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租金回報率與人民幣

市場多數意見看淡後市,其中一個理由,是租金回報率處於極低水平,甚至已較上一個樓市高峰期為低。回報率低,本來已會令投資者入市前三思,但市場基本因素可能生變,為「買樓收租」此個港人傳統投資策略,投下更多陰霾。

現時租金回報率的確偏低,差餉物業估價署分類中,回報率最理想的A類住宅為例,8月份回報率是3.1%,較1997年4.2%為低。本來回報率低不代表一定觸發跌市:2009年以來,A類住宅的回報率一直低於97年,但樓價在期內急升。

回報偏低而價格不跌,有很多原因,包括市場看好樓價上升,願意忍受低租金回報。其次是按息低,新造按揭利率低於租金回報率,與97年時按息遠高於回報率不 同(見表);第三是槓桿因素,置業投資,以7成按揭計,其實是以3成首期,換取十足價格的租金回報。此外,要留意租金回報率是高是低,除了與歷史數據比較 外,很多人會與存款利率比較,但近年港元存款利率偏低,令3厘多的租金回報率看來仍有一定吸引力。淺白一點的說法:「存錢無息收,不如買樓收租。」




















不過,近日已有銀行上調港元定期存款利率,加上政府高官一再忠告港息可能先於美息上升。現時市場可接受3厘多的租金回報率,在息口上升時情況卻可能有變。

另一個變數:人民幣
此外,有其他因素的影響力日漸增加,不容忽視--人民幣。
近年本地人民幣存款持續增加,單計香港境內數字,約7,000億元人民幣水平(如果計及港人跨境存款,數字將更高)。早前金管局及銀行公會訪京,港人每日兌換人民幣額度可望上升。

現時市場主流意見認為人民幣將持續升值,其存款利率亦較港元高,本地人民幣存款規模持續增加,有可能在兩方面為本地樓市帶來連鎖影響。

其一是較直觀的,以人民幣存款利率與物業租金回報率比較。A類住宅回報率自2009年起,已跌至1997年水平,但一直未引起跌市,原因之一是市場存款利率更低,資金欠缺出路,收租業主願意忍受較低的租金回報。

當更多港人儲蓄更多人民幣時,他們的比較座標便可能變化:以往是將物業租金回報率與港元存款利率比較;未來卻更多的與人民幣存款利率比較。市井一點的說法:「買樓收租?不如存人仔啦?」

第二個影響較為理論化,但衝擊可能更全面:如人民幣存款規模增加,有可能影響本地銀行的港元貸存比率。2009年,本地人民幣存款規模是600多億元,幾 年間上升十倍。在人民幣近期展開新一輪升浪、港人每日兌換人民幣上限提升,有可能刺激更多港人增加人民幣存款。影響是港元存款縱使不減,增幅亦會放緩。事 實上,港元存款規模在今年來已見輕微下調。

港元存款減少,如果貸款(包括按揭)的規模不減,貸存比率會上升----勢將引來金管局的關注,本地港元貸款增長-包括可投入樓市的按揭貸款,將受一定限制。情況未必會在短期內惡化,但人民幣存款規模上升的趨勢已成,影響值得留意。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10月30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拖欠比率與按揭

按揭與其他貸款一樣,貸款方在賺取利息之時,要承受一定的風險,最主要的風險自然是債仔借錢不還或拖延還款。撇開經濟周期不計,不同地方的拖債表現大異其趣。

以 美國為例,由1991至2008年,每季住宅按揭貸款的拖欠比率介乎1.39%至3.36%之間;金融海嘯後,數字惡化,2010至2012年每季的拖欠 比率均逾10%;近期數據改善,今年第二季拖欠比率仍在9.41%水平。直觀一點:銀行按揭組合值100億元,便有九億多元會拖延供款。

相對來說,香港數字最惡劣的是2000年底,拖欠比率剛過1.4%;近四年的住宅拖欠比率是0.01%至0.02%左右。

換言之,香港經濟環境最差,住宅按揭拖欠供款最差的紀錄,大致與美國近廿年按揭拖欠供款最佳紀錄持平。

兩 地數據迥異,有眾多原因,拖數的代價不同,甚至民族性都可能有影響。但對貸款人來說,整體上,香港業主無疑是絕佳的貸款目標:即使在經濟環境最差的時候, 亦維持極佳的還款紀錄。此亦解釋了為甚麼在取消利率協議後,銀行在本地按揭貸款上賺取的息差長期偏低:風險低,回報亦難免偏低。


原文刊於晴報 2013年10月29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認識 Call loan 機制

市場中,10個專家9個看淡後市。網上論壇又興起「樓價跌、物業負資產,銀行會call loan」的論調。但言論有着不少盲點,值得釐清。

所謂call loan,即收回貸款,基本上樓按、個人貸款的協議書(Facility Letter),都會列明on demand clause,即在銀行發信要求下,可在指定日期內收回未償還貸款。此是銀行作為貸款人的權利。簡單來說,銀行的確有權收回貸款;而且有關權利的行使,與 資產價格無關。舉例你的物業市值$1,000萬,不論欠銀行的餘款是$10萬、$800萬,還是$1,500萬,銀行都有權出信收回貸款。問題是:銀行會 基於甚麼理由收回貸款?

