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市場參與者的真實負擔


政府持續推出多項遏抑樓市措施,其中一個理由,是樓價高企,港人供款負擔偏高,一旦按息回升,供款負擔會急升,不論對借款人、對銀行,都構成威脅。香港絕大多數人採用浮息按揭,市場利率上升,業主供款負擔自然增加,但必須指出,財政司司長多次提及的數據,並非反映市場參與者真實的供款負擔;現實中一般業主的供款負擔較政府數據為低。

財政司司長最新一次提及供樓負擔,是在4月底的立法會會議;司長表示:「市民的供款負擔比率,在去年第四季升至百分之五十二,超越一九九二至二零一一年期間百分之四十九的長期平均水平。只要利率回升三個百分點至較正常的水平,供款負擔比率將會急升至百分之六十八。」

必須說明的是,「供款負擔52%」是一個「計算」出來的數字。即「如果」一個中等收入家庭以現行按息購買一個一般單位的供款負擔。新批按揭供款負擔不可能超逾5成。
眾所周知,現時銀行批出按揭,要為客戶進行壓力測試,即「現行按息+3厘,供款不逾月入60%。」以還款期25年計,要通過壓測,在現行按息下,供款開支會被限制在5成以下。
以月入1萬元為例,現行按息2.4厘,供款25年,要通過壓測,借款上限是98.6萬元。在此條件下,現行按息加3厘後,供款便是$5,996,剛好為月入6成;而在現行按息下,供款為$4,378,即供款負擔為43.8%。供款如果佔月入5成,根本不可能成功取用按揭。

事實上,金管局每月都會向立法會提交簡報,最新在4月底提交的簡報便提到,2013年3月份,新造按揭平均「平均供款與入息比率」為36%,遠低於曾司長提及的52%。
金管局數據與政府的分別,是前者是「統計」數字,後者是模擬計算數字。金管局數據代表在3月份新批按揭中,實際上的平均供款負擔;政府數字是代表:如果一個中等收入家庭購買一個一般物業的供樓負擔。

中等收入以上家庭撐起樓市
綜合金管局的數據,3月份新批按揭的平均貸款額是288萬元,還款年期是302個月,佔總數7成以上的按揭,利率介於2厘至2.25厘之間。以平均 新造利率為2.15厘計,即3月新批按揭,平均每月還款為12,356元。以金管局向立法會提交,平均供款與入息比率為36%計,即3月份按揭借款家庭平 均月入為34,322元。此數字較全港所有住戶的入息中位數2.1萬元,或居於私人住宅家庭的月入中位數3萬元都高,可以說是近期入市買家的真正供樓負 擔。即使按息上升3厘,此等家庭的供款負擔仍會在50%以下。

我們不是認為政府時常提及,逾50%的「供款負擔比率偏高」是造數;政府的計算有其意義,反映樓價已偏離中等收入家庭水平(中等收入家庭難以擔不了 現時的樓價)。我們更不是主張,現時實際供款負擔偏低,市民應該入市。但現時一般供款負擔的確遠低於1997年,即使外圍有風吹草動,本地金融體系亦有足 夠的緩衝。此個緩衝,全賴金管局及政府近年先發制人(Preemptive)式的風險管理措施所至。

金管局的數據更顯示,主要的市場參與者,或者說現實中的買家,其實是收入偏高的一群。即使在2、3月樓價最高位入市,按揭供款負擔仍然偏低。甚至未來利率急升,亦未必可「震走」此批實力較強的業主。此是現時樓市與過去一個重大差別,觀察後市時對此一因素不能忽視。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5月4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銀行削減按揭優惠的影響

 2月港府撤辣後,一手成交量回升,一手貨尾存量開始下跌。但與此同時,大型銀行開始削減按揭優惠,也有個別中小型銀行表示按揭業務已達標,幾乎婉拒按揭申請。究竟銀行是否不再爭取按揭生意?銀行的取態,又對樓市有何影響? 在3月中,我們提到銀行削減現金回贈的理由:市場成交量回升,按揭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