振英的首份施政報告,都沒有將重心放在政制改革;但卻不約而同提出,協助市民置業的目標。雖然「樣本」不足,但暫時來說,在政制發展上被視為保守的行政長官,較傾向協助市民置業。

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行政長官或多或少相信「業主較保守」、「置業比率愈高,社會愈和諧穩定」有關。即有人認為業主群正是河蟹對象。

我們既不是三位肚中虫,難以確定「鼓勵置業」與「政治保守」之間的因果關係。表面看來,有樓按在身的業主,似乎沒有誘因去參與令社會「不和諧」的活動,但有關論點與現實數據並不吻合。

置業比例 社會紛爭同步上升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香港居於自置物業的家庭比率為52.1%,數字比20年前的42.6%已有明顯增長。但大多數人應該同意,現時社會爭議,或者更直接的,市民上街遊行,表達不滿的活躍程度較20年前更高,香港沒有因為置業比例上升了,而更「和諧」。
與其他國家比較,新加坡自置比率達88%,社會的確「和諧」,未見太多爭議。但香港人熟悉的英國,據BBC報導,2011年英格蘭的自置比率為66%,較香港為高,在歐洲算是中遊水平,但英國人示威、罷工仍然普遍。

我們不知道,是不是置業比率高一點,對政府反感的人真的會少一點。但值得留意的是,董建華、梁振英都是在樓價相對偏高的時候,提出「協助市民置業」的目標。
吊詭的是,置業者在購入物業後如樓價下跌,恐怕怨氣會較未入市時更大。更值得留意的是,如果執政者真的計劃增加置業比率營造和諧社會,他們便欠缺誘因壓下樓價。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3年2月16日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50-20-36


題目的三個數字,起伏得十分誇張,其實都是官方描述香港人供樓負擔的數據。由於計算的方式不同,不同的官方機構,得出一般香港家庭的供樓負擔,由佔月入20%,至50%不等,究竟,哪一個數字更接近現實?

50%,是財政司司長去年底提及的數據,指現時一般香港家庭供款負擔已達月入50%。據了解,計算方式是以「月入處於中位數家庭,以市價購買一個400呎單位,按揭成數7成,供款期20年」為準。財爺採用此數字時,更曾說明,如果按息上升3厘,供款負擔會升至65%水平。

20%,是2011年人口普查得出的平均數據,由統計對象回報自己按揭供款佔月入多少而得出。
36%,是金管局向立法會提供的數字,指新批住宅按揭申請中,每月供款佔申請人/家庭月入比例的數字。

三組都是官方數字,目的同樣是反映「一般家庭的供樓開支佔月入比重」。政府高層常常建議市民在置業時要「量力而為」,但單單計算一般供樓負擔,已有3個標準,除了業內人士,試問尋常市民又有沒有能力判斷,現時香港一般家庭的供樓負擔是輕是重?

三組數字中,以人口普查的數據最低。20%的意思是:「居所需要支付按揭還款的家庭當中,按揭還款平均佔家庭月入20%」。


此組數字偏低,原因可能是大量家庭是在數年前樓價偏低時申造按揭,加上部分家庭進行提早還款,令統計時的供款佔月入比重偏低。當然,人口普查數據滯後,只反映2011年進行調查時的情況。

36%,是金管局的數字,據了解是統計每月新批按揭中,實際上的批核條件,以2012年12月為例,平均按揭年期為300個月,即25年,平均按揭金額272萬元、利率2厘至2.25厘,及申請人申報的收入,計算而來。

以金管局公布的數字推算,得知實際上申請按揭的人/家庭,月入約3.26萬元,不但高於所有家庭入息中位數(2.06萬元),也稍高於「居於私人住宅家庭月入中位數(2.9萬元)」的水平。
50%,是財政司司長多次提及的數字,此數字純粹是以「入息中位數」、400呎單位平均價、7成按揭20年供款計算出來的;並不反映現實中真的有很多月入處於中位數家庭,以7成按揭20年期還款購入400呎單位。