提早收回貸款 銀行易增壞帳
很多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物業成為負資產,會增加銀行收回貸款的機會。但試由銀行的利益出發:假如物業市值$1,000萬,尚欠銀行$1,500萬, 銀行如收回貸款,而借款人(業主)又沒能力支付,後果便是銀行收樓。不計算收樓成本,將物業拍賣,順利收回$1,000萬,銀行便出現$500萬壞帳。

如果銀行不去理會此個案,借款人一直供款,銀行一方面不會即時出現壞帳,另一方面按揭餘額亦可逐步減少。在銀行的角度來說,樓按即使是負資產,只要借款人維持良好供款,根本欠缺動機去收回貸款——要業主提早還款,正常情況下等同為銀行增加壞帳。

可能會有人以為,銀行貸出樓按後,會嚴密監察按揭戶口,特別是那些成為「負資產」的物業。但事實上,除非出現特定的警號:例如借款人拖延還款,否則銀行罕有主動查看已貸出樓按詳情。銀行的確會定期審視整個樓按組合,但較少因為以上情況而進行特別抽查。

其次是成本問題,銀行如出於其他原因(例如說業主斷供),要收回貸款。整個程序不但費時,更牽涉眾多費用,包括法庭費用、收樓至賣出物業期間的利息支出、 透過拍賣行拍賣的費用、律師費等等。更不要說,銀行拍賣「銀主盤」一般被市場標籤,賣價往往略低於市價,如估值$800萬的物業,成交價可能只有$700 萬。

按時還款 有利信貸記錄
最後是商譽理由,如果一家銀行會隨意向正常還款的借款人收回貸款,試問日後還有誰敢向他們借款?綜合以上理由,便可知道,銀行當然有權收回貸款,但此舉絕對是「七傷拳」,除非迫不得已,銀行難以下定決心行使。

事實上,最容易觸動銀行警覺的,並不是按揭抵押品是否負資產,而是借款人是否有償還貸款的能力或意願。有些借款人習慣性的延遲一、兩天供款,以為是小事一 宗,卻往往會因此觸動銀行神經;即使在正式的信貸資料庫中看不到紀錄,也會影響借款人在同一家銀行中取得其他貸款的條件。所以,不論抵押物業是否負資產, 借款人必須緊記:按時還款。

原文刊於置業家居 2013年10月26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香港或已提早收水?


樓市前景如何,除了看政府能否成功增加住屋供應,另一個重點自然是美國的退市步伐。如果美國退市步伐較急、縱使聯儲局暫不加息,熱錢流出香港,也會迫使本地利率先行上調。翻查數據,更可發現,熱錢流入本港的情況在近一年已見放緩,港式收水或已提早進行。

去年1212日,聯儲局推出第四輪量化寬鬆,每月購入450億美元國債。該月月中,中原樓價領先指數報115左右,上周報120左右,在聯儲局狂印銀紙的利好消息支持下,本地10個月樓價累積升幅只有4%

可能有人會說,去年10月港府推出買家印花稅、加收額外印花稅、今年2月又推出雙倍印花稅,加上收緊按揭壓力測試,樓價升幅才受限制。的確,包括政府在內,不少人將近一年樓價升幅放緩,歸因於官方種種招數。但如再看本地資金流向,可能會另有發現。

港元貨幣增速放緩 

大眾的直觀印象,是美國印銀紙,連帶與美元掛勾的港元也受影響。但近一年來銀行體系結餘、貨幣供應變化都與一般人印象有差距。

以銀行體系結餘計,去年12月中是逾2,000億元,近期數字是1,630億左右;
反映留駐本地的熱錢規模下跌。貨幣供應方面,以港元M2而言,2008年之後的確見大幅增加,但近1年卻未見明顯增長(見表)

國際大環境下,美元供應的確在增加,但港元增速因為眾多理由並不同步。港元貨幣增速放緩,有很多原因,包括部分資金轉存人民幣(會令本地外幣供應M2增加、港元供應M2下跌);本地資產價格過高,欠缺水位,外來資金流入放緩等等。簡單來說,「太多資金追逐太少物業」的情況,至少在過去一年不完全成立。甚至可以說,美國未正式收水,但本地收水步伐已俏然展開。近一年樓價升幅放緩,除了官方出招,也與此有關。

