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應該進一步收緊非住宅按揭嗎?


政府加推兩大樓市辣招(新增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額外印花稅SSD)之後,投資者炒無可炒,資金流往的非住宅物業市場,近期更受投資者追捧。連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亦表示,如果非住宅類物業的交投過於熾熱而為銀行帶來風險,局方將有收緊行動。

我們曾說過,金管局由2009年起多次收緊住宅按揭指引,目的在於減低銀行體系風險。大致上,一系列的行動是成功的,以新批住宅按揭平均按揭成數而言,最新數字不逾55%,意味現時住宅平均按揭成數偏低,即使樓價出現較大跌幅或借款人斷供,銀行壞帳風險亦不太大。

辣招引導資金轉炒非住宅物業

由於金管局收緊住宅按揭指引,加上BSDSSD不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市場出現轉炒工商舖及車位的趨勢。為了減少銀行體系的風險,金管局如將住宅物業按揭指引的適用範圍擴展至非住宅物業,似乎十分合理。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從20022003年起,各類物業的價格均觸底回升,而住宅指數的升幅已經是最低的分類(見圖)。驟眼看,非住宅物業的熾熱程度似乎較住宅更高,更有需要加強監管。但我們對於當局將收緊按揭指引的範圍擴至非住宅物業則有所保留。

理論上,住宅及工商舖都是不動產,有一定的同質性。刺激住宅樓價上升的基本因素,如資金氾濫、利率低企等,同樣利好工商舖物業價格。一如陳德霖所言,現時按息偏低,一旦回升,借款人供款支出勢將急增。不論物業是住宅或工廈、寫字樓、舖位,只要涉及按揭貸款,未來按息回升,供款支出都會增加。

按揭成數一早受限  銀行風險偏低

但現時非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只是樓價5成,除非工商舖樓價暴跌5成以上,否則也不會影響銀行體系。在此種情況下,「保護銀行體系」並不是進一步收緊非住宅物業按揭的理據。

中國神話中,相傳古時洪水滔天,最初由鯀治水,鯀採用阻塞的方式治水,效果欠佳;鯀的兒子禹接手,改用疏導的方式治水後才成功。現時香港一樣「水滿」為患,BSDSSD、收緊按揭等措施,有如以阻塞方式治水阻止更多熱錢流入住宅市場。當然今時不同往日,當年鯀阻水失敗,或許今日港府會成功。但對於住宅物業市場來說,非住宅物業市場有如一個有疏導排洪作用的人工湖,吸收部分熱錢,可有效地減低住宅市場的熱錢規模。

雖然香港此一小池塘規模有限,橫流的熱錢規模則以千億元計,非住宅物業市場疏導熱錢的效果可能有限。但非住宅物業樓價一來與民生日用沒有直接相關,二來為銀行體系帶來的風險一早已受限制,我們認為當局不應再在現行的按揭成數方面,作出更多的限制。


原文刊於iMoney 2012年12月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