正如財爺所言,如果按息上升3厘,數字會升至65%,但現實中,由於有壓力測試,不會有銀行在按揭申請人供款佔月入逾一半時,仍批出按揭。

買家風險需自理
市民常聽到當局擔心樓市上升的風險;但市民需要留意,「風險」二字具體的指涉內容。上述三組數字中,金管局應該會較在意「36%」,即每月新批按揭 中,每宗按揭的平均供樓負擔。客觀來說,數字是偏低的,其意義是:即使未來按息急升,新近取用按揭的業主,仍有足夠的償還能力;「銀行被拖延供款、出現壞 帳,令銀行按揭資產貶值的風險不高」。
市民必須留意的是,在金管局立場,他們進行的風險管理,對象是銀行體系,而不是個別借款人。

至於政府,更為在意的是「50%」那組數字,因為數據正正說明,現時收入偏低的家庭,難以置業的現實。中低收入家庭負擔不了高升的樓價,但他們也不合資格申請公屋。此群人看不到房屋問題有解決的機會,將會是社會的一大不穩定因素。

對一般市民來說,首先要留意的,便不是上述不同計算標準的「一般家庭供樓負擔」;而是自己實際上的供款負擔比例。正在供樓的業主,如果供款佔月入比例較金 管局提及的36%,甚至是統計處統計的20%更低,大致上反映供款佔月入比例處於安全水平,未來按息即使回升至約5厘的平均水平,仍有充足的償還能力。

相反,如果置業人士的供樓負擔已貼近財爺提及,「約50%」的水平,已肯定屬高風險一族,需要認真考慮削減不必要開支,努力減債,以對應未來利率回升的影響。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上述3個官方標準,都是利率敏感的;供款佔月入20%或36%屬偏低,主要原因是現時按息偏低,一旦按息回升,負擔亦會增加。

如果在現時低息環境下供樓負擔已達50%,更代表一旦按息回升,將嚴重影響借款人財務。
由於供款負擔易受利率干擾,我們建議置業人士在規劃按揭借款時, 以兩個標準來衡量風險:
1) Size of Debt
2) Cost of Debt
Size of Debt 可譯為「債務的規模」,要考慮的是債務總額與現時收入的比例。
而Cost of Debt指「債務的成本」,即利息;要計算的不只是「當前利率」,更要考慮中長期的平均利率。對於兩個標準的應用,有機會再詳談。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3年2月9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今日出絕招?