金管局最近表明關注本地貸款增速高於存款,在數據上十分合理:近8個月港元存款大致持平,但貸款卻增長18.8%。在信貸市場角度來說,不是一個健康訊號。

置業人士宜留意未來兩個發展:一, 本地貨幣供應是否持續放緩;二, 金管局關注貸款增速過高,會不會出現更嚴謹的指引。兩者任一出現,都利淡樓市。



表:近年貨幣供應量(M2) 港元
年份
億港元
2008
 3240
2009
 3588
2010
 3867
2011
 4046
2012
 4537
2013#
 4592
#2013年數字至8
資料來源:宏亞研究部,金管局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10月26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金管局關注按揭增長的因由

上周金管局及銀行公會訪京,市場焦點在於中央考慮放寬港人每日兌換人民幣上限。相對而言,較少人留意到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就本港貸款增長過快,金管局將推出措施,要求銀行加強管理的言論。

陳德霖向傳媒提及,今天首8個月,貸款增長18.8%,增速高於存款。翻查數據,同期所有認可機構存款增長只有4.3%。貸款增速高於存款,直接後果是銀行貸存比率下跌---在監管機構角度看來,是體系風險上升的訊號。

金管局未具體提及會推出甚麼措施,令貸款增速較快銀行加強管理;但市場估計會對較依賴同業拆借的銀行有較大影響。如果措施由控制貸存比率入手,來年銀行貸款增速料不如今年。

置業人士最關心的也許是按揭利率會不會受影響。有意思的是,今年首8個月,銀行貸款增速18.8%,主要來自境外貸款;同期按揭貸款增長只是3.6%。如 果金管局措施特別針對銀行境外貸款,明年銀行在此方面難見增長,存款無出路,按揭生意為成不得不爭奪的雞肋,按息或會維持低企(前提當然是美息暫時不變)。

但另一角度考慮,金管局即使將重點放在境外貸款,料也不會放任銀行在按揭市場廝殺。附表是1996年至今的GDP及按揭餘額數字;2012年香港GDP較 1997年增加48.6%,同期未償還按揭餘額增加104%。2010至2011年按揭餘額佔GDP比例,一直在41%水平徘徊,去年正式突破42%。

按揭增長遠高於經濟及家庭收入
今年8月,按揭餘額8,996億,8個月升幅3.6%;與整體貸款增長18.8%比,自然是較慢。但與GDP比,卻早已處於歷史高位。由銀行角度出發,如 果明年貸款予境外的增長受控放緩,或會希望本地貸款會有所增長,拉上補下;但由金管局角度看,恐怕不會坐視按揭餘額在現水平再有明顯上升。

上文只是比較GDP及按揭餘額,不論是與對上一個高峰期即1997年,抑或與經濟低谷期的2003年比較,本港GDP都有長足增長,按揭餘額急升佔GDP 比重只是微升1個百分點。但敬請留意,同期本地家庭收入增長較GDP為低,2012年底,居於私樓家庭月入中位數為3萬元,分別較1997年底及2003 年底上升39.5%及36.4%,不但落後於GDP增長,更追不上按揭餘額升幅。

以平均數而言,本地家庭的按揭債務已處於較高水平。金管局、政府經常強調月入中位數家庭,以市價購置一般住宅,按揭供款佔月入6成多,負擔過重。背後便是此套風管思維:貸款增長較收入增長為高,並不健康。

總括而言,在擔心美國退市,熱錢流走的情況下,監管機構會嚴厲監察各種類的貸款增長,既包括境外貸款,也包括按揭。以往按揭市場有「年初批核較緊,年底較鬆」的情況;展望來年,卻可能是全年都偏緊的局面。


























資料來源:宏亞研究部、金管局、政府統計處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10月23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定息按揭未成主流


香港住宅按揭,傳統上以最優惠利率為準,即P按,近年則興起以拆息為準的產品(H按)。雖然兩者的計息標準不同,但本質上都是浮息按揭。今年幾家銀行高調宣傳定息按揭,定息按揭一度佔新批按揭的3%,但數月過去,數字再度回落至1%以下,定息按揭未受市場歡迎,原因何在?

年初市場曾估計美聯儲或在年內退市,美息將回升。理論上在市場預期利率上升前,以定息產品鎖定未來利息支出,對借款人有利。

但 數個月過去,定息按揭市佔率逐步回落,八月只佔新批按揭貸款0.3%。定息按揭未能成為主流產品,主因是產品雖有「市場利率上升時,按息不變」的優勢,但 代價是取用按揭時,按息會略高於當時的浮息按揭。例如現時首三年定息按揭,利率一般由2.4厘起,比一般P按2.15厘為高;除非借款人判斷利率在三年內 急升,否則選用定息按揭的誘因不大。

市場對聯儲局九月宣布逐步退市的預期落空,加上美國政府一度局部停運,影響第四季經濟增長,現時市場預測聯儲局的退市計劃會押後,低息期持續。在此情況下,估計未來數月,定息按揭的市佔率,會維持在現時的偏低水平。

