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自相矛盾的房屋政策


 西諺有云「If you chase two rabbits, both will escape」,一個人不要追逐兩隻兔子,意思類似中國成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現時港府的房策目標,似乎就是要追逐兩隻,甚至是更多的兔子,當愈 接近一個目標時,卻注定與其他目標距離愈來愈遠。
上周行政長官梁振英訪問天津,認為該市有很多地方值得香港參考,包括「透過長遠規劃,令下一代香港人住得更寬敞。」
評論之前,先看兩組數字:
天津市面積11,920平方公里,人口1,294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88人。
香港面積1,104平方公里,人口713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544人。
單看以上數字,就知道兩地條件懸殊,香港難以仿效天津。梁特首過去也曾提及希望增加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因此「天津規劃值得參考」,應該不單單是恭維主人家,而是梁特首房屋土地政策的目標之一。
樓價如不跌 港人如何負擔更大居所?
雖然香港的人口密度遠高於天津,但情況總有改善的空間。「增加香港人均居住面積」,應該是一個沒有人反對的目標。問題是此目標似乎與港府其他房策目標互相矛盾。
除了「提升人均居住面積」,官方現時仍宣諸於口的房策目標,尚包括「穩定樓價」、「協助中產置業」。
令香港人均居住空間狹小的最大原因,是樓價高企。低收入家庭負擔不了正常單位的租金,市場便出現大量劏房,將幾百呎的房間,劏成幾個幾十呎的套房,租客才 負擔得來。除非港人平均收入明顯提升,又或樓價明顯下跌。否則,如果樓價「維持平穩」,殘酷的現實是,香港人難以負擔面積更大的住宅。
港府近年的「限呎盤」是此類自相矛盾政策下的一個典型措施:樓價難跌,要協助市民置業,只好限制發展商興建小單位。更多的小單位,意味人均居住面積一直偏低。
「提升人均居住面積」也許是長遠目標,未必急於一時。不過,政府一方面希望穩定樓價,另一方面卻要協助中產置業,卻肯定是在追逐兩隻兔子。樓價持續上升的 本地因素是供不應求,為了「穩定樓市」,政府不能在短期內增加供應,便以多項措施遏抑需求。另一方面,為了「協助中產置業」,政府又不時推出措施,鼓勵市 民買樓。
刺激及遏抑措施並存 仿如精神分裂
結果,一些「協助中產置業」的措施,卻產生了「刺激購買力」入市的作用。例如「居所貸款利息扣除」,即俗稱的供樓扣稅。此稅務優惠讓持有物業自住的業主, 每年最多可於應課稅收入總額扣除十萬元。買樓自住的按揭利息支出可以扣稅,而租樓的開支不可扣稅,是政府以稅務鼓勵市民置業,嚴格來說是刺激需求,與「穩 定樓價」的其他政策互相衝突。其他如「放寬白表人士購買居二市場單位」,更是為居二市場平添數千個需求,一些人的確受惠於措施而置業,但卻不利於「穩定樓 價」。
相對來說,另一些「穩定樓市措施」,卻是在阻礙中產入市,例如600萬元以上物業的按揭成數受限、收緊按揭保險適用範圍等;令上車、換樓客必須準備更多首 期。換樓困難,已令中上價物業成交量急降。居於小單位的中產家庭未能換樓,不單是一個家庭不能提升居住空間;他們不換樓,也會影響二手市場放盤量,初次置 業人士也難人市。
上文提及的三個房屋土地政策目標,孤立來看,都言之成理,無可厚非。但綜合來看,卻似精神分裂,又或是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政府在考慮長遠房屋目標時,除了要交代以「甚麼措施達成某一目標」外,似乎也應該討論一下,究竟目標與目標之間,是否自相矛盾。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3月27日

更多按揭資訊, 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定息按揭趨勢待觀察

多家銀行上調H按及P按新造按息,但同時也有銀行推出三至五年期的定息按揭計劃,其中一家銀行的五年期定息計劃,利率等同於部分銀行上調按息後的新造P按下限,即2.4厘,牌面上對借款人甚為吸引。
銀行推出定息按揭,有幾個作用:其一是回應市場對加息的憂慮,定息按揭可保證借款人在未來數年,以固定的利率供樓,供款不會因按息改變而波動;其次,定息按揭利率由於略高於市場上最低息率的P按,銀行推出定息按揭,不必擔心受到監管機構壓力。
有部分分析指,銀行推出五年期定息安排,反映銀行也預期利率在期內不會大升。此觀點不完全正確,銀行推出定息按揭,只要做足對沖,即使最優惠利率上升,銀行也不會出現損失。因此,銀行推定息按揭,不代表銀行估計最優惠利率會長期維持不變。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人一直習慣浮息按揭,平均換樓的時間也較短,定息按揭雖然有減少供款波動的好處,但能否在本地普及,仍有待觀察。