  市場本周瘋傳,政府及金管局今日(2月8日)將出辣招遏樓市。我們不是預言家,不知道當局是否一如傳言在今天出招,但我們認為現時主要的政策風險不是「新 辣招可不可以壓下持續高升的樓價」;而是當局受輿論影響,最終被迫以攤牌的方式出招,病急亂投醫,未必可壓下樓價升勢,反而強化「政府無能」的指摘。
單單討論本周瘋傳的絕招,我們認為,今天政府出招的可能性偏低,理由是「出招」理應是高度機密,具體的招數不太可能如此繪影繪聲的流出。其次,近一個星期二手成交回落,官方已達到以出口術方式為樓市降溫的目標,亦減緩了真正出招的需要。
有趣的是,雖然本周瘋傳的招數極為誇張,甚至接近不合情理;但傳言出現後,我們留意到批評政府樓市政策無能的聲音反而較前收斂;認為樓市高處未算高的預言 家也少了發言。反映「政府出招」的確有一定的阻嚇力,樓市大好友也會擔心,樓市會重現「狼來了」的故事---官方在多次「快出招了」的警報後,真的推出重 招。
輿論逼迫政府出招 只為證明政府無能
不容否認的是,政府出招的壓力愈來愈大。施政報告被輿論批評只有遠景,甚至被指在長遠房屋供應上「報大數」。另一方面,施政報告後的樓市反而轉旺,如無意 外,今天公布的中原領先指數會再創新高(這不需要預言能力,也不需要內線消息,全因指數有一定滯後,而最近數周,多個屋苑均出現高價成交,反映在指數上, 幾可肯定將再觸高位)。高官言者諄諄,指出現時樓市風險偏高,但市場反應是成交轉旺,成交價節節高升。市場參與者及利益集團主導的輿論,眾口一詞認為「政 府無料到」,表面上是迫政府以絕招遏市;但背後主旨更似是顯示政府在樓價上的無能,以突顯其「樓市高處未算高」的預言。
試想一下,現時樓價瘋漲,政府如出虛招、弱招應對,不單不可遏抑樓市升勢,更會強化市場「政府無料到」的印象。政府受輿情左右,要證明自己「有料到」,只好以攤牌(SHOW HAND)方式出招---將現階段可行的遏市措施一次過推出。
攤牌式出招 後果難料
但攤牌有兩個後果----攤牌後,如果再無跟進措施,而樓價仍然上升,「政府無料到」的指摘將更深入民心,樓價將失控上升,直至崩潰。此結局的可能性較高,因為現時樓價高企的結構性因素,是2008年以來外圍量寬,加上近10年香港土地供應不足,難以由短期措施化解。
另一個可能性較低的結果是:重招、絕招之後,樓市成功受壓,轉勢回落,但本地經濟與樓市息息相關,樓價回落,也意味經濟收縮。兩種結果表面上不同,但對政府的殺傷力一樣---都是「政府無能」的證據。
我們認為,樓價持續上升後,政府有較大機會在農曆新年過後出招。但我們希望當局有足夠的智慧,看到部分鼓吹出絕招輿論背後的動機,不要被輿論牽着鼻子走, 推出後果難料的重招。接連出招未必有效,反而會影響政府權威。與其透過加印花稅等增加成本的方式遏抑需求,不如着力加快供地,以行動令市場相信未來供應陸 續有來,才是紓緩市民入市壓力的王道方法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2月8日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競爭者增加=價格下跌?