原文刊於晴報 2013年10月22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未償還按揭總額看樓市

眾多專家發出樓市觸頂,勢將回落的預測。樓市有沒有泡沫,有多少泡沫,有大量標準可參考,例如租金回報是否合理、平均樓價與入息比例等,但較少人由信貸角度評估。事實上,多數人置業都會涉及按揭,有關數字值得參考。

在云云看好樓市,或者說認為樓市未算過熱的論點中,論據最強的一點,是樓價升幅及不上經濟增長。1997年本港的GDP總額約13,730億元,2012年是20,401億,累積升幅48.6%。
而參考中原指數,現時樓價比1997年高峰期上升約20%。換言之,整個香港創造財富的速度,高於樓價升幅。

以此標準而言,樓價即使有泡沫,參考上一次高峰期的紀錄,距離爆破仍有一段時間。
1996年至今,未償還按揭總額佔GDP比重的數據。在2008年樓市大升之前,按揭總額佔GDP比重最高的年份並不是1997年,而是2003年,比率約42%。具體而言,當年香港GDP為1萬2千多億元,未償還按揭總額約5,200億元。

2003年的數字比1997年高,原因是1997年後經濟收縮,GDP下跌;另一方面,按息一度扯高,舊有按揭的還本速度下跌,而每年新取用按揭大致上會持續增加,結果數值高企。

樓按佔GDP比重處歷史高位
其後數年,經濟恢復擴張,樓價只是平穩上升,按揭未償還餘額維持在5000多億元水平,佔GDP比重在4成以下。2008年後因熱錢流入,按息低 企,新取用按揭數字急升,令按揭總額連番上升,2009年突破6000億,2010年突破7000億,估計2013年會超過9000億水平。

2012年按揭總額佔GDP的比重亦由2007年低位上升8個百分點。簡單來說,近幾年本地按揭債務的增長速度高於經濟增長,而且按揭總額佔GDP比重處於歷史高位。
需要留意的是,未償還按揭總額在2009年後明顯上升,而同年亦正是金管局開始逐步收緊按揭指引的年份。數據顯示,如果未有相關措施,可以預期,近幾年的按揭取用數字會更大,累積的未償還按揭金額會更高。

投入燃料受限 樓價難升
近年金管局多次提到「家庭負債創新高」,是將信用卡欠款、私人貸款、樓按一籃子討論,較少獨立提到按揭總額佔GDP的比重。但由金管局多次收緊按揭指引可看出,按揭總額才是當局關注的重點。
展望未來,為了控制銀行體系風險,當局不會放任有關比重再上升,按揭總額佔GDP的比重將難以增加。

當然,按揭總額受控,不代表樓價一定無上升空間--買家大可投放更高的首期入市。
但此情況代表按揭槓桿下跌,買家的首期成本增加,未來即使獲利獨套現,受惠於按揭槓桿的比重亦下跌。

可以說,買家首期加上取用金額,相當於樓市上升的燃料。
現時投放燃料的規模受限,樓價在此水平再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偏低。至於樓價憑慣性可在高位運行多久,那便是另一個問題了。



近年未償還按揭總額佔GDP比重
年份
未償還按揭總額佔GDP比重
1996
26.75%
1997
30.99%
1998
35.12%
1999
37.19%
2000
39.01%
2001
40.00%
2002
41.14%
2003
41.56%
2004
40.08%
2005
37.75%
2006
35.21%
2007
33.79%
2008
34.41%
2009
38.63%
2010
41.66%
2011
41.41%
2012
42.56%
資料來源:宏亞研究部、統計處、金管局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10月19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高位派貨 抑或部署撤資?

百佳賣盤、電能(00006)據報將分拆港燈上市,人人都說是李嘉誠減少香港投資比重,卻沒有多少人以經濟角度考慮事件--有關部署可能只是增加現金儲備的操作,而背後或反映李氏對息口走勢的預測未必與市場一致。

本周美國國債觸頂,如無意外,美國兩黨應會在限期前達成協議,以免違約。即使有「意外」,即債務上限不獲提高,美國政府仍有方法籌錢(例如賣金), 市場一 早認定美國賴債的可能性甚微。反而奧巴馬提名耶倫為下任聯儲局主席,市場氣氛一片樂觀,認為量寬持續,熱錢充斥的派對未完。

現時市場認定耶倫份屬「鴿派」,收水無期,遑論加息。之前幾個月市場憂慮美國收水,高息股、收租股跑輸大市,近日已見分析員再度推介高息股。但在市 場看好 收息股之際,長和系部署出售百佳、港燈等提供穩定現金流的業務,兩者估值共700億元左右。對於百佳賣盤,港燈分拆,市場的陰謀論是:因為政治理由,李嘉 誠要減少在香港的投資比重了;偏偏沒有多少人單純由經濟角度分析事件。

