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資助市民入市 如何避免刺激樓價?

有智庫組織因應樓價高企,上車客難入市,建議推出免償還的首置資助。樓價高,政府推出措施協助市民置業,有幾重難題要面對。一個搞不好,反而會進一步推高樓價,令更多未能受惠的家庭入市難度增加。

對世界上多數政府來說,為居民提供資助,最大問題是財政。還幸現時港府庫房水浸,財政實力不容置疑。但以公帑協助市民入市,卻有多重問題。

道德風險問題:但凡到了社會累積一定壓力,要求政府提供資助時,樓價通常已處於高位。政府如協助市民入市,遇上樓價借勢回落,措施又會被指誘人接火棒。

與其他政策目標背馳:近10年來推出的多項辣招、逆周期措施,共通的效果之一是減少資金進入樓市。當然,在熱錢充裕之下,還是有大量資金不畏辣招,流入樓市。不過,措施效果不佳是一回事,不足以證明應該反其道而行,資助市民入市。任何資助計劃,總會刺激市民入市意欲,並帶動更多資金入市,抵消過去辣招的效果。

當然,形勢比人強,在庫房水浸、樓價高企和政黨表態支持的環境下,政府可能出於考慮民意支持,而推出資助入市計劃。只要在推出資助的同時,不放寬壓力測試等按揭要求,理論上並不會額外增加受惠人士及銀行體系的風險。至於樓價因措施刺激而進一步上升的風險,也許可以透過限制名額等方式調控。

舉例而言,過去一年二手住宅成交量約4萬宗。如果推出資助計劃,名額一年只有2000宗的話,佔二手成交5%,影響會較為有限(微觀而言,由於資助計劃一定會有入息、資產等要求,受惠者將集中購買細價樓,此類單位樓價應該會受到更大刺激)。

較小規模的資助計劃,或許會被指責為「大抽獎」,不能真正資助有需要的家庭入市。但在住宅供應成功增加前,任何資助市民入市的措施只會刺激需求,進一步推高樓價。要紓緩民意壓力,又要避免帶動資金入市,當局或可推出小規模、抽獎式的資助計劃。期望管理做得好的話,部分合資格家庭甚至可能為博中獎,延後入市計劃。一來一回,可望減少措施對樓價的刺激作用。

當然,到了措施推出,政府是否頂得住輿論壓力,堅持不加大資助規模,又是另一個問題。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8年2月27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定息按揭市佔率可望更上一層樓



香港按市傳統上以最優惠利率為準的P按及拆息為準的H按為主,過去幾年兩者市場比重互有反覆。近月多家銀行推出定息按揭計劃,由於條件相對吸引,估計定息按揭產品在市場比重可進一步上升。

過去並非沒有銀行推出過定息按揭產品,但以往此類產品的息口水平,一般會較同期的浮息按揭產品略高。在銀行的角度看,此是完全合理的設計:銀行向借款人提供兩種選擇:第一個選項是即時享受市場最低息的優惠,但風險是最優惠利率或拆息上升,按息亦跟隨上升。第二個選項,是借款人在指定期限以略高於浮息的利率供樓,但期內免服利率波動,供款增加的影響。

奈何香港人衡量萬事萬物的標準是「抵唔抵」,先付出略高的利息,換來供款穩定;對相當一部人來說可說是「執輸行頭」。結果定息按揭產品在市場僅是聊備一格。

但近月市場發生變化,多家銀行推出的定息產品,都是在原有的浮息按揭上改良而來,借款人不單不需要為了定息期供款穩定而付出較高息的代價,定息期利率比一般浮息按揭的利率反而略低。
以現時主流的H按為例,一般新造H按利率約H+1.28厘至H+1.3厘,另設以P為準的鎖息、現金回贈、存款掛勾戶口等。而部分銀行推出的定息按揭,條件是首年定息1.7厘,之後利率為H+1.28厘至H+1.3厘,而鎖息、回贈、高息存款戶口一樣不少。相對於市場上的浮息按揭產品,定息按揭對借款人可謂佔盡便宜。