原文刊於晴報 2013年3月26日

更多按揭資訊, 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上調按息的博奕


  滙豐及渣打銀行上周率先宣布上調新造按息0.25厘,其後數家銀行亦陸續跟隨。以P按牌價而言,上調按息後,銀行公布的新造按揭實際利率已升至2.4厘至 3.1厘。眾多分析集中討論新造按息上升對借款人每月供款的影響,其實,尚有多個層面要留意:新造按息牌價會否全面上調?按揭利率牌價上升,會否影響實際 按息?
今次銀行上調按息,由滙豐及渣打兩大行帶頭。加息的理由,是金管局要求以「內評法」評估貸款風險的銀行,將按揭貸款風險加權資產比率(RWA)定於 15%,此前大部分採用內評法的銀行,其RWA低於10%。銀行需要按RWA及資本充足比率,預留一定資本支持貸款業務。RWA上升,意味銀行的資本成本 上升,亦是今次銀行上調按息的理由。
中小型行 成本未有增加
事實上,除了8家銀行採用內評法外,其他本地銀行是以「標準計算法」評估貸款風險。在標準計算法下,按揭貸款的RWA為35%,這些銀行原則上不受金管局 新指引所影響(因為其風險計算標準本來就較為嚴格),按揭業務的資本成本亦不會上升。因此,沒有採用內評法的銀行,理論上不需要加息。
當然,理論歸理論,幾家主導市場的大行上調按息,採用「標準計算法」評估貸款風險的銀行(主要為中小型銀行),有兩種應對策略:
1. 跟隨加息:如果同業大致上跟隨加息,而整體按揭取用數字及各銀行市佔率維持不變,則每家銀行賺取的按揭息差上升。
2. 維持按息不變:採用「標準計算法」的銀行,由於成本實際上沒有增加,可選擇維持息口不變,以擴大市佔率。
一般而言,幾家主導市場的大行,對市場按息有決定性作用。2010年初以前,市場有九成以上的新造按揭為拆息按揭(H按),利率最低時,H按按息曾低至H 加0.65厘水平。當時多家銀行均抱怨按揭業務無利可圖,直至一家大型銀行宣布停止批出拆息按揭,H按利率才逐步上升至H加2厘水平。
個別銀行或維持按息不變
但今次的情況與2010年的不同,如果將拆息視為資金成本,當年銀行按揭業務賺取的息差是0.65厘,扣除回贈及營運成本,「無利可圖」絕非誇張;其後大 銀行有行動,中小型行亦全面配合上調H按按息。但以現時一個月拆息約0.21厘計,銀行按揭業務賺取的息差約1.9厘,雖非吸引,但已不是「無利可圖」。 因此,不排除個別銀行維持按息不變,或拖延加息,以擴大市佔率。
另外,現時銀行上調按息,個別牌價已逾3厘。但眾所周知,實際批出的按揭息率,平均會較牌價為低。今次幾家大行率先上調按息,碰上政府出招後,成交量大 跌,按揭市場競爭料趨激烈。過去大行調整按息,業界一呼百應;今次中小型行卻明顯表露觀望態度,一眾中小型銀行會選擇「跟風多賺息差」抑或「維持按息不 變,擴大市佔率」的策略,仍有待觀察。

原文刊於置業家居 2013年3月23日

更多按揭資訊, 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按息會否重回「P+」年代?


銀行陸續上調新造按息,眾多專家分析影響。由息口上升,會如何影響供樓,以至預測按息潛在升幅,內容不一而足。不論此類分析是看好看淡,都有一定參考價值,預測正確與否,大可由時間判斷。不過,部分分析可能與現實情況有較大出入,值得商榷。

例如多數意見認為現時按息極度偏低,一旦回升,潛在升幅可觀。更有意見認為,2000年之前,一般新造樓按按息為最優惠利率加2厘以上,而現時為最優惠利率減2至3厘;認為未來除了最優惠利率上升,按息相對於最優惠利率的差幅也可能大幅收窄。對此,我們有一定保留。

現時按息極度偏低,是由兩個因應促成的,其一是本地最優惠利率在2008年後跟隨美息下調。近20年來,最優惠利率(以「細P」為準),最高位為 1998年10月的10.25厘;最低位為5厘,曾在2002年11月至2004年9月、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間出現;而2008年11月 後,最優惠利率亦維持在5%至今。

按息極度偏低的第二個因素,是「P減」的幅度,1997年時,一般新造按息為「P+2.5厘」;現時為「P減」。

在聯繫匯率不變的前提下,最優惠利率大致跟隨美息走向;現時討論按息回升,焦點亦是集中在美息一旦回升,將帶動最優惠利率上升。
現時美國聯邦基本利率為0至0.25厘;近年高位為2006年的5.25厘。

聯邦基金利率由2006年的5.25厘調整至目前水平,下調幅度5厘。如果聯儲局結束低息政策,美息在可見將來回升至近年高位,美息將有5厘左右的 潛在升幅。而現時香港最優惠利率較2006年下跌幅3厘,跌幅不及美息,部分原因是近年美息有幾次調整,本地銀行並未完全跟隨。理論上,在聯繫匯率機制 下,聯邦基金利率上升5厘,香港最優惠利率如果只上升3厘,港美息差維持在2006年水平,亦不會因息差出現大量套戥活動。