單由經濟角度出發,如果利息持續低企,手持收租股/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業務,估值應該會反覆上升,現時便不是出貨的好時候。李先生現時出貨,市場的解釋是「部署撤資」;我們卻認為不可排除另一個可能性:在人人看好收息股前景之時,趁機套現。

退可守:套現減債
究竟李嘉誠是否撤資,可由其後續行動判斷。如果百佳成功賣盤、港燈順利分拆後,李氏在港外有其他大型收購,可證明他的確在調整投資比重。相反,順利套現後,如果沒有海外大型收購活動,便有另外兩個可能:其一是減債,其二是準備好資金在港掃平貨。

如是減債,說明李先生預估的低息期持續時間,可能較多數分析為短。如果是買貨,較有可能的仍是地皮--明年本港土地供應勢將增加,只要外圍因素有 變,例如 說聯儲局收水的規模較現時估計的大,時間較多數人預測的快;其他發展商便會面臨資金成本上升的問題,欠缺彈藥與長和系競投地皮。在土地供應增加、少人競投 的情況下,長和系便可以用較理想的價格提高土儲。

進可攻:明年增土儲
後事發展如何,要待明年分解。但市場認定百佳賣盤原因是撤資,卻可能是過於簡單的分析。對於只持有一、兩個單位的小業主來說,即使估計樓價可能觸 頂,「高 位派貨」未必是可仿效的操作;但預留一定現金儲備,令自己在利率轉向時,有條件減輕負債,也不失為一個穩健的風管策略。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10月16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低息期延長

奧巴馬提名耶倫為下任聯儲局主席,耶倫在局內被視為「鴿派」、超級量寬政策的支持者;加上美國聯邦政府局部停運,影響經濟,市場已經估計,聯儲局要待明年才會收水,加息更可能推遲至2015、16年。

美國現時的低息期由2008年開始,如果一如市場預期,持續至2016年,代表低息期長達八至九年。美國近幾十年罕見如此長時間的低息期。上一次美國低息期,是2000年對應科網泡沫,聯儲局將利率由6.5厘逐步減至一厘,低息維持約三年。

現 時市場估計低息持續,不只因為耶倫是鴿派,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復甦步伐緩慢,政府停運更可能影響經濟增長。加上美國國債仍以每年8,000至10,000 億美元水平上升,加息會加重國債利息支出,聯儲局未必有太大的加息空間。現時甚至有人估計,美國在利息政策上可能步日本後塵,在基本因素改變,包括大幅削 減赤字前,長期維持低息。日本利率在1995年跌穿1厘,至今18年一直維持低息政策。

沒有人知道美國的利率是否長期低企,對借取按揭入市的買家來說,按息低企自然值得高興。但認定低息持續的置業人士亦不宜過於勇猛,用盡槓桿入市,以免利率走勢不似預期時,背負不能承受的重債。

原文刊於晴報 2013年10月15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安老按揭 彈性使用資產



安老按揭在香港推出2年,市場反應半好不淡,以數字計,兩年只有400多宗批出個案,對比於香港老年人口,只可說聊勝於無。但香港推出安老按揭的經驗,已被內地參考,計劃在明年在國內試行。

以人口結構而言,中國較香港「年輕」,香港的年齡中位數是42歲左右,中國是35歲。中國在明年試行逆按,可說是未雨綢繆。不過,雖然同為華人社會,但內地推出逆按,問題似乎會比香港為多,香港未算十分成功的經驗,對中國的參考作用未必太大。

華人社會有濃厚的資產承傳傳統,加上內地的一孩政策,罕見大家庭組合,父母可能只有一個繼承人,在此等情況下,長者將物業逆按予銀行,阻力可能較香港更大。

撇開中國內地的問題不論,香港的安老按揭推出兩年,只有400多宗取用個案,不論由銀行業務多元化的角度,抑或協助長者善用資產的角度看,都有大幅改善的空間。主導其事的按揭證券公司,早前提出優化安老按揭的概念,希望可吸引更多長者使用。

其中一些想法,例如是把已供滿的人壽保險一併作為抵押,令長者可取得更多年金。初步看來,我們認為此想法立意雖好,但效用成疑。長者有購買壽險的話,必然有受益人,受益人如非配偶,多數便是子女。如果安老按揭反應一般,主要阻力是社會文化因素,單純增加抵押品,令年金增加,對提升產品認受性的作用未必太大。

要增加安老按揭的取用數字,可以加強宣傳產品的某些特點。多數人聽到安老按揭,印象中的概況便是物業逆按予銀行,按月收取年金,百年歸老後物業由銀行收回。

上述認知不算是錯,但卻極為簡略,漏去不少重要資訊。首先,長者如有繼承人,是可以選擇償還安老按揭本金、利息、保費後取回物業。繼承人考慮的因素,自然是物業當時市值,與需要償還差金額的差價,前者較後者高出愈多,繼承人贖回物業的誘因愈大。相反,如果物業市值低於需要償還金額,繼承人大可選擇不償還有關的本金利息,物業交由銀行拍賣。拍賣所得如高於所需償還的金額,餘額仍會歸繼承人所有。

