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估值的風險制約

兩星期前,筆者談到買家明明在樓市的大牛市中入市,仍要蝕讓的理由,故事背後其實反映市場生態的轉變。

先分享一段舊聞,數年前,某發展商推出一個港島豪宅盤,標準單位曾創出呎價7萬多元的成交紀錄,較鄰近新盤成交呎價高出近倍;之後有多宗高價成交「撻定」,取消交易離場,發展商指是銀行估價不足所至。
一手物業定價權移位
與一般人了解「買家願買、賣家願賣,就是市價」不同:以往發展商開盤,對於何謂市價,會在買賣雙方之外,另有獨立第三者,亦即估價行對「市價」作出 認證,甚至可以說,過去新盤定價是有一個順位流程(sequential order):先找銀行/估價公司為樓盤估價,發展商參考估價開價,有買家承價,按揭便以成交價格作基礎去批出貸款。
在交易過程中,加入獨立第三者估價,是要認證成交價是否市價;背後的概念仍是風險管理的需要──抵押品的實在價值,直接牽涉銀行按揭貸款的風險。估 值500萬元的物業,就算有買家願意為心頭好,以高價800萬元購入,按揭仍然應該以500萬元估值為準。以往發展商開價前先為樓盤估值,再根據市價開 售,可以說一手物業的實際定價需由銀行/估價公司所核准。
或者有人認為,發展商賣樓,理應有充分的定價權,只要有買家肯出價便成。不過,由於買賣牽涉按揭,作為抵押品的物業,會不會有太高溢價,會絕對影響 銀行體系風險,因此,第三方估價是少不了的風險管理措施。過去如果一手盤賣價高於估值,買家難以申請按揭,更會認定單位售價過高。但近年以上的標準流程似 見改變,發展商往往先行以華麗包裝推出少量特色單位,待單位獲承接,再反過來令估價公司按「既有成交」估價,從而拉高整個項目的呎價。
文首提及的個案,驟眼看是估價機制成功制約發展商的開價。但所謂「人咬狗才是新聞」,事件成為新聞,正正因為類似情況已相當罕見;要不是當年此盤開 價過份進取,甚至引來監管機構注意,也未必會出現估價不足的結局。在此盤之外,近幾年一手開價,特色單位呎價高毗鄰二手七至八成, 或標準單位高三至四成 的,從事風險管理專業的人士,理應關注發展商與銀行怎樣理順如此大幅度的「溢價」。另一方面,新盤的開價流程或已逆轉,新盤定價權移位,發展商先行出售少 量單位,作為整個屋苑定價指標,而令銀行/估價公司追認。
特色或精品單位真身
更有趣的是,近年被包裝為高價特色單位的,於過去往往會被視為「有缺陷」,例如過去頂層單位因較熱、較高的滲水風險,造價一般較頂樓低一層的「鳳凰 層」為低;低層連平台單位,因為有高層高空擲物的風險,造價亦會較高一層的單位為低;單幢樓被視為不夠規模,成交價會較大屋苑低。但在經過包裝、逆轉估價 過程後,上述單位分別變成「天台獨立屋」、「平台特色戶」或「精品豪宅」;不單本身價格提升,更有帶動全個項目售價的作用。
發展商成功為新盤提升價值的背後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宏觀的系統風險──銀行/估價公司普遍以少量特色單位成交價作為整個項目估價的根據,便喪失了估 價制約風險的意義;第二是微觀的個人風險──發展商以超高溢價推售特色單位,在單位一手變二手後,溢價卻往往難以維持。筆者早前引用的例子,大市於9年間 勁升170%,西貢某獨立屋卻要以17%蝕讓,只是冰山一角。
再找來將軍澳一個4年前開售的連平台單位參考。單位建築面積約1000方呎,連百多呎平台,一手成交價954萬元;同期開售,高一層的單位售價為 805萬元;即連平台單位溢價約18.5%。4年後的今日,銀行對連平台單位估值1325萬元,上一層單位估值為1236萬元;分別較購入價上升39%及 54%;同期大市上升約五成,例子中的特色戶市值跑輸大市;與對上一層標準單位的溢價亦減至7%。上述個案中,由於大市勁升,特色單位市值只是升幅不如 人,萬一樓價平穩,甚或回落,購入特色單位業主,便可能需要作出蝕讓,或長期「坐艇」的決定。

王建成
宏亞按揭證券營運總裁及董事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5年7月1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