一旦美國低息政策結束,「香港最優惠利率潛在上升幅度可能在3厘左右」應該是一個較合理估計---金管局的壓力測試,亦是以「按息加3厘」為準。可 以說,金管局對按揭貸款的壓力測試指引,已處理了可能出現的利率上升影響,為借款人及銀行設置足夠的緩衝。監管機構在今次樓市周期中,可說已做足風險管 理,值得一讚。

當然,「最優惠利率潛在升幅3厘」只是正常情況下的評估,最終最優惠利率的升幅可能不止於3厘。但由於利率不會一下子在一、兩年內急升,借款人每月供款,負債會慢慢減少;「加息高於3厘」的壓力,會為時間消弭。

另一方面,我們並不預期「P減」的幅度會有大幅調整。2000年之前,香港一般按息處於「P加」水平,部分原因是當時銀行業有利率協議的存在,銀行 欠缺價格競爭。而由「P加」走向「P減」,決定性因素是利率協議分階段取消,銀行自定存、貸款利率,市場走入競爭狀態。而此一決定性因素,已沒有走回頭路 的可能。

或者有人會說,近日幾家銀行加按息,上調的也不是最優惠利率,而是收窄「P減」的幅度。但是次按息上調,至少表面理由是金管局上調採用「內評法」銀 行的按揭貸款風險加權比率;即使金管局持續在此方面收緊,原則上也不會影響全部銀行。在競爭已然白熱化的今日,「P減」的水平難見大幅調整。

沒有人可以「寫包單」說按息萬一回升,一定會在某水平止步。但綜合過去利率的走勢,以及市場的的競爭因素,我們認為現階段假設按息在可見將來有3厘左右的潛在升幅,會是較現實的評估。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3月23日

更多按揭資訊, 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內地調控樓市的漣漪效應


 去年10月,港府針對住宅市場非本地個人買家,徵收成交價15%的買家印花稅(BSD)。市場普遍反映,BSD推出後,非本地買家入市個案大跌。不過,15%的額外支出會不會長期產生作用,除了本地因素,也要看中國因素。
一如「限制奶粉出境」,原則上是限制所有人不可攜帶過多奶粉出境;但現實中大家都明白,本地一度出現奶粉短缺,原因是大量奶粉被水貨客帶入大陸;「限奶 令」主要針對目標是內地人。同樣地,BSD原則上是對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有效,但大家都知道,現實中,樓市中主要的「外來買家」,便是內地人。
對內地人來說,2012年10月27日後購買香港住宅,須支付樓價15%的買家印花稅。稅務支出增加,連同按揭方面的限制(樓價600萬元以上物業只可借一半,非本港收入按揭成數再減2成),理論上應可大幅增加內地買家的入市成本。
但世事從來不是靜態發展的,現時看來「很高」的稅費,換一個角度,可能會被認為「偏低」。15%的買家印花稅,與香港本地永久居民不需要支付BSD比,自然是偏高。但此個「偏高」的印象,卻可能因國內政策而改變。
內地稅制改變 削弱BSD威力
國內人在內地置業,較大宗的稅費開支是契稅(樓價3至5%)。國內房地產市場近日熱鬧話題之一,是「個人所得稅」計算標準有變。轉讓物業獲利,須支付「個 人所得稅」,理論上由賣方支付,在過去,個人所得稅稅率是「樓價1%」,新規定是個人所得稅需按「買賣差價20%計算」。新規定被認為是內地政府針對樓市 過熱的降溫措施。
值得留意的是,個人所得稅理論上由賣方支付,但不少時候,由於二手市場缺盤,供不應求,市場習慣是由買家代付有關稅費。以新政策下,如果個人所得稅完全轉嫁由買方支付,買方實際支出會暴增。
人民日報提及的一個例子是:一套購入價50萬元人民幣物業,現價200萬元,差額150萬元,在過去,個人所得稅是2萬元;新規定下,計算方式是差價的20%,即30萬元,正好是物業現價的15%。
內地大幅上調涉及物業買賣的稅費,完全是出於當地市場的需要。但漣漪效應下,當內地投資者將香港與當地的置業稅費比較時,會令香港的稅費由「很高」,變至「輕微偏高」。
現時難以估計,香港物業市場中,一度消退的國內購買力,會不會因為國內稅費增加而回流。畢竟國內人在香港購買住宅,除了買家印花稅,也要支付雙倍的從價印花稅,稅費支出仍是較內地為高。不過,BSD的威力無疑已因內地稅費改動而下跌。港府或要密切留意此方面的影響。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3月20日

更多按揭資訊, 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按揭牌價與實價

上周部分銀行宣布上調新造按息0.25厘,以P按而言,個別銀行公布的新造按揭實際利率,已升至三厘水平。傳媒亦以銀行公布的新造按息,計算對每月供款額的影響。事實上,銀行公布的是「牌價」,實際批出的利率一般較牌價為低。