另一個較少被提及的資訊,是參與安老按揭計劃的長者,如果物業升值,可以透過加按,令年金增加。不少長者擔心,在通脹之下,透過安老計劃取得的年金,購買力會持續下跌。不過,如果樓價升值,長者可以透過加按方式,令年金增加,如果樓價大致上跟隨通脹率變化,年金貶值的問題不會十分嚴重(相反情況下,物業市值下跌,並不會影響年金額度)

以上提及的都僅僅涉及將產品的資訊再包裝,務求令長者(及其子女)明白,此是一個有相當彈性的善用資產安排,物業逆按予銀行後升值,仍可透過加按令年金提升:而繼承人可根據市場情況,決定是否贖回物業。相信社會對安老按揭的安排有更深入的了解後,使用情況會有一定改善。

原文刊於iMoney 2013年10月12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資金何去何從?

百佳賣盤、電能(00006)分拆港燈上市,市場認為是李嘉誠部署撤資。但我們認為有另一個角度解讀事件---而關鍵仍然與美國的貨幣政策有關。

百佳、港燈有類似的特性:未必有高增長,卻是提供穩定現金流的業務,即所謂Cash Cow。
市場上類似的公司,包括中電及領匯(00823);電能、中電(00002)、港燈,幾隻高息股在過去一年的表現都理想,但都在在5月觸頂,近期表現跑輸大市。

高息股5月觸頂,理由是當時市場估計美國退市在即,市場利率將回升,收租股、高息股的股價便告回落。
量寬推手耶倫將接管聯儲局,美國政府停運,市場現時的主流意見,是「退市壓後,利率回升遙遙無期」;一些財經分析員已再度發表看好收租股的評論。

李嘉誠在現時出售兩隻Cash Cow,時機絕非最佳、卻仍然良好---市場對此類股票再度看好,因此叫價仍然高企。值得留意的問題有幾個:分析員看到的,難度李嘉誠會看不到?
如果李先生也認為低息期長期持續,收租股會跑贏大市,他何不自己繼續持有?
一個可能的答案(似乎也是坊間主流意見):他真的要撤資,不在香港玩了。

另一個可能的答案:他未必認為低息期會長期持續,倒不如趁利率回升前,以好價賣出去減債。耶倫上場,市場憧憬低息持續,為李先生提供了不可錯過的放盤時機。

至於李嘉誠是否撤資(或者說,減少在港投資比重),要觀察的不是他是否賣出香港的業務,而是賣盤所得會如何使用。

套現所得如何使用是關鍵
百佳、港燈如順利賣盤,可套現700億港元左右;如果李先生稍後在海外市場有重大收購,那自然可說他減少香港投資比重。但資金有另外兩個運用可能性:其一是 減債;如果資金以減債為主,顯示李先生判斷低息期持續的時間比主流意見為短。

另一個可能性,是留下資金在香港伺機買平貨----港府急切增加土地供應,明年土地供應有機會明顯上升,如果外圍配合,例如說,聯儲局出乎意料地收水,持有大量現金的發展商便有機會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購入平價地皮;而其他債務偏高的發展商,會欠缺彈藥與長和系競爭。

究竟事件會如何發展,可能要明年才見分曉,但單單以「撤資」作為李嘉誠要賣百佳、港燈的解釋;而沒有考慮其他可能性,分析便可能過於簡單。

上述兩個「撤資」以外的可能性有一個共通點:選擇在現時賣出高息股的人,對於利率走勢的判斷,極有可能與市場主流相反。

李先生的眼光如何,有大量往績可考,置業人士看到耶倫上場,歡呼可以繼續低息供樓之時,似乎亦不宜盲目樂觀。至於有高負債的港人,有否看到往後日子的可能發展?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10月12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網上樓市論壇看樓市

據說,以往食肆會邀請星級食評人試菜,務求食評人在報紙專欄上美言幾句,食肆可在門面張貼專欄影印本,以廣招徠。今時今日,報紙仍然有專欄談飲談食,但多 數人在考慮嘗試新食肆時,參考的未必是知名食評人的意見,而是開動手機程式,看看「一般人」對食肆的評價。我們相信,類似的行為模式也在地產市場出現。

很多人或會認為,網上論壇一來不記名,二來參與者質素無從保證,討論內容流於口水仗,不值得特別留意。但同類批評其實適用於網上食評---那些不知名的網 友,分量應該不及著名食家,但對多數用家來說,那些「一般人的平均意見」,似乎較專家評論更有參考價值。在地產論壇,舉凡較一般的問題例如「如何儲首 期」,到較為專業的「我老婆不是香港人,我與她聯名買香港樓,要不要付雙倍印花稅」等,網民都喜歡徵求其他一般人的意見。

此一趨勢值得留意,面對樓市問題,究竟是專家意見抑或一般人的平均意見,會對樓市參與者有更大影響力?