 港鐵荃灣西站上蓋一幅地皮,由內地龍頭發展商萬科聯同新世界地產中標,可算是近年罕見的國內地產商參與本地物業發展的案例。有分析指內地發展商對香港物業發展的興趣增加,變相令市場競爭者增加,對本地樓市生態有何影響?
多年以前,香港只有一家公司供應本地及長途電話服務,服務費用尤其是長途電話收費高昂。90年代後期,市場開放,競爭者增加,香港人對於當時某電訊商的「殺價超人」廣告,應該印象深刻。當時本地電訊市場由賣方主導變為買方主導,價格更跌至接近全球最低水平。
經濟學上,當某種服務/產品在只有一個供應者時,便形成壟斷,買家因為別無選擇,不得不接受賣方的訂價。對買方來說,較完全壟斷好一點的是寡頭,即市場上有幾個主要供應者,不是完全沒有競爭,但價格仍由賣方主導。不少分析便指目前本地樓市亦是一個寡頭局面。
原則上,開放市場,或引入更多供應者的確值得支持,但不見得在電訊業出現的減價現象,會在樓市重現。樓市與電訊行業不同,在寡頭之上,有一個真正的壟斷者-政府。
土地供應才是地價關鍵
電訊業在開放競爭後,新加入的競爭者只要投資基礎設備(例如跨海光纖),便可進入市場。在物業市場,新競爭者加入,也要「購買」原材料如土地。而在香港,土地供應幾乎由港府壟斷。
不少人認為,香港實行的高地價政策,是一種間接稅,政府藉此以維持低稅率,而發展商只不過是高地價政策下的稅吏。現時有更多外來發展商加入競爭,理論上是 稅吏增加,但卻看不到高地價政策會因而改變。相反來說,由於投地是價高者得,代表在「土地買賣」層面,買家增加,如果獨家供應土地的政府未能提供更多土 地,地價反而有上升空間。
另外,內地發展商來港投地的動機是甚麼?本地發展商又如何看待新競爭者的加入?
其實,萬科已不是首個進軍香港的國內發展商,撇開回歸前已進入市場的中國海外不計,近年雅居樂集團便夥同本地的建旺集團,向城規會申請發展南丫島項目。今次引起較多入注意,一來萬科是國內發展商龍頭,二來項目可算是處於核心地段。
香港與內地的房地產市場環境有很大不同,以一手住宅註冊量計,本地五大發展商,市佔率達7至8成,銷量最高的長實、新地,在2010年的市佔率共達57% (表一)。相對而言,萬科在國內市場雖已是銷售一哥,其市佔率只有約4%。當然,國內市場的規模與香港不可同日而語,去年香港一手住宅市場銷售總額約 1,322億港元,而萬科是3,200億元人民幣。國內發展商有的是資金,但在國內難作壟斷式發展,向外尋找商機,是自然趨勢。
另有陰謀論指出,內地發展商進軍本港,背後可能有政治考慮:引入更多內地資金,既可加強香港與大陸的連繫,亦可沖淡本地幫的影響力。
內地資金或沖淡本地幫勢力
萬科是次進入香港市場,夥拍本地公司投得地皮,此現象亦有其他值得留意的地方:
表面上,香港政府沒有為外來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定下任何限制。但撇除回歸前英資背景公司不計,多年以來,外資以過江龍身份,成功打入本地市場、有重大影響力的發展商,卻寥寥無幾。
外來發展商難以在香港成功發圍的原因是,進場門檻比實際看到的更高。房地產發展是資金密集的行業,但要順利賣樓,發展商要有一定的本地營銷經驗及渠道,這 並不是單靠錢就可在短期內解決。因此,萬科作為國內的一手樓銷售冠軍,也要找來本地發展商合作,作為進入市場的盲公竹。
對本地發展商來說,尤其是在內地有眾多項目的集團,早已與內地發展商有合作經驗,在當地發展時可能曾受內地行家指點,甚至有過不少利益往來;現時內地發展商要來港發展,在「你幫我時,我亦幫你」的人情關係上也難以拒絕。
後市要留意的是,內地其他發展商會否仿效萬科,進入香港市場一試身手?他們在香港的銷售經驗增加後,會否拋開本地合作夥伴,日後獨資投地?如果趨勢持續,我們可預期本地幫的市佔率會衰退,單一發展商的議價能力將下跌。但在更多資金投入的情況下,如土地供應未能配合,地價將持續高企。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3年2月6日

加息對長年期物業按揭有何影響?


市場正討論美國會否提早加息,事實上,按揭還款期愈長,受加息影響的程度亦愈高。

以一筆100萬元按揭貸款為例:假設現行利率為2.15厘,按揭年期20年,月供為5130元。如按息升至5厘,每月供款為6600元,升幅28.7%。

同是100萬元按揭貸款,若現行利率為2.15厘,按揭年期30年,月供為3772元。如按息升至5厘,按揭月供則為5368元,升幅42.3%。

現時樓價高企,不少買家為通過壓力測試,傾向選擇較長年期按揭,未來一旦按息回升,而借款人收入又未有明顯增長,還款期愈長的話,借款人所受的影響將愈大。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2月6日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信用卡「最低還款」對按揭申請的影響

在香港,不少人都有N張卡。但信用卡貸款(或透支)利率高昂,如持卡人習慣性只支付最低還款額,將影響按揭申請的批核結果。

申造按揭時,借款人需通過銀行壓力測試。而銀行在批核時,會一併考慮借款人的其他債務。現時一般信用卡的貸款利率逾30厘,如按揭申請人習慣支付最低還款額,銀行在計算其還款能力時,會將有關未償還款項一併考慮。

以現時自用物業按揭的供款負擔標準,借款人如月入兩萬元,在現時按揭利率下,借款人按揭月供及信用卡還款不可超過月入一半。若申請人有十萬元的信用卡貸款,以一般計算標準三厘作為每月最低還款額,即每月償還3,000元,那借款人每月按揭供款上限便為7,000元。

若經常只以最低還款應付信用卡高利率,將會嚴重影響按揭申請。有意置業人士,宜盡早建立良好的繳費習慣,避免卡數積壓,阻礙置業大計。

原文刊於晴報 2013年2月5日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按揭「年初放水」現象不復見


銀行界流傳一個說法:銀行會為全年按揭貸款訂下目標,前線銷售部門為了減少年終未能達標的風險,會傾向在年初「跑數」,按揭批核在年初亦會較為寬鬆。此一坊間智慧,究竟可信性有多高?