221日一個月拆息約0.71厘計,H+1.3厘是2.01厘;定息按揭利率1.7厘的話,意味選用定按,一開始供款已較H按低近0.3厘。當然,理論上定息按揭不是只有贏面,假設拆息年內大幅回落,H按的供款便會較定息按揭為低。

由借款人的角度看,上述條件的定息按揭產品甚為吸引,近期定息按揭的市佔率已見上升,金管局統計去年12月新批按揭中,定息按揭比例已達5.5%,較P按比重的2.8%高逾一倍。加上近期多家銀行推出類似產品,料定息按揭比重在稍後有機會達雙位數水平。

多家銀行推出定息按揭,也可由側面反映,按揭市場競爭仍然激烈,銀行需要推出更多優惠以吸引客戶。

原文刊於iMoney 2018年2月24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大屋苑入息中位數的啟示

去年底統計處發表2016年人口普查有關各大屋苑住宅的經濟狀況統計。有幾個現象值得探討,尤其是在討論按揭負擔,又或「要多少年不吃不喝」才可入市時,更值得留意。

根據統計處資料,2016年時,大屋苑(指戶數1,000以上或居住人數在3,000人以上;包括公營房屋及私樓)中,家庭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傭)最高的是貝沙灣及碧瑤灣,收入中位數都是$7萬。老牌豪宅賽西湖大廈排名第三,收入中位數為$5萬。第四至十名的屋苑,月入中位數介乎$45,500至$50,000,當中5個位於九龍、1個新界(駿景園)、1個港島(寶翠園)。

老牌屋苑中,太古城家庭收入中位數是$34,000(排名33)、麗港城是$32,000(排名40)、美孚新邨$26,250(排名93)、沙田第一城$23,750(排名115)、嘉湖山莊$20,000(排名157)。

官方統計數據與一般人的印象有落差,以太古城為例,新近平均呎價$18,000,最近5宗成交,造價全部高於$1,000萬;一個月入$34,000的家庭,除非有超強的「父幹」,否則絕難應付太古城樓價。

只計算正職收入 或低估港人實力

原因之一,是統計中「收入」定義是主要職業收入的中位數;副業的收入不計,似乎做生意、收租、股息之類的收入都不計。因此整體上統計中的「收入」似乎予人嚴重偏低的感覺。要留意的是,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的定義也與人口普查一致。在討論「香港家庭平均不吃不喝19年才可上車」之類的問題時,要留意此個收入定義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香港人的實力。

除了「入息」的定義外,當然也不排除有相當部分被統計的家庭,因「財不露眼」的傳統,而少報收入、部分家庭收入可能不高,但在早年樓價低時入市而一直持貨等等。此外需留意,香港更多「富戶」應該住在屋苑規模較小的豪宅,其收入未能在統計中反映。

假設整體上不同屋苑家庭少報收入的傾向及程度類似,統計數據也反映,近年二手成交淡靜,可能對不同地區、不同收入家庭的組成帶來一定影響。以浪澄灣為例,數據顯示其家庭收入中位數達$50,000,不但比太古城此類老牌屋苑($34,000)為高,也比同區的維港灣($45,000)、柏景灣($33,750)為高。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浪澄灣近2年仍有一定數量貨尾推出,而其他同區屋苑早已售罄,二手成交少,引入少量較高收入家庭不會大幅提高屋苑的收入中位數。反而有貨尾出售的屋苑,新近入市的「富戶」數目較多,從而推高了有貨尾發售屋苑的入息中位數。

原文刊於置業家居2018年2月24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3D角度看置業階梯

報載港府已完成有關「首置上車盤」計劃的商討,短期內將公布細節。2人以上家庭的收入限制可望大幅提高至6.8萬元。表面看來,由公屋、綠置居、居屋、首置上車至私樓,港府似乎將重建換樓階梯;但事情是否真的如此順利?