專家一致看淡 網友觀點仍分歧
在網上樓市討論區,有一個「永恒」話題---樓價會升抑或會跌?如果置業人士只看傳統媒體,可能會發現,近期十個「專家」中,九個半都看淡後市。估計樓價 2年跌5成者有之,估計樓價跌2成者有之;估計樓價橫行的,相對來說已是「好友」。本來,根據「相反理論」,在「眾人」都預測市場向一個方向發展時,很多 時實際結果卻會往另一個方向發展。

不過,如果大家將目光由傳統媒體移向網上討論區,會發現討論參與者對後市的預測遠遠不如傳統「專家」般一致;整體上,在主要的討論區,看好後市者的意見似 較看淡後市者為多。簡單來說,只參考在主流傳媒有曝光機會的專家意見,後市發展不容樂觀;如果將參考範圍擴大,會發現眾多關心樓市的「一般人」,意見分歧 遠較專家為大。

上一次樓市轉向,已是2003年,當時網上論壇的影響力遠不及今天。今次究竟專家意見準確,抑或群眾眼光雪亮,值得留意。

撇開對後市預測的準確程度,網上地產論壇流行甚麼話題也是另一個值得觀察的地方。除了樓價升跌是永遠熱門的話題外,較多人問的是購置第二個物業問題,常見的問題格式,是自報自己的財務情況後提問:「我買第二個物業的話,最多可借多少?」問題背後反映幾個現象:

一、 即使眾多專家估計後市將有明顯調整,「有錢最好買樓投資」的信念仍然深入民心;
二、現實中壓力測試、非自住物業按揭成數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買樓投資」的規模。


樂觀地看,如果未來一段時間,樓市只是調整,而未見恐慌性拋售,我們估計市場上有大量伺機入市的資金會進入樓市,從而降低樓價下調的波幅。當然,會 不會出現如此變化,除了要視乎當時市場氣氛,以及監管機構會不會放寬對第二個物業的按揭限制外,另一個變數是屆時資金流走的速度。如果屆時銀行處於「落雨 收遮」期,不論置業目標是自住抑或投資,槓桿比率都可能受限。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10月9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美政府局部關門的啟示


上周美國國會未能通過新年度財政預算案,美國聯邦政府局部關門。除非事件可以盡快解決,否則發展仍值得留意。

其一是聯儲局退市步伐會否受影響。美 國政府如停運一個月,市場估計會令今季經濟增長放緩兩個百分點——第二季美國增長是2.5%,數字可見影響嚴重。美國政府停運愈久,復甦所受影響愈大,聯 儲局更難啟動退市;熱錢流出香港的時間會延後——香港按息偏低的情況,將維持更長時間。

可能是出於低息期將維持一段較長時間的估計,近日看淡後市的分析,有將「樓價調整期」進一步押後至明年下半年的趨勢。

另 一個變數,是財政預算案的爭議,會不會影響美國上調債務上限。如果美國國債上限在10月17日前不獲上調,美國將出現信貸違約,連鎖衝擊有如在國際金融市 場引爆核彈。雖然現時一般估計,美國兩黨不會在有關問題上玩火,但兩黨仍在互相指摘,並開始將可能發生違約的責任歸咎於對方。如果美國出現國家層面的違 約,影響可與2008年金融海嘯相提並論;相反,如果債務上限順利提高,則對環球經濟中性偏好——資金成本偏低、熱錢氾濫的情況會再維持一段時間。

原文刊於晴報 2013年10月8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中國徵收遺產稅的漣漪效應

早前內地傳媒報導,中國政府擬開徵遺產稅,起徵點為80萬元人民幣,稅率累進,最高稅率為50%。消息傳開後,內地網民幾乎是一致反對;結果被指是消息來源的官員在幾天後發表聲明指報導失實。

暫時看來,故事發展似乎是政府透過個別官員放風,探聽社會反應。結果社會上一片罵聲;政府追求和諧,便立即否認報導。

原初報導提及,中共在11月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擬定遺產稅一事,看來暫時擱置。但由近年內地不同傳媒的報導看來,中國政府的確有研究開徵遺產稅,問題只是,時機是否成熟。
中國開新稅,表面看來與香港的關係不大。但如果原初報導的稅率屬實,其實有可能對本地樓市有重大影響---遺產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便觸及50%的最高稅階。

此一稅率幾可肯定會引發資金大逃亡,累積一定資產人士,勢會將資金轉移境外。以投資移民計劃「購買」香港身份是其中一個明顯的合法途徑(國內人有了香港戶籍,便沒有內地戶籍,如果資產在香港,應該不受遺產稅影響)。