率先公布上調新造按息的滙豐及渣打兩家銀行,市場佔有率約四成。上調按息前,兩行的P按牌價分別由2.6厘及2.85厘起。其他銀行的P按牌價利率,則由2.15厘至2.5厘不等。

根據金管局統計,在2013年1月,新批按揭中有81%的貸款利率處於「2厘至2.25厘」之間。換言之,大部分銀行批出的按揭利率,實際上較牌價為低。

現時部分銀行上調牌價,估計對「實價」也會有一定影響。由於有個別銀行表明暫時不會上調按息,在市場競爭之下,新批按揭平均利率會否上升至2.25厘至2.5厘的區間,仍然有待觀察。

原文刊於晴報 2013年3月19日

更多按揭資訊, 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加息對壓力測試的影響


本周幾家大銀行宣佈上調新造按息0.25厘,加上金管局早前收緊按揭壓力測試的標準,由「現行按息+2厘」,調整至「現行按息」加3厘。置業人士如收入不變,可借入的按揭貸款總額會較前下跌。對收入不高,需要選用長年期按揭降低每月還款額的準買家影響最大。


以一個月入3萬元買家為例,如果是為「第一套」住宅申請按揭,以按息2.15厘計,要通過壓力測試,即「現行按息+3厘,供款不逾月入6成」,以30年還款期計,可借用的按揭貸款上限為329.6萬元:在「+3厘」的計算下,月供為17,997元,略低於月入6成。

過去在沒有壓力測試的年代,銀行一般以「現行按息,供款不逾月入一半」為基本的按揭批核標準。隨著金管局於2010年推出壓力測試,及最近將標準由「+2厘」收緊至「+3厘」,同樣收入的借款人,可借用的按揭上限已持續下跌。在不同的壓力測試標準下,以同樣的按揭條件:按息2.15厘,還款期30年計,月入3萬元家庭的借款上限為:

按揭借款上限
實際每月供款
實際每月供款佔收入比率
沒有壓力測試
 397.7萬元
15,000 
 50%
2
 370.2萬元
13,963
 46.5%
3
 329.6萬元
 12,431
 41.4%
資料來源:宏亞研究部

金管局調整壓力測試標準,整體上令每一個買家可借用的按揭上限下跌。比起沒有壓力測試的年代,貸款上限減低了17.1%。買家在現行制度下,難以借入超過負擔能力的款項,未來即使市況波動,借款人斷供的規模將較上一個樓市泡沫爆破後為低。

值得留意的是,上文提及的「借款上限」,僅適用於「現時按息為2.15厘」的情況。大行上調按息,一旦同業跟隨,整體按息上升,同樣收入的家庭,借款上限會進一步被收緊。

如果按息上升0.25厘至1厘,在「+3厘」的壓測標準下,還款期30年,月入3萬元的借款上限會進一步收緊:
按息
+3厘」壓測下的借款上限
2.15
 329.6萬元
2.4
 320.5萬元
2.65
 311.8萬元
2.9
 303.4萬元
3.15
 295.4萬元
資料來源:宏亞研究部
簡而言之,如果「實際按息」上升1厘至3.15厘水平,而壓力測試標準不變,同一收入的借款人,按揭借款上限會進一步下調約一成。

現時難以判斷其他銀行會否真的將新造按息上調,以利息成本計,近日拆息有回落跡象,銀行沒有太大加息壓力。但難以排除銀行會順水推舟,以金管局上調按揭風險加權比率為由,上調新造按息,以擴闊按揭息差。

原文刊於iMoney 2013年3月16日


唱淡的底蘊?


不利樓市的消息似乎集中在同一時間出現;2月22日政府及金管局推出「加辣招」、多個新盤趕在一手樓銷售條例生效前推盤,樓花供應突然增加、發展商 以「劈價」及高佣金促銷、股市調整、內銀收水,直至本周幾家銀行上調新造按息;市場氣氛一時逆轉,業內人士更紛紛唱淡。市場一片愁雲慘霧,減價之聲浮現; 不過,我們認為樓價大幅下調的空間不大。

以心理作用而言,政府「辣招」、發展商「劈價」及銀行「加息」,利淡消息一個接一個,無疑會嚴重影響市場氣氛。不過,撇開「辣招」不計,「劈價」、「加息」卻是有一定水份,短期或可影響市場情緒,但影響不了基本因素。

「劈價」二字應該是在2003年以前由傳媒發明,以「劈」形容發展商減價之狠。過去發展商不太喜歡傳媒以「劈價」形容樓盤減價。最近卻是發展商主動以劈價描述自己的樓盤減價。
字眼一樣,但當年「劈價」有大幅低於同區二手價的意思,影響所及,當年某區「有新盤推出」,便代表「同區二手樓價有下調壓力」。現時發展商新盤降價,新價卻不見得低於同區二手,亦未形成「新盤價與二手價競逐下調」的趨勢。