過去香港有所謂三層置業/換樓階梯的說法,即公屋>居屋>私樓;有些時候,例如上世紀90年代,私樓樓價飛升,令不合資格購買居屋的家庭也難以購買私樓,官方一度在居屋與私樓之間增加一級「夾屋」。在2000年前後,政府因樓價低殘,一度停建居屋,市場亦較少提及換樓階梯的概念。但近年樓價因種種因素上升,收入處於中位數的家庭不但難以購置私樓,連二手居屋也難以負擔。

形象地看,本來分三級的換樓階梯,在樓價持續上升後,每一級之間的價格高低差大幅擴闊;結果港府推出「綠置居」及「首置上車計劃」。在整條換樓階梯中間加入新的階段後,「換樓階梯」的重建工程便順利完成。由「橫切面」角度來看,新增2級置業階段,每個階段之間的價格高低差收窄,似乎有助紓緩置業、換樓的困難。但由「3維(3D)」角度看,感覺可能完全不同。

政府近年的「長遠房屋策略」提及,未來5年的公營房屋落成量目標是10萬個公屋,4萬個資助房屋。去年底發展局向立法會透露,預期未來5年實際落成量是7.5萬個公屋、2.5萬個資助房屋。而「綠置居」、「首置上車」都只能由此10萬個公營房屋轉變而來。

換言之,在旁邊看,香港似乎是在既有的公屋、居屋、私樓之外,增加了2層定位不同的資助房屋供應。但由置業人士的觀點看,他們看到的「樓梯」,第一級公屋一年大概有2.5萬伙,之後的三級資助房屋,包括綠置居、居屋、首置上車,5年總共2.5萬伙,平均一年是5000伙,而此5000伙,理論上還要再細分三級,之上才是每年落成量約2萬多的私樓。

換言之,現實中「換樓階梯」的中間幾級,闊度極窄,對解決上車換樓難的問題,宣傳作用大於實際。說到底,整體供應不足是樓價高企的主要原因。在未能增加整體供應量前,增加不同名目的資助房屋,都只是聊勝於無。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8年2月21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財務公司換樓貸款

近幾年樓價升勢持續,但二手成交量比起之前的高峰期大幅萎縮;原因之一是按揭收緊,正常樓換樓的客戶除非採取「先賣後買」的策略,否則較難借足購買新居所需按揭。有財務機構迎合市場需要,推出針對換樓客目標的財務安排。換樓人士在選用時又有什麼地方要注意?

換樓客難為新居借足按揭,一般情況是舊居未供滿;由於持有一個未供滿物業,再為新居借取按揭時,按揭成數便會比標準限制下調一成。即1000萬元以下物業,按揭成數上限五成,貸款額不可逾400萬元;10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四成。而且新舊兩個按揭的壓力測試標準更為嚴格:總供款不可逾月入四成,加息3厘不可逾月入五成。

按揭指引收緊,好處是金融體系穩定;但對那些只持有一個未供滿物業自住,希望換樓的業主來說,換樓難度卻因此大增。換樓客其中一個可行策略是「先賣後買」,即先賣出舊居,還清舊樓按揭;便可以用標準按揭成數、標準壓測限制去申請新居按揭。但策略的代價是在賣出舊居、遷入新居之前,要先物色臨時居所,平添搬屋成本;而且在升市之時,先賣後買可能被迫「低賣高買」。結果,財務機構的換樓貸款產品便應運而生。

以新近推出類似產品的機構為例,貸款成數可達新居七成,不設壓測。而還款初期利率只為P-1%,之後利率逐步上升至P+5%。對貸款機構而言,利息機制步步高升,變相鼓勵借款人提早還款,加上有樓抵押,整體風險不高。

對換樓客來說,透過此類產品可以用較低首期購入新居,待新居交易完成,甚至完成裝修後再售出舊居,再以轉按方式將新居按揭轉移至銀行。以略高的息口避免了一次搬屋之苦,而且在升市中可食盡升勢。