香港樓價高企,過去有指外來資金湧入,炒高樓價,港府推出買家印花稅,(非本港永久居民購置住宅物業,須付15%買家印花稅);其後又加推雙倍印花稅(只有在簽署「買賣協議」時並未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香港永久居民可獲豁免),稅率最高為8.5%。

由物業代理的統計可以發現,兩項新稅令外來買家入市比例大幅減少。十‧一假期,幾個開售中的新盤都不見往年的內地睇樓團,已可看到兩種印花稅的威力。
不過,買家印花稅加雙倍印花稅,總和的稅率最高只是樓價23.5%;遠低於內地傳聞中的遺產稅率。內地一旦徵收遺產稅,可能迫使部分資金流入本地樓市。

內地人置業如是為了自住,無論稅率如何,只好在當地入市;但如果有剩餘資金希望置業投資,在遺產稅的「威脅」,甚至是遺產稅可能推出的陰影下,都可能推遲在內地置業的步伐。

內地有意見認為,中國投資者資金集中於房地產,是因為根本欠缺其他投資渠道。此情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一旦開徵遺產稅,連內地房地產投資價值都受影響,最終或會迫使部分投資者重新投入香港樓市。

由有關官員急速澄清的反應看來,遺產稅不會在短期內落實;但新稅的陰影仍然存在,有關報導提及的稅率甚為嚇人,會不會促使部分資金轉來香港樓市避稅,值得港府留意。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10月5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常見的按揭迷思

多數人置業時都需要透過按揭貸款融資,但時至今日,不少人對按揭貸款特點一知半解;一些錯誤的按揭概念仍在坊間廣傳,甚至影響了置業人士的入市決定:

供款初期利息支出較高?
半對半錯。此是最常見的按揭迷思之一。事實上,不論按息處於任何水平,一個固定年期的息隨本減按揭計劃,每月供款中,利息支出是愈來愈少的。換言之,如全期按息不變,供款初期的利息支出,一定會比後期的為多。

但坊間常說的「供款初期利息支出高」,有另一個意思,即供款初期,每月還款中,償還利息的比重較償還本金為高,這個理解在過去多數時間為真,但「現時」卻是錯的。
以現時一般按息2.15厘,平均新造按揭大約25年來說,每100萬元按揭貸款,月供4,311.95元,首月供款中,有1,791.67元供息,2,520.28元是還本。首月還款息本比例大約是4:6。

事實上,如果按息低於2.77厘,在25年還款期的條件下,首月供款的還息比例都會較還本為低。
由於80年代以來,平均按息都在4、5厘水平,只有近年按息才低見1、2厘。因此,老一輩業主「供款初期利息為主」便深印腦海。

供款不逾月入50% 按揭必批?
另一個常見的按揭迷思,是「只要供款比率低於月入50%,銀行就會批出按揭」,此個理解卻是全錯。首先,每月供款佔按揭貸款申請人收入的比例,只是貸款機 構的眾多考慮之一。其次,現時銀行批出按揭,要為申請人進行壓力測試。如果申請人在香港沒有未完全償還按揭的物業,壓力測試要求是「現行按息加3厘,供款 不逾月入6成」。如果申請人在香港尚有其他物業未完全償還按揭,壓測的要求是「現行按息加3厘,供款不逾月入5成」。

壓力測試的要求,事實上會令選用較長按揭還款期的業主的每月供款,被限制在4成多的水平(實際數據視乎按揭年期而定)。以200萬元貸款額,30年還款期 為例,現行按息2.15厘,壓力測試要求加3厘時,供款不逾6成。按息加3厘,即5.15厘,200萬元,分30年還,月供是10,921元,借款人要順 利通過壓測,月入需要在18,202元以上。由於實際上的按息是2.15厘,月供是7,543元,相當於借款人月入41.4%。簡單來說,按揭供款如果佔 月入50%,銀行其實不會批出按揭。

大多數人一生可能只有數次置業經驗,對按揭貸款的本質、特色可能欠缺理解。上述似是而非的按揭迷思,有時會嚴重影響置業人士的入市決定。準買家與其以「聽 人講」的心態去了解按揭,不如在入市前透過相關機構,詳細了解自己可負擔的按揭貸款上限、每月供款中的息本比例等詳細資料,以作出最理性的入市決定。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10月2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撤辣刺激作用消退?

 周末一手成交回落,有外資大行發表報告認為,撤辣的刺激作用消退,並預期樓價仍然受壓。一手成交量的確有所回落,但撤辣帶來的,應該不止是一時的刺激。今年一手住宅的成交量仍可望挑戰新例以來新高水平。 說撤辣的刺激作用減弱,是一個公平但容易引起誤判的評估。說「公平」,因為無論由按月或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