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樓價難跌的人口因素

早前筆者談到,香港與日本的人口結構大異其趣,日本人口步入負增長,而香港人口在低出生率的情況下,卻因移民因素而持續增加,住屋緊張的情況將長期持續,上周入境處的新聞發布會再次印證有關觀點。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每年大學聯招,大概提供多少學位?如果有子女在中學就讀的家長可能對此較有概念:答案是1.8萬個。不少人在討論樓市時,也會以新畢業大學生有多少人,假設他們當中未來多數從事較高收入工作,可以負擔私樓價格多少,來計算未來樓市的需求。但此中卻有嚴重的遺漏。

入境處上周舉行年結記者會,傳媒焦點集中在「e道」的改良、難民資格審查,以至會不會起訴自稱偷渡回內地的書店老闆等事項,對於長遠影響香港人口的問題卻少有觸及。入境處總結,2016年共批出9,289名非本地畢業生的留港就業申請。本地大學收取非本地本科生有一定的比例限制,大概佔本科生人數8至9%;但研究生卻無收生比例限制,而近年不同大學的研究生課程,非本地生(其中多數為內地人)的比例,已達7至8成。而不論是本科生或研究生,學成後都可申請留港工作。而2016年成功申請留港工作的非本地畢業生人數,已達9,289人,相當於聯招學位的一半。2008年起,連同在港就讀的時間,非本地生持續居港7年,即可申請取得永久居民資格。

以往研究生多數是本地人,一個本地生不論是大學畢業抑或研究院畢業,都不會增加本地住屋需求。但一年近萬個非本地生留港,卻會持續帶來龐大住屋壓力。

非本地生留港工作以外,入境處去年以「一般就業政策」批出35,997名海外專才、10,404名內地專才來港。他們如持續居住7年,一樣可領取永久居民身份證。以上幾個大型計劃,已有55,690人留港/來港工作,他們未必會即時在港置業,也未必全都會持續居住7年成為永久居民,也可能在成為永久居民,多一重身份保障後便會移居他方。但切實放在眼前的是:此類計劃為香港樓市帶來龐大需求(而且是高端需求),考慮供求時,不宜忽視他們帶來的影響。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7年2月1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