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趁高套現的考慮


「現時是否入市時?」永遠是樓市熱門話題。但對於數年前入市的買家,尤其是年輕人,面對的可能是「要不要趁高位賣樓鎖定利潤」的問題。

一般新入職場的年輕人,薪金可能在萬多元水平,如果有幸在數年前樓價尚未急升時購入一個小單位,現時以市價放售,獲利可能逾百萬元。年輕業主可能會想,樓價有上有落,不如先行賣樓套現,待未來樓價回落,再行入市。

上述策略在理論上可行,如果置業人士在低入市,又準確捕捉升浪頂位出貨,待樓價回落再入市,當然可有效增加資產。問題是,又有誰可準確捕捉浪頂浪底?尤其是現時香港樓市需求不只是來自本地,放售物業後,未來是否高追或低吸,仍是未知數

此外尚有兩個問題,其一是「再投資的風險」;業主賣樓後現金突然大幅增加,可能會難抵再投資、再獲利的誘惑。但樓市之外,其他投資市場的周期、操作都大有不同,投資固然有獲利的機會,相對亦有損失的風險,成功在樓市賺取的資本,可能會在其他市場有所損失。

最後是是按揭因素,近幾年按息(P減或H+的息差,不是PH本身)是極度偏低的。原因是熱錢充斥,銀行積極搶攻按揭,未來萬一樓市回落,較可能的原因是熱錢流走,那時的按息便不大可能維持在現水平。即使成功在樓價低位購入物業,在每月供款上與低息期的差距可能不會太大。

原文刊於晴報 2012年5月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