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簡評「樓市辣招」


港府上周五推出兩大針對樓市熾熱的「辣招」,即將額外印花稅適用期由2年延長至3年、稅率由5至15%上調至10至20%;以及新增「買家印花稅」15%。兩招令樓市急速降溫,剛過去周末周日一、二手成交量急跌。但辣招的效用,仍有待觀察。
打擊非本地買家
討論新招效用前,值得注意的是,「買家印花稅」是港府首次推出針對非本地買家的稅務,可說一改多年以來「打開門做生意,不多作干預」的態度。此一轉 變,應該與人民幣近日再度上升有關。根據過去數年的經驗,人民幣升值,勢將加劇資金南流;如政府全無作為,樓價將失控上升。現時港府推出買家印花稅,標誌 着基本管治原則的修正,影響深遠。至於人民幣是否會持續上升,我們認為要留意中美兩國政府換屆後的取態。
是否有效 考慮兩點
至於港府的招數是否有效,先要釐定「有效」的標準。不少評論將焦點集中在「樓價會否回落」、「回落輻度會有多少」之上。我們認為除此之外,尚有兩個指標要考慮:
第一, 現時市民「難以置業」的情況會否因措施推出而得到改善?
第二, 措施能否減少日後樓價大幅回落時對經濟及銀行體系的衝擊?
買家印花稅等同變種「港人港地」
以第一個指標來說,我們認為措施有一定效用。首先我們認同額外印花稅的作用未必太大。市場上的炒家亦幾近絕跡,再加重短炒成本,也不會令此方面的需 求有明顯下跌。但另一方面,「買家印花稅」直接增加了非本地居民的入市成本,某程度上可說是以徵稅的方式,推出全港性的變種「港人港地」措施。眾所周知, 內地投資者購置本地物業的趨勢明顯,官方數字指有2成左右的購買力來自國內;此類需求在新盤銷售尤其明顯。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內地買家佔本地樓市成交的比 重已越來越高。現時以開徵新稅種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入市成本,應該可壓抑此方面的需求。
如果內地買家的需求受控,相等於抽走市場上約2成的需求;市場上少了一群豪客,可以預期新盤開價與二手樓價的差幅會回落。一手開價回落,二手樓價升勢可望受壓,本地用家的入市難度亦應有所降低。
成交量回落 體系風險下降
對於第二個指標,我們認為措施同樣有效。在過去的升浪中,一般會出現升市後期成交量急增的現象。舉例來說,在1997年,有17.9萬宗一、二手住 宅成交。而在2011年,數字只為8.6萬宗,今年1至9月亦只有6.4萬宗。站在貸款人的角度,升市末段的大量成交,意味規模龐大的按揭貸款在升市後段 貸出。
1997年7月,新借出的按揭貸款額為325億港元,而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為3,954億元。即一個月新增的貸款,佔整體未償還貸款額的8.2%。 此一現象在1996年已開始出現,數字之高,代表大量新增貸款集中在升市末段貸出,當日後樓價大幅回落時,在升市後段借出的按揭貸款大都成為負資產按揭, 若再加上失業率高企,勢將大幅增加銀行體系的壞帳風險。
事實上,近兩年因額外印花稅的推出,短線投資者入市比例已下跌;金管局再收緊按揭指引,有關數字亦大幅改善。2012年9月,新借出的按揭貸款額為 183億元,而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為8,420億元,單月新增貸款佔整體未償還貸款額比例下跌至2.2%。加上6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受壓,意味即使 樓價大幅下跌,銀行體系的壞帳風險較1997年已大幅下調。
當然,措施在理論上有效,但政府高官亦已表明,此為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本地樓市問題,除了源於大量外來購買力搶高樓價,亦因供應長年不足,導致應 付本地初次置業、換樓需求亦左右支絀。即使新措施成功壓抑外來購買力,官方仍需要大幅增加住宅供應,才可解決樓價長期高企的問題。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2年10月3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