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從建屋目標看政府思維

長策會向行政會議提交諮詢文件,根據有關文件,未來十年房屋需求量約47萬戶,而私人房屋約佔4成;市場集中討論「地皮何來?」。我們卻認為在此一目標之外,數字反映官方思維:增加供應令樓價回落,但無意推低樓價。

無意以大量供應壓低樓價
根據長策會的數字,未來10年,私人房屋總需求量是18.8萬戶,每年平均是18,800個單位。參考近年數字,此水平的供應算是中間落墨。如果政府成功 按需求提供土地(坊間對是否事成,十分懷疑),未來應該不會出現土地供應不足,刺激樓價上升的情況;但數據的另一面,也反映政府無意以大量供應壓低樓價。

附表是2000至2012年本地私樓的落成統計。雖然「8萬5建屋目標」在2000年已宣布不存在,但回歸後增加供應的政策,令2000年後的新樓落成量 維持偏高。2000至2004年,私樓平均落成量是27,107伙。此段時間大致與樓價回落的周期脗合。2005至2007年的3年間,私樓平均落成量是 14,790伙,數字較之前4年大幅回落,但每年私樓落成量總算過萬。2005至2007年,亦是樓價較為平穩的年份。



其後的2008至2012年,5年中有3年落成量低於1萬伙;平均落成量是9,782伙,屬嚴重偏低水平。供應短缺,加上在熱錢流入、按息低企的刺激下,樓價在期間上升約一倍。

透過居屋滿足初次置業需求
現時長策會開出未來十年每年平均私樓需求1.88萬伙的目標,數字比2005至2007年(即樓市「平穩期」)的平均數為高,但又遠未至2000至2004年供應極度偏高的情況。

如果大家認同,長策會在相當程度上反映長官意志,可以說,官方的確希望以增加供應的方式阻止樓價急升。但另一方面,亦無意以大量供應打殘樓市。更細微的分 析,針對年青人「難上車」的怨氣,政府的對應招數不是試圖壓低樓價;而是透過「六成公營房屋」中的居屋部分,滿足初次置業者的需求。

簡單而言,如果長策會的建議獲落實,代表未來一段時間,房策對樓價影響是中性輕微偏淡。當然,有了目標,也有執行問題,以近年政府開拓新發展區處處碰壁的情況,長策會建議對樓市的具體影響,仍有待觀察。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9月11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銀行削減按揭優惠的影響

 2月港府撤辣後,一手成交量回升,一手貨尾存量開始下跌。但與此同時,大型銀行開始削減按揭優惠,也有個別中小型銀行表示按揭業務已達標,幾乎婉拒按揭申請。究竟銀行是否不再爭取按揭生意?銀行的取態,又對樓市有何影響? 在3月中,我們提到銀行削減現金回贈的理由:市場成交量回升,按揭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