至於本周幾家銀行率先上調按息,如果整體銀行同業跟隨,新造按息的確會輕微上調。但「新造按息上調」,與整體按揭利率上調的影響不同。今次銀行的行動,並不會影響舊有客戶的供款,他們的持貨成本未見增加。新舊按息息差擴闊,或會影響業主換樓意欲,但未必會出現拋貨潮。
現時有幾個基本因素不容忽視,包括:

1)整體利息成本偏低。以美國失業率衡量,聯儲局仍難以在2015年前結束低息政策。在聯繫匯率下,代表香港的最優惠利率亦難上升。即使美息回升, 而港息跟隨,香港的最優惠利率要上升2、3厘才會令新造按息回升至接近歷史平均的4、5厘水平---利息偏低的日子會持續一段較長時間。

2)持貨成本偏低。根據金管局去年底向立法會提供的數字,實際上新批按揭供款,只佔借款人月入36%。數據反映即使是在樓價偏高時候入市的買家,供款負擔亦不算嚴重。未見「超借」現象,除非整體利率上升,否則難見業主為了減債出貨。

3)供應仍然偏緊。我們絕對同意政府已表達出「增加土地供應」的決心,但暫時未見具體成果。一、兩年內可推出市場的新供應仍是偏低。

4)國內經濟好轉。國內的經濟數據,包括出口、通脹等數字,反映經濟持續擴張。香港通脹率受國內因素影響較大,在通脹預期下,市場對實物資產需求難見大幅回落。

5)市場由用家主導。由2010年推出額外印花稅以來,眾多辣招逐步增加炒家的成本,結果是現時二手市場由用家主導。用家與炒家最大的不同,是個別 用家持貨量少,更有實際住屋需要,即使預期樓市有一、兩成調整,也難下沽貨決心---辣招不單單壓抑樓價的升幅,同時也令潛在跌幅收窄。


由於基本因素仍利好樓價,我們並不預期樓價會在短期內出現大幅調整。有趣的是業內人士唱淡的原因。一般人常見的誤解,以為物業代理會一味唱好。其實市場如果全面看好,業主不肯降價,成交量下跌,對物業代理未必有利。

對代理而言,較為關心的是成交量而非成交價。自2月22日「加辣招」推出以來,二手成交量大幅回落;基本原因一如上文提及:大部分持貨者為用家,他們實際上的平均供樓支出偏低,根本不會因為新造按息上升而沽貨。業主不肯平價出貨,結果便是買賣兩閒。
如果市場上看淡的言論,成功影響部分業主,增加議價空間,成交量方有機會增加。
相關人士一致唱淡,配合新盤「劈價」的另一作用,是向政府警示,在多次出招後,樓價有大跌的可能,希望避免政府再出新招影響成交量。

但不論唱好唱淡,最多只可影響市場心態於一時;樓價走勢,始終要看基本因素。由基本因素看來,樓價自然屬於偏高(樓價升幅高於一般人收入的增長),但低息、供應緊絀的大環境不變,加上低失業率、通脹持續,樓價未見大調整的空間。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3月16、17日



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樓價「不會」有大跌的可能


 在政府連串遏抑樓價措施後,上周有發展商將樓盤訂價下調,有關發展商指減價是為了協助買家置業。「主要發展商帶頭減價」,過去只在樓市下跌周期發生,今次發展商「劈價」,又會不會是樓價大幅下調的先兆?
我們認為現時的市場生態與上一個周期不同,現時看不到樓價有大幅調整的可能。樓市上一個周期的頂部是1997年中。金融風暴後港元相對亞洲貨幣偏高、利息 隨美息高企、供應卻持續增加,銀行方面,1997年貸存比率逾一百,整個社會處於過度借款狀態。金融風暴爆發後,銀行貸款收縮、新供應卻持續增加。當年發 展商要「劈價」,原因是之前入市的眾多業主處於「超借」狀態,物業或多或少成為負資產,不但沒有心思購置新樓,更需拋售物業減債。發展商要賣樓,惟有將售 價下調至吸引水平:一般來說是要比同區二手價為低,此即「劈價」。
新盤劈價後 仍貼近二手
現時發展商雖然以「劈價」形容自己的銷售部署,但「劈」了之後的價格仍貼近於同區二手,不會對同區二手放盤帶來太大壓力---更大的問題是,在一連串的遏市措施後,二手市場現時的情況是缺盤而不是放盤過多。
要市場出現大量減價放盤,需滿足以下條件:
• 按息上升,令持貸成本增加;
• 大量投資者看淡後市放盤;
• 過度借款者放盤減債。
第一點,雖然有銀行表示按息有上調壓力,但指的是新造按息,而最優惠利率在2014年前似乎未有大升空間,拆息近日反有下調,現階段息口對樓價沒有太大負面壓力。
第二點,短綫投資者在2010年推出額外印花稅後已大為減少。二手市場上的放盤以換樓業主為主,他們也沒有大減價的誘因。
第三點,正如上星期我們引用的貸存比率,整體上,現時沒有超借的現象。在新壓力測試下,借款人在現時按息下,供款被限制在月入4成多。除非經濟急遽惡化,否則樓價沒有多少調整空間。
用家主導下 難見拋貨潮
我們認為,官方連串措施,大致上已令用家主導市場,用家面對自住物業,涉及更多情感因素,不會像炒家一般一見勢頭不對便拋貨套現。
有趣的是發展商自己對減價的形容。過去發展商並不喜歡傳媒以「劈價」描述新盤減價,今次卻是主動以「劈價」作招牌。部分原因,或是透過行動,引起眾多持貨業主的憂慮,令政府顧慮再出招會引起樓價大跌、引來業主不滿。
但名為「劈價」,當年是價格大幅低於二手,今日劈價仍是是貼近同區二手價,甚至較二手價高一截,不可同日而語。更重要的是,就算業主恐慌,也不會有太多人有餘貨可供拋售。
為了減震,很多高樓大廈會設有Damper(阻尼器),令大廈受到外力影響時的搖擺幅度減低。近幾年港府的遏市措施,有意無意間為樓市加入多個 Damper,不但壓下了升幅,甚至令未來樓價調整的潛在跌幅收窄,紓緩了樓價大起大落的風險。因此,我們並不預期樓價會在基本因素(低息、欠缺供應)不 變的情況下,出現明顯下調。