當然,世事無完美,執行先買後賣的策略,萬一樓市回調,業主便承受雙倍損失。在市況不就,而新居按揭利率又逐步上調,也會迫使小業主要在市場氣氛較差時,急急出讓舊居。較惡劣的情況,是出售所得較預期為低、新居估值下調,可借入款項減少,難以足額償還財務機構的貸款,被迫以較長時間捱貴息。

綜合而言,此類產品的確是回應了一部分業主的需要,但在考慮是否採用前,必須小心衡量相關風險。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8年2月20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定息按揭——「抵唔抵」之外的訊號

多家銀行推出定息按揭,由於條件比主流P按及H按吸引,近期客戶有關定息按揭的查詢明顯增加。事實上,在不經不覺之間,定息按揭佔新批按揭的比例在近3個月已高於傳統P按。在多家銀行推出同類產品後,相信定息按揭比重會進一步上升。見微知著,定息按揭的流行,對樓市亦有更大啟示。

傳統上的最優惠利率按揭,早已因種種原因變成非主流,近幾年新批按揭中,P按的比例一般在10%以下;餘下接近9成新批按揭均以拆息計算,是為H按。近期新造H按較佳條件為H+1.28厘至H+1.3厘(另設鎖息機制)。而近期多家銀行推出的定息按揭條件,首年利率可低至定息1.68厘;次年起轉為H+1.3厘;至於現金回贈、鎖息機制、存款掛勾戶口、罰息期等基本上等同一般H按。

由於不計年內加息的可能,上述定息按揭條件已比一般H按吸引,故近期申請中,多了客戶指定要此類產品。隨提供定息按揭的銀行數目增加,不但定息按揭的市場佔有率料會進一步上升;在競爭加劇下,不排除有銀行提供更為優惠的定息按揭條件。

對供樓業主來說,應該會歡迎有關發展:現時的定息按揭產品雖然沒有長期穩定供款的效果,但首年利息支出卻較一般H按為低;如果年內拆息及最優惠利率回升,定息按揭的相對慳息效果便更為明顯。

在宏觀角度而言,現時推出的定息按揭,可視為銀行一般浮息按揭的另類優惠。銀行在現階段推出定息按揭,一來是反映市場競爭仍然激烈,銀行要避免予人「按息下調」的印象,又要爭取客戶,惟有以定息按揭為名,提供優惠。

其實,如果年內最優惠利率及拆息升幅越大,銀行在上述定息按揭計劃賺取的息差越少。銀行願意推出定息按揭,一定程度上反映銀行對利息前景的預測:升幅相當有限。銀行按揭競爭劇烈、最優惠利率上調空間有限,環境仍然利好樓市。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8年2月14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定息按揭」成按揭優惠新戰場

繼幾家中小型銀行推出「首年定息」的按揭優惠後,中銀和滙豐亦相繼推出同類產品。細看金管局的統計,其實去年10月起新批按揭中選用定息按揭的比例已高於最優惠利率按揭(P按)。隨着多家銀行推出同類產品,加上今年加息機會大,預料採用定息按揭的比例會進一步提高。

前文提及定息按揭時用了括號,原因在於本地市場的定息按揭與海外大異其趣。外國主流的定息按揭定息期較長,借款人可以在較長時間免卻按息波動的風險;但穩定有其代價,通常定息按揭會比同一市場的浮息按揭利率略高。而香港現行的「定息按揭」,定息期只有1至2年,之後便會轉回以最優惠利率或拆息計算的浮息按揭;為借款人減少供款波動的作用極為有限。倒不如視為浮息按揭的一種特別優惠。

不過,所謂「玫瑰不叫玫瑰,亦不損其芳香」。講求實際的香港人,大概沒有多少人在乎「30年按揭,首年定息,之後浮息」稱為定息按揭是否相宜。較多人有興趣的是:抵定唔抵?以現時市場上多家銀行的定息按揭計劃與主流的H按比較,可說相當優惠。