上述說法有一定的根據,但某些先決條件在現時的市況下已不具備。過去在旺市時,銀行可能在10月、11月已達到全年按揭貸款目標,其後對爭取業務的積極程度便下跌,予人「收水」的印象。相反,每年年初,銀行有了新的貸款目標,員工積極爭取業務,予人「放水」的感覺。最近幾年,更發生了幾個大轉變,令按揭市場「年尾收水、年初放水」的情況變得不再明顯。

其一是金融海嘯以來的量化寬鬆,令銀行體系資金充裕。2008年底,本地銀行體系存款(包括港元、外幣)60,579億元。至2012年底,數字上升至8萬億元水平,增幅3成以上。

銀行水浸  季節性收緊貸款不再

第二個因素是金管局由2009年起多次收緊按揭指引,200910月首先限制樓價2,0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至6成,其後逐步收緊至樓價600萬元以下物業才可申做7成按揭。其他措施包括收緊非本地收入人士按揭成數、收緊第二套房的壓力測試標準等。

上述兩項因素同時存在,意味銀行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長期有跑數壓力。以去年年底為例,便完全看不到銀行在按揭業務上有任何收水的傾向,個別銀行更向新造按揭客戶提供各類優惠,如「存款戶口」開戶優惠。另一方面,金管局的各種指引(包括按息下限指引),意味銀行難以透過價格競爭爭取生意。

以現時主流的最優惠利率按揭(P)為例,一般P(5.25)3.1厘的按息,早已觸及按息下限指引,再無下調空間;所以很難相信銀行會透過調整息口來爭取市佔率。

按揭指引下 銀行難減息搶按

H按方面,現時有個別銀行提供H+1.7厘的按揭計劃,而在2010年,金管局提出的按息指引下限為H+0.7厘。理論上銀行如要減息爭客,可在調整H按利率方面著手。但現時樓價高企,政府高層官員多番提示置業人士要留意供款負擔,銀行下調按息則極可能被官方視為對著幹,就算沒有違反指引,也可能引起當局關注。加上在2011年之前,銀行爆發減息戰,現仍積壓大量以H+0.65厘批出的按揭,基本上無利可圖,如非必要,銀行亦不會再在H按方面發動新一輪減價戰。

銀行因為存款充裕,跑數壓力全年存在,但卻難以調整按息。銀行業生態改變,我們自然難再見到按揭市場「年尾收水、年初放水」的現象。

原文刊於iMoney 2013年2月2日


再推樓市絕招?


特首梁振英於1月中公布其首份施政報告,可能因為欠缺短期措施,樓市氣氛反而再次轉熱。地產代理公布的樓價指數,更創歷數新高,輿論紛紛指責政府壓市不力。民意正在迫使官方再出辣招,但我們擔心政府受輿論恫嚇而亂出招,反而引發更多問題。

在有關代理公布指數「確認」樓價彈反之前,傳媒已廣泛報導一、二手市場成交創新高的消息;由於地產代理的數據也有滯後,估計農曆新年前後的樓價指數會有更強勁的升幅。開火批評政府無能的輿論,亦會增加彈藥。

我們擔心的是,高官三申五令關注樓市風險,而樓價持續高升,政府病急亂投醫,會被迫使出殺傷力巨大的招數。但又有沒有人想過,再出重招,對香港發展是否有利?

