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公帑運用的原則

 有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委員提出,現時不少年輕人其實有能力供樓,但欠缺首期,建議政府推出資助貸款,協助此批人士置業。我們對此建議有極大保留。
首先是公義問題,有能力供樓的人應該也有能力租用私樓,生活情況遠比大量居於劏房的住戶好得多。有限的資源應該用於改善環境較困難的人士。
其次,我們多次提出現時「供樓輕鬆」的情況,完全是由利率極度偏低所做成。如果一位市民或一個家庭,現時有能力供樓,「只是沒有首期」,反映其儲蓄能力偏 低。即使政府協助他們解決首期問題,儲蓄能力偏低的現實,預示日後按息回升時,他們極有可能出現入不敷支的現象,屆時難道要再動用公帑協助他們供樓?
高位推資助=負資產陷阱
第三是時機問題,現時推出置業貸款計劃,勢將刺激需求,在供應未能配合的情況下,樓價將進一步上升,後果與港府穩定樓市的目標背道而馳。另一方面,政府高 層多次提醒市民,樓價增幅與經濟增長不同步,並有調頭回落的風險。政府既然判斷樓價可能有較明顯的回落,如果在此樓價高峰期推出置業貸款鼓勵市民入市,豈 不是協助製造負資產陷阱?
最後是公帑運用的效果;根據往績,官方推出的貸款計劃,壞帳率都偏高。以房協負責的首貸為例,壞帳率約3.3%。對比銀行按揭貸款,在2001年拖欠供款 情況最嚴重時,拖欠比率約1.4%,拖欠率是以物業拍賣前的數值計,假設拍賣物業比率平均為負資產20%,當計及回收成本約半成,銀行的虧損值(loss severity),約為25%,那麽1.4%的拖欠比率,實際等同0.35%壞帳!首貸的壞帳率是銀行按揭壞帳率「最嚴重時」的9倍多。當年銀行業盛傳 一宗房委會自貸的個案,借款人取用貸款1個月後,已拖欠還款。此種情況在私營市場難以想像,官方資助的貸款計劃出現類似問題,根本原因是政府欠缺私人市場 管理資產的專業能力。
公帑不如留下作未來紓困
基於以上各種原因,我們不贊成政府推出置業資助貸款計劃,公帑應可作更好的運用。舉例而言,眾多分析都認為現時樓價偏高,一旦大幅回落,勢將影響本地經濟 --那時財富效應消失、消費縮減、土地收入下跌、政府出現赤字等。政府只要翻查1998至2003年的數據,大概已可模擬有關影響的規模。與其現時資助市 民置業、進一步谷高樓價(稍後極可能變成負資產),政府不如留下現金,待樓價回落影響實體經濟時,推出更多利民紓困措施。措施可以是退稅、增加失業綜援; 也可針對置業人士的需要,提高供樓利息扣稅的額度。但不論是何種措施,實行的基礎都是要有充足的儲備。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2年11月2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