目前主流H按利率約H+1.28至H+1.3厘,供款利率逾2厘。而多家銀行提供首年定息1.68厘的安排,已較H按利率為低。此外,尚未考慮年內美國按步加息,香港最優惠利率及拆息有較大機會跟隨的影響。而一般H按應有的優惠,包括現金回贈和存款戶口等,拆息按揭一樣不少。除非年內一個月拆息大幅走低至0.3厘水平,否則首年定息計劃的利息支出都會較低。

此外,按揭業務利潤微薄,而銀行仍然不斷將優惠加碼吸客,多少反映銀行體系水浸情況持續,寧可薄利多銷。而按揭優惠愈來愈多,一定程度上會抵消年內可能加息的負面影響。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8年2月13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市場波動 買樓風險宜更自律

美國國債利率上升,掀動市場憂慮,美國通脹重臨、聯儲局加息幅度加快,甚至可能宣告過去十年期的資產升市告一段落,觸發股市下調。股市是否牛去熊來,有待觀察,但花無百日紅,股市回落,提醒有需要買樓自住的用家,考慮入市時,要留意價格及利率波動的風險。

美國國債利率上升,原因是早前的經濟數據理想、美國經濟可望保持增長、當地打工仔薪金可望上調。本來經濟數據佳,理論上會利好股市。但過去十年資產升值,主要原因不是經濟表現好,而是量寬令熱錢充裕、利息成本極低。現時美國經濟數據改善,市場擔心加息幅度加快,股票便借勢調整。


對香港樓市而言,過去10年樓價升幅強勁,原因亦是熱錢多、利率低;經濟表現反而不是決定性因素。美國加息、國債利率上升、減稅會不會令流駐香港的熱錢減少,會是年內左右大市的主要因素。

對有自住需要的用家來說,現時入市究竟是接火棒,抑或後市調整後再上,根本難以準確預測。自問無水晶球的用家,倒不如回歸基本步,「睇餸食飯」,以「自己可以負擔多少債務」,作為入市時的議價標準。

一般來說,官方的壓力測試標準對多數人來說都已合用。尤其是利率方面,現時主流預測,美息在今明兩年升幅大概共1.5厘,即使港息跟足美息上調,在壓力測試的要求下,借款人按揭還款應該仍在可承受水平。

但任何制度都不會完美,壓力測試亦有一定的漏洞,例如通過壓測、借取按揭後,業主借入其他貸款並不會引發任何警報。離退休10年的打工仔,亦不難取得長逾10年的按揭還款期等等,都是可能令借款人「借大了」。此外,壓測亦處理不了借款人失業、入息下跌之類的風險。那些更穩健的要求(避免在取用按揭後加大其他債務、避免退休後持續供樓、衡量失業風險等),便有賴於借款人自律了。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8年2月7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

樓價收入比偏高情況料持續多年

不時仍看到評論引用Demographia的調查,認為香港樓價收入比率達19.4倍,顯示樓價泡沫太甚,調整迫在眉睫。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樓價已連續上升21個月,過去20年,樓市從未出現如此長期升幅,短期內出現調整的機會不小。不過,由大環境的角度看來,香港樓價收入比偏高的情況卻可能持續更長時間。

對於收入剛好處於政府統計中位數的家庭(月入約2.6萬元左右)來說,可能對Demographia的報告深有同感:即使不敢奢望購買樓價處於中位數(600多萬元)的單位,只想買個大屋苑上車級單位(400萬元左右),樓價也相當於十多年收入。要儲兩成首期,也要省吃儉用多年。

問題是,由於整體成交量少(去年二手成交約4萬宗,1997年是十多萬宗);高樓價由較少量買家撐起──他們或者本身是高收入的一群,或者是父母一輩積存一定資本,或者是外來買家。住宅平均成交價600多萬元,反映在統計上,平均按揭成數卻只有49%、供款負擔35%。結果是出現「一般住宅樓價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負擔,但入市的買家,負擔卻不算沉重」的現象。