原文列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3月13日



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發展商回贈印花稅對按揭的影響

政府推出雙倍印花稅後,樓市成交量急跌。部分發展商為吸引買家,已開始調整策略,例如向需要支付雙重印花稅的買家回贈一半印花稅,變相令買家以舊有稅率支付印花稅。買家購買此類一手盤時,須留意會有額外首期開支。

以 購買一個樓價1,200萬元的物業為例,如買家擁有其他物業,須支付樓價7.5%印花稅,即90萬元。假設發展商回贈一半印花稅,即45萬元。根據金管局 指引,銀行在批核涉及發展商回贈的一手物業按揭時,回贈額須自估值中扣除。以上述例子而言,銀行估值上限便可能將回贈金額,即45萬元自樓價扣除,即估值 上限為1,155萬元。按現時按揭指引,銀行按揭貸款上限為577.5萬元,即買家要準備622.5萬元首期。

相反,如果購買估值1,200萬元 的物業,沒有發展商回贈,按揭貸款上限是600萬元,首期亦為600萬元。發展商回贈可為買家省下印花稅支出,但卻會增加首期開支。在上述例子中,發展商 回贈45萬元,但按揭上限因估價下調,買家須多付22.5萬元首期,實際上節省的現金支出只是22.5萬元。

原文刊於晴報 2013年3月12日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預先張揚的加息


本周有兩家大銀行高層表示,由於按揭貸款風險加權比率上升,銀行資本成本增加,新造按息將趨升。我們曾指出,香港的按揭市場實際處於寡頭定價局面,如果大行帶頭,整體按息將無可避免地上升。今次預先張揚的加息,應與金管局的措施有關。

早前政府及金管局再次出招遏抑樓市。市場焦點集中在印花稅加倍、調升壓力測試標準及收緊按揭保險;至於金管局另一項措施,即要求實施「內評法」的銀行,批出住宅按揭貸款風險的加權比率下限定為15%,便被較少人提及。其實,此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改動。
過去金管局多次收緊按揭指引,有多重效果,包括令透過按揭入市的買家,其槓桿比率下跌、買家需準備更多首期。近幾年樓價急升,新批按揭成數維持在5成多,已說明措施有一定效果。

但按揭業務向來為銀行主要貸款業務之一,收緊按揭成數,代表整個樓按市場規模縮減,2012年全年新取用按揭貸款額為1918.54億元,較2011年減少15.8%。
本來,按揭市場規模縮減,銀行又找不到其他業務替代,為了維持按揭業務,銀行理論上會增加減息壓力。

最優惠利率按揭(P按)的利率早已觸及金管局指引,已不能下調,銀行在去年中後期,已推出拆息加1.7厘的拆息按揭(H按),按息略低於傳統的P按;反映按揭市場的競爭激烈。
如果持續收緊按揭、提高壓測標準,加上政府調高印花稅,理論上會令成交量減少,按揭市場進一步縮減。銀行有更大的壓力減息搶按。

金管局要避免銀行搶按,本來可簡單將按揭利率下限修訂,例如將H按的下限,加高至H+1.7%,令銀行不能再減息。但此舉極可能被輿論批評「明益」銀行,政治上不太可行。
金管局要求,實行內評法銀行(實行此方法的銀行,在香港按市市佔率逾8成)調高住宅按揭貸款風險的加權比率。之前使用內評法的銀行,一般住宅樓按風險加權比率為10%,現時有關比率調至15%,代表銀行需預留多一半資金應對風險。

如果銀行資金規模不變,可貸出的按揭款項便會減少,結果是消減了銀行減息搶按的壓力。現時甚至有銀行順勢表示,資本成本上升,或會上調按息。

我們曾指出,金管局連串措施的目標,是要控制銀行體系的風險,以現時新批按揭平均成數5成多計,樓價即使下跌3、4成,也不會出現大量負資產,影響銀行按揭資產質素。
新招數要提高按揭貸款風險的加權比率下限,不單進一步降低體系風險(當按揭貸款有壞帳時,銀行內部有足夠的資金應對);也同時減少了銀行跑數壓力,避免出現按揭減息戰,最終刺激樓價上升的局面,可算一舉兩得。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3月9日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樓市中的金融監管機構角色