市場上傳言,政府正討論追加遏市措施,可能的措施包括在現有招數上「加辣」,如延長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的徵收期,又或增加稅額。另 外一個方向是推出新措施,如仿傚新加坡,將買家印花稅擴至購買第二套房的買家,甚至有建議政府可考慮徵收資產增值稅,以至「按揭利息稅」。

上述眾多傳說中的辣招,如真的推出,相信已接近「攤牌」(show hand) 情况,可說是「遏市絕招」,部分招數甚至與香港長久以來賴以成功的原則相違背。
以「按揭利息稅」為例,去年10月已傳出風聲說政府會考慮。提出建議者認為,樓價高企原因之一是按揭利息偏低。「按息稅」的建議便是主張,利率(指 最優惠利率及拆息)在聯繫匯率機制下不由自主,但政府可向按揭貸款機構收稅,貸款機構最終會將稅額轉嫁至客戶,效果便等同利息上升,減低借錢買樓的誘因。


此種想法背後牽涉眾多問題,包括違反香港賴以成功的簡單稅制。此外,銀行按揭業務如有盈利,本身已需付稅,再收按息稅有雙重徵稅之嫌。在風險管理角度考慮,在按揭上再出招,或者會令銀行體系貸出的整體按揭金額下跌。

但市場收縮,銀行跑數壓力增加,勢將擴展風險較高的業務,以往不願批出的邊緣個案,反而成為爭奪對象。結果是整體按揭資產質素下跌,引發另一類風險問題。最後,此種按息稅將增加置業人士支出,原則上亦與政府「協助市民置業」的政策有衝突。

原則問題之外,同樣重要的是現實後果。萬一政府真的使出絕招,但樓價在短期調整後仍然上升,輿論將指責政府無招可出,樓市更可能出現「報復性反 彈」,失控上升直至泡沫爆破為止。相反的可能性是,使出「絕招」後,樓價受壓,上升周期終結,進入跌市階段。但香港經濟與樓市早已千絲萬結,樓價如出現明 顯下跌,經濟亦將收縮,此又是否香港人樂見?
歸根究底,現時房屋問題是過去十年,政府欠缺作為的結果。而期望新特首上場在短期內扭轉局面,並不現實。

「攤牌式」的輿論動機

我們認為,樓市失調的關鍵始終是供不應求。參考人口普查,香港的住戶數目由2006年的222萬戶,上升至2011年的236萬戶,5年新增戶數14萬戶。同期公私營房屋淨增加約11.5萬戶,短缺2.5萬戶,此便是今日房屋問題的根源。

施政報告開出的期票,即未來五年內落成約75,000伙新公屋單位,由2017年起的四年內落成約17,000伙新居屋單位,未來四年私人住宅供應67,000伙單位,如果成功落實,已是目前房屋問題最王道的解決方案。

關鍵只是,市場懷疑政府的執行力,認為目標未必可以落實,結果是樓市反而在施政報告發表後轉趨熾熱。

另一個觀察是,市場持份者及利益集團主導的輿論,表面上是迫政府推動「攤牌式」絕招遏市;但背後主旨是要顯示政府在樓價上的無能,以突顯其「樓市高處未算高」的預言。政府的官員宜三思鼓吹出招者的動機,不應以意氣待之!

然而,如果問題是在市場懷疑政府的執行力,應對方法應該是加快推地,令市場看到政府的決心,進而形成「短期內土地供應的確會增加」的預期,市民「趕上車」的壓力可舒緩。相反病急亂投醫,推出充滿爭議,甚至後患無窮的遏市措施,對香港整體利益並無好處。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2月1、2日

撤辣刺激作用消退?

 周末一手成交回落,有外資大行發表報告認為,撤辣的刺激作用消退,並預期樓價仍然受壓。一手成交量的確有所回落,但撤辣帶來的,應該不止是一時的刺激。今年一手住宅的成交量仍可望挑戰新例以來新高水平。 說撤辣的刺激作用減弱,是一個公平但容易引起誤判的評估。說「公平」,因為無論由按月或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