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競爭者增加=價格下跌?


 港鐵荃灣西站上蓋一幅地皮,由內地龍頭發展商萬科聯同新世界地產中標,可算是近年罕見的國內地產商參與本地物業發展的案例。有分析指內地發展商對香港物業發展的興趣增加,變相令市場競爭者增加,對本地樓市生態有何影響?
多年以前,香港只有一家公司供應本地及長途電話服務,服務費用尤其是長途電話收費高昂。90年代後期,市場開放,競爭者增加,香港人對於當時某電訊商的「殺價超人」廣告,應該印象深刻。當時本地電訊市場由賣方主導變為買方主導,價格更跌至接近全球最低水平。
經濟學上,當某種服務/產品在只有一個供應者時,便形成壟斷,買家因為別無選擇,不得不接受賣方的訂價。對買方來說,較完全壟斷好一點的是寡頭,即市場上有幾個主要供應者,不是完全沒有競爭,但價格仍由賣方主導。不少分析便指目前本地樓市亦是一個寡頭局面。
原則上,開放市場,或引入更多供應者的確值得支持,但不見得在電訊業出現的減價現象,會在樓市重現。樓市與電訊行業不同,在寡頭之上,有一個真正的壟斷者-政府。
土地供應才是地價關鍵
電訊業在開放競爭後,新加入的競爭者只要投資基礎設備(例如跨海光纖),便可進入市場。在物業市場,新競爭者加入,也要「購買」原材料如土地。而在香港,土地供應幾乎由港府壟斷。
不少人認為,香港實行的高地價政策,是一種間接稅,政府藉此以維持低稅率,而發展商只不過是高地價政策下的稅吏。現時有更多外來發展商加入競爭,理論上是 稅吏增加,但卻看不到高地價政策會因而改變。相反來說,由於投地是價高者得,代表在「土地買賣」層面,買家增加,如果獨家供應土地的政府未能提供更多土 地,地價反而有上升空間。
另外,內地發展商來港投地的動機是甚麼?本地發展商又如何看待新競爭者的加入?
其實,萬科已不是首個進軍香港的國內發展商,撇開回歸前已進入市場的中國海外不計,近年雅居樂集團便夥同本地的建旺集團,向城規會申請發展南丫島項目。今次引起較多入注意,一來萬科是國內發展商龍頭,二來項目可算是處於核心地段。
香港與內地的房地產市場環境有很大不同,以一手住宅註冊量計,本地五大發展商,市佔率達7至8成,銷量最高的長實、新地,在2010年的市佔率共達57% (表一)。相對而言,萬科在國內市場雖已是銷售一哥,其市佔率只有約4%。當然,國內市場的規模與香港不可同日而語,去年香港一手住宅市場銷售總額約 1,322億港元,而萬科是3,200億元人民幣。國內發展商有的是資金,但在國內難作壟斷式發展,向外尋找商機,是自然趨勢。
另有陰謀論指出,內地發展商進軍本港,背後可能有政治考慮:引入更多內地資金,既可加強香港與大陸的連繫,亦可沖淡本地幫的影響力。
內地資金或沖淡本地幫勢力
萬科是次進入香港市場,夥拍本地公司投得地皮,此現象亦有其他值得留意的地方:
表面上,香港政府沒有為外來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定下任何限制。但撇除回歸前英資背景公司不計,多年以來,外資以過江龍身份,成功打入本地市場、有重大影響力的發展商,卻寥寥無幾。
外來發展商難以在香港成功發圍的原因是,進場門檻比實際看到的更高。房地產發展是資金密集的行業,但要順利賣樓,發展商要有一定的本地營銷經驗及渠道,這 並不是單靠錢就可在短期內解決。因此,萬科作為國內的一手樓銷售冠軍,也要找來本地發展商合作,作為進入市場的盲公竹。
對本地發展商來說,尤其是在內地有眾多項目的集團,早已與內地發展商有合作經驗,在當地發展時可能曾受內地行家指點,甚至有過不少利益往來;現時內地發展商要來港發展,在「你幫我時,我亦幫你」的人情關係上也難以拒絕。
後市要留意的是,內地其他發展商會否仿效萬科,進入香港市場一試身手?他們在香港的銷售經驗增加後,會否拋開本地合作夥伴,日後獨資投地?如果趨勢持續,我們可預期本地幫的市佔率會衰退,單一發展商的議價能力將下跌。但在更多資金投入的情況下,如土地供應未能配合,地價將持續高企。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3年2月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銀行削減按揭優惠的影響

 2月港府撤辣後,一手成交量回升,一手貨尾存量開始下跌。但與此同時,大型銀行開始削減按揭優惠,也有個別中小型銀行表示按揭業務已達標,幾乎婉拒按揭申請。究竟銀行是否不再爭取按揭生意?銀行的取態,又對樓市有何影響? 在3月中,我們提到銀行削減現金回贈的理由:市場成交量回升,按揭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