 早前金管局出招,收緊壓力測試標準,部分邊緣借款人,可借取的按揭貸款上限會因此減少逾一成。金管局連串收緊按揭措施,引來網上不少抱怨,認為現時難以借錢買樓。我們卻認為,金管局的措施面向不單關注銀行風險,更為經濟下行中市民福祉着想。
1997年金融風暴後樓價大跌,負資產個案湧現,但在風暴之中,香港卻沒有銀行因而倒閉。上任金管局總裁更以維持香港金融穩定,為一大成就。但必需指出,銀行體系安然渡過金融風暴,代價卻是由小散戶承擔。大有「一將功成」之味!

前朝風格:落閘放狗、關人個關
1997年,破產呈請數字是829宗,金融風暴後數字急升,至2002年,數字升至26,922宗。銀行體系渡過了金融風暴,不代表香港社會不需要承受嚴 重損失。以往金管局的風險管理措施,目標在控制金融系統風險,而幾乎沒有顧及一般市民的個人風險。在按揭貸款來說,即使眾多借款人成為負資產,甚至出現大 量破產個案,只要體系穩定,金管局便算完成任務。在同一種思維方式下,2008年金融海嘯,也沒有本地銀行出事----出事的是透過銀行購入高風險產品的 散戶。

固然,身兼央行及監管機構,金管局首要任務是維持金融體系穩定。但我們認為,系統穩定不應以大量小市民的犧牲為代價。幸而,金管局數年前更換主事人,處事原則及手法有變,似乎將關注範圍,由銀行擴及散戶。

今朝處事:根源治理、防患未然
在體系安全角度考慮,現時銀行貸存比率遠低於1997年,當年銀行系統內每有100元存款,便有逾110元貸款,一旦外圍因素轉差,銀行收緊貸款,便會影 響整個社會的資金流轉。近幾年金管局防患於未然,貸存比率被控制在80%水平,較上一個高峰期下跌30個百分點。每百元存款,銀行只借出了80元,反映整 體社會未有超借。一旦外圍因素轉差,銀行收緊信貸的程度亦會較過去為低。(見圖)。
除了貸存比率,金管局早前更引用「家庭負債佔GDP」的數據,指現時家庭負債佔GDP比率貼近2002年歷史高位。此是金管局過去罕有提及的數據,之後不 久,便是配合政府出招,收緊壓力測試標準。金管局提出「家庭負債佔GDP」的數字,表明其政策同時顧及散戶的償還能力,不再僅僅着眼於系統安全。

而壓力測試的引進,正是處理超低息下的低進場門檻,過去金管局的指引,是要求按揭借款人月供不逾月入一半。萬一加息,令按揭供款升至借款人月入6、7成, 那是借款人的問題,根據往績,絕大多數香港借款人會繼續供款,不會出現大規模斷供。但現時的壓力測試標準下,實際上限制了借款人每月還款需低至月入4成 多;此舉不但進一步降低本來已很低的銀行壞帳風險,也直接保護了散戶,一旦按息上升時,供款不會嚴重影響財務安排。

自2009年以來,金管局推出的多項措施已成功令平均按揭成數由6成多回落至5成多。數字意味一旦樓價大跌,市場將不會出現大量負資產,不但銀行面對的風 險較1997年為低,也成功減低了個別業主超借的現象,避免了大跌市時「銀行無事,小業主重債難翻身」的情況再次出現。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3月6日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新壓力測試 對借款額影響

上月金管局收緊按揭貸款壓力測試標準,新標準下,同樣入息的家庭,按揭貸款上限會減少,在按揭年期30年的情況下,跌幅可達11%。金管局此舉,令同樣收 入的家庭,可借用的貸款額上限回落,以30年按揭年期計,在舊標準下,最高可借入370.2萬元(按息加兩厘,月供17,996元,剛好月入六成以下)。 新標準下,最高可借329.4萬元(按息加三厘,月供17,986元),按揭貸款上限減11%。收緊壓力測試,令相對欠缺實力的買家可借用款額減少,減低 未來按息回升時,大量借款人斷供的風險。

自2009年以來,金管局推出多項措施,成功令平均按揭成數由六成多回落至五成多。數字意味一旦樓價大跌,市場亦不會出現大量負資產,令銀行面對的風險可較1997年為低,也成功減低個別業主超借的現象,避免大跌市時小業主損失慘重的情況再出現。

原文刊於晴報 2013年3月5日

金管局的先知先覺


政府及金管局再推出新措施遏抑樓市,不少分析認為,過去幾年多次出招,仍阻不了樓價持續上升,官方措施「無料到」。

我們對此卻持不同意見:按息偏低,樓價難壓,但由種種數據看來,近幾年推出的措施,特別是金管局的措施,已經大大減低萬一樓價下跌時對銀行以至借款人的衝擊。

香港人都會記得,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樓價持續回落。樓價回落的影響,是大量負資產湧現。在銀行體系層面,是銀行按揭資產質素轉差,銀行為免帳目惡化,在批出其他所有貸款上,都更為保守。銀行貸款收緊,中小企難以借款擴張/維持,整體經濟表現自然更差。

