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量寬擴大 樓價難壓

 上周聯儲局會議,一如市場預期,將量寬規模擴大,規模由原先每月400億元,增至850億美元;在會議有正式結果前,熱錢已陸續流入香港,金管局多次沽港元接美元,新一輪量寬之後,熱錢流入的規模會否隨之擴大,值得留意。
在聯儲局公佈擴大量寬的決定後,本港金管局重申,指香港貨幣發行局制度下,若資金持續流入,金管局可無限量承接美元,以穩定港元匯價。
原則上,金管局的聲明完全正確,無論有多少資金流入,在貨幣發行局制度下,金管局都可承接--有1,000億美元流入,香港就可發行7,750億港元以作兌換。
簡單來說,貨幣發行局的制度,本身的確是固若金湯,就算全世界的美元都流入香港,金管局也可以全部接下;因為本質上港元只是某種美元代幣,有多少美元來,完全可以發行等值港元兌換。
金管局可接無限量美元 不代表制度無代價
現時熱錢流入,有很多原因,部分是資金太多,唯有四處流走,購買不同的資產。另外一個原因,是部分資金認為港元匯價偏低,來「衝擊聯匯」,賭聯繫匯率失 守,港元升值。貨幣發行局制度原則上的確可無限量承接美元,但制度不是沒有弱點--港元供應增加速度高於經濟增長,代表通脹持續,甚至惡化。如果香港承受 不了通脹的代價,匯率便要改變。
聯繫匯率的是是非非,是市場和官方的關注不同,因此難改。對關心樓市人士來說,暫時要留意的是量寬規模擴大的影響。一般來說,熱錢流入一地,會購買的都是 流動資產,如股票、債券,購買不動產的規模應該有限。熱錢流入,並不會直接刺激樓價上升。但資金氾濫的後果,是利率將持續維持在極低水平、通脹上升,也會 迫使部分持有港元現金者購買實物資產以對抗通脹。
留意人民幣後向
另一個要留意的是人民幣。美元量寬,如人民幣沒有規模接近的增加供應,人民幣對美元及港元的升值壓力會增加,一定程度上會抵銷買家印花稅(BSD)對國內 人士購買香港住宅的阻嚇力。相反,如人民幣有同等規模的增加供應,人民幣兌港元的升幅會較小,但國內一些人更容易取得資金,在港元利率低於人民幣利率的情 況下,內地氾濫的資金同樣可能流入香港。至於人民幣貨幣政策對香港樓市的影響,便要視乎中國版量寬的規模而定。
綜合而言,聯儲局擴大量寬,理論上是利好香港樓價的。不過,即使市民看好樓市,在持續數年收緊非自住物業按揭後,「散戶好友」是否仍可通過壓力測試入市是一個問題。
而在新一輪升浪後有更大的問題。借用以前財爺的一句,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量寬如因任何原因而取消(或不能維持),熱錢流走,利率上升,高企的樓價將大幅回落;至於量寬會維持多久,會不會有更多輪的QE?我們也很想有水晶球!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2年12月19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