另一方面,即使大家不太相信人工智能會大幅取代不同崗位的人手,也應該會擔心AI愈來愈成熟,會遏抑不同工種的薪金升幅。樓價有舊世代累積資本的購買力支撐,而薪金因產業外移、AI代替令整體僱員收入難見明顯上升。展望未來,在國際機構統計中,香港樓價收入比率高企的情況有較大機會長期維持。

一大堆人難以負擔本地樓價的問題,將成為特區政府長期的挑戰。綠置居之類的計劃,除非擴大規劃,否則根本是噱頭多於實際。要解決問題,不外兩個方向:其一是增加土地供應,但至今未見政府有足夠魄力(或者說政治能量)推動大幅造地;其二是鼓勵新一代香港人在香港以外居住,近日建制派政黨有言「粵港澳大灣區是港人的家」,多少反映此一思路。不過,考慮到就業機會、交通時間等問題,不見得移居大灣區對港人有很大吸引力。因此,一定人口屈居劏房、整體樓價高企,樓價收入比率偏高的現象,恐怕三五七年內都難以扭轉。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8年2月6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全球第一,全國第五的樓價負擔排名

年前有國際機構評級,指香港為最具競爭力地區;不久又有一個國產評級出爐,指在大中華城市中,香港競爭力屈居深圳之後。原來「世界第一、中國第N」的情況不只在競爭力一項出現,連樓價負擔比率也出現類似有趣情況。

國際機構Demographia出報告,指香港平均樓價為收入中位數19.4倍,連續8年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對於報告內容,行內人可能得啖笑用上同一方法,香港樓價在2003年也屬難以負擔水平。但一如以往,報告公報後,連續數天成為香港人茶餘飯後熱門討論題目。

說回報告本身,有一個明顯的缺憾:中國已貴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卻沒有任何一個內地城市被納入報告,只以香港此個經濟制度與中國主體全然不同的城市作代表。有趣的是,中國內地其實有進行類似的樓價與收入比率研究,如果以同一標準衡量香港的樓價與收入比率,會發現香港早已被多個內地城市超越。



內地一家名為「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機構,去年中公報一份「全國城市房價工資排行(一如很多「全國」排名,原報告不包括港澳台)。方法也是比較每個城市的房價及工資比率。比較特別的是,報告比較的不是住宅單位的平均價,而是將每平方米均價,與每月平均工資比較。以排名第一的北京為例,住宅每平方米樓價約為6.8個月人工

將上述國產報告的方法用於香港:去年第三季香港家庭收入中位數(所有家庭,包括居於資助房屋者)約$26,400,去年底全港平均呎價約$12,000,換成平方米價,即約$129,168,需要4.89月人工才可買一平方米樓面;樓價難負擔的程度,在北京、廈門、深圳、上海之後。

 
平均房價
(
人民幣元/平方米)
平均工資
(
人民幣元/)

「房價工資比」
北京
67951
9942
6.83
廈門
44235
7452
5.94
深圳
46879
8892
5.27
上海
48384
9802
4.94
天津
26687
6733
3.96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比較下來,可以說根據中國標準,香港的樓價也不算最難負擔。某程度上,更可以說香港的樓價在全國層面屬輕微低水此處尚未考慮香港的醫療、教育、資訊流通等對內地同胞的額外吸引力。除非年內有什麼黑天鵝出現,又或Demographia報告涵蓋內地一線城市,否則香港樓價難負擔的「全球冠軍」名號,可能會多維持一陣子。

原文刊於iMoney 2018年2月3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撤辣刺激作用消退?

 周末一手成交回落,有外資大行發表報告認為,撤辣的刺激作用消退,並預期樓價仍然受壓。一手成交量的確有所回落,但撤辣帶來的,應該不止是一時的刺激。今年一手住宅的成交量仍可望挑戰新例以來新高水平。 說撤辣的刺激作用減弱,是一個公平但容易引起誤判的評估。說「公平」,因為無論由按月或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