銀行界最終安然渡過了1997至2003年的跌市周期,沒有銀行在上一次樓價調整中倒閉;上任金管局總裁曾視此作為成功控制銀行風險的政績。但在保住銀行的背後,卻是小業主屍橫遍野般的慘重損失。

在個人層面,物業成為負資產,碰上97年後利率回升,供款增加,但業主卻難以轉按,被迫供貴樓。碰上經濟收縮,失業率上升,結果我們便看到那幾年的破產數字持續高企(連續三年在2萬宗以上,較1997年全年八百多宗大為惡化)。

報章更不時出現因失業、債台高築導致的自殺個案。沒有人希望見到銀行體系或個別業主再面對類似的情況,而由種種數據看來,金管局近年在更換主事人 後,保守作風沒變,但防範未然則有低調、實幹之感。限制按揭成數、推出壓力測試等途徑,風險羅列和控制上有更清晰方向,壓下過度借貸的風險是明顯例子。

金管局推出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壓力測試。1997年沒有壓力測試,按揭資料也不會顯示在信貸資料庫中。銀行當時批出按揭,一般只要供款不逾申請人月入一半即行批出。

但眾多炒家根本是十個茶壺九個蓋,向不同銀行借入按揭持有多個物業,市況一旦逆轉,利率輕微上升,投資者的遊戲便不能繼續。現時借款人以最長30年期供款,供款亦不能超逾月入41%(否則在加3厘的計算下,將未能通過壓力測試),情況遠較97年健康。

數年前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的推出,亦杜絕了投資者向不同銀行申造多個按揭的漏洞。
其次,金管局亦成功壓下了平均按揭成數。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進入低息期,金管局在2009年10月開始收緊按揭指引。

2009年10月時,新批按揭平均成數為63.4%。經多次收緊指引,2013年1月最新數字為53.6%。此數字意味,現時樓價即使大幅下跌,大部分新批出的按揭都不會成為負資產。
綜合而言,金管局已成功減低一般借款人的債務規模(Size of Debt),即使樓價下行,銀行所受的衝擊將遠低於97年。

首先,平均按揭成數低,樓價跌3成也不會有大量負資產。其次,成功通過壓力測試的借款人都有一定實力,也罕有一人持有多個未供滿物業的情況,借款人斷供的風險遠低於97年。


金管局剛公布香港1月港元貸存比率,進一步下跌至78.4%,按月下跌1.4個百分點。反映整體上港人未有超借,不但銀行風險有限。在借款人角度考慮,萬一市況逆轉,個別業主亦不會因現時超借而被壓垮,此可說是金管局的一大德政。

現時樓價仍然上升,金管局收緊按揭,令實力較次的買家,難以多借,可能會被批評是「阻人發達」。但升市時要看到跌市的風險,今天在低息環境、經濟擴張的時候,看似負擔得來的樓價,在跌市時可能足以壓垮債仔。

公司有一位同事在1998年時任職銀行貸款部門,一次因借款人斷供,便照程序將抵押物業拍賣;初時借款人自然萬分不願意,甚至惡言相向,但一段時間後,同事在街上碰到那位借款人,卻獲其主動道謝---因為樓價持續回落,同事將其物業拍賣,令他損失少了百多萬元。
當然,樓價有起有落,如果那位借款人繼續捱下去,撐足整個跌市周期,持有物業至現在,反會有一定獲利。但問題正是其實力不足,令他根本不可捱過跌市周期。

金管局的多項措施,效果正是令實力欠奉者難以過度借款。未來樓市升浪結束,進入下跌周期,由於港人未有過度借款,泡沫爆破的衝擊將遠較1997年為低。

2008年,金融海嘯,雷曼倒閉,當時金管局主事人與立法會議員就監管機構是「先知先覺」抑「後知後覺」唇槍舌劍。往事不堪回首,金管局近年在多國央行量化寬鬆的大環境下,持續收緊按揭貸款,卻肯定是先知先覺的決定。

在現時風高浪急的情況下,普遍港人未見超借,金管局應記一功。然而,樓市下行的衝擊仍未完全體現。風暴來臨前,金管局仍有大量工作要處理,例如當按息上升時必然出現的供款震盪,似乎是下一個要被拆解的計時炸彈。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3月2日


撤辣刺激作用消退?

 周末一手成交回落,有外資大行發表報告認為,撤辣的刺激作用消退,並預期樓價仍然受壓。一手成交量的確有所回落,但撤辣帶來的,應該不止是一時的刺激。今年一手住宅的成交量仍可望挑戰新例以來新高水平。 說撤辣的刺激作用減弱,是一個公平但容易引起誤判的評估。說「公平」,因為無論由按月或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