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新界東北發展的陰謀論


在網上平台熱傳了好一陣的「新界東北發展」,近日終於成為了主流傳媒的另一焦點。現時傳媒集中討論的,是有關計劃將在邊境設立「特區」,予以國內居民免簽證進出,這引發了官方意圖模糊一國兩制、沖淡香港特色的陰謀論。我們認為,另一陰謀論對事件的解釋更為全面。
早在董建華年代,政府已提出發展新界東北,當時叫「無煙城」;基本上是沿用港英時代發展新市鎮的模式,只是加入環保概念。隨著樓價持續下跌,置業需求疲弱,官方在2002年起全面收緊土地供應,「東北無煙城」亦一如「八萬五」,成為了「沒有提,所以不再存在」的政策。
但官方不提是一件事,眾多本地發展商,仍持續在新界收購農地,等待官方更改規劃用途時,透過補地價方式,改變手持農地的用途,此當然包括新界東北。
計劃或涉及發展商勢力重整
是次新界東北發展的爭議,除了觸及香港人的政治神經(內地人可免簽證在香港邊境地區購物甚至工作,會模糊一國兩制) 外,亦有明顯的利益衝突:政府早前表明會以收地再招標的方式,發展新界東北,而不會沿用「公私合營」模式。此意味早年在新界東北購入大量農地的幾家大發展 商,或被迫以農地價將土地售回港府。如果大家不善忘,應該會記得幾大發展商在特首選戰之初,都不是梁振英的支持者;有個別發展商甚至在投票當天,仍然公開 表示票投唐英年。
一直有分析指出,梁振英上台後,會將本地財閥的勢力重新分配。新界東北發展,很可能引證了上述的觀點。
表面上,官方不以「公私合營」模式發展新界東北,是要避免利益輸送。但在規劃中,發展區內會興建5.4萬個住宅,當中4成為公屋,6成為私樓(約 3.24萬伙)。除非港府自行興建並在市場發售,否則此批私樓單位最終都需要發展商參與;現時的問題是:會交予哪些發展商?當中又會經過怎樣的審批、甄選 程序?
官民欠互信 「正常」發展亦碰壁
現時港人對政府欠缺信任,過去泛民主派與建制派的政治角力,罕有影響至規劃層面。新一代社運勢力興起,動員能力、發動議題的能力很多時較傳統民主派 更高;而他們的本土色彩更濃厚,在偏重保育、對「發展就是硬道理」有嚴重保留之餘,亦對任何影響香港特色的措施充滿戒心。一個在官方眼中正常不過的新市鎮 發展計劃,都可能因欠缺互信,被市民質疑為「消滅一國兩制」的部署。
另一方面,「不以公私合營模式發展新界東北,是避免利益輸送。」的做法看似大義澟然,但發展商收購農地、補地價發展為私人住宅的模式,行之有年;現 時港府以整體規劃為名,打算大量徵收土地後自行發展,我們亦擔心,那會否變相為「益自己友」,將土地發展權淪為政治酬庸,獎賞那些在特首選戰中「護主有 功」的個別地產商。
政府要釋除公眾疑慮,除了要釐清「新界東北是否涉及國內人免簽證往來」、「發展區內私人住宅用地以什麼方式批出」外,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如何由下而上,重建市民對官方的信心。否則,在未來的日子裡,新政府只會更加舉步為艱。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2年8月29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銀行削減按揭優惠的影響

 2月港府撤辣後,一手成交量回升,一手貨尾存量開始下跌。但與此同時,大型銀行開始削減按揭優惠,也有個別中小型銀行表示按揭業務已達標,幾乎婉拒按揭申請。究竟銀行是否不再爭取按揭生意?銀行的取態,又對樓市有何影響? 在3月中,我們提到銀行削減現金回贈的理由:市場成交量回升,按揭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