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自置居所比例下跌的樓市

金管局由2010年起逐步收緊非自住物業按揭指引,加上2013年港府推出雙倍印花稅,令投資者入市的成本增加、按揭槓桿減少。但指引持續收緊、第二套住宅印花稅又劃一上調至15%,數據卻顯示居於自置物業的家庭比率大幅下跌,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根據新近公報的人口普查數據,2006年有117.4萬個家庭居於自置居所,2016年數字微升至121.7萬戶,上升約4.3萬戶。但同期全港家庭由222.5萬戶上升至250.9萬戶,意味居於自置居所的家庭比例由2006年的52.8%,下跌至2016年的48.5%。

自置居所比例下跌,有幾個可能,其一是新供應大部份由投資者購入,只有少量由自住客承接;其次是部分原先居於自置物業的住戶,因故售出物業,改為租樓。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2006年私人住宅總存量105.3萬個,2016年數字為114.55萬個。十年來私人住宅淨增加9.25萬,但自置居所住戶只增加4.3萬戶,可說在多項辣招下,大部份新供應仍是由非自住客/投資者購入。

辣招無阻投資者入市興致
當然,上述數據不足以說明眾多逆周期措施及辣招完全無用。但大致上,在按揭成數減少,印花稅增加的情況下,似乎仍無阻投資者的入市興致。背後原因可能是供應增加有限(過去10年私樓的總存量只增加9.25伙,而同期家庭戶數增加了28.4萬戶);加上市場資金充裕,部分無處可去的資金在重重限制下仍投入樓市。

展望未來,港府似乎將遏抑樓價上升的部分希望,寄託於美息回升。雖然聯儲局似乎有意逐步推動利息上升,但特朗普總統早前卻表示,更希望美息維持低水平。萬一聯儲局受制於政治壓力,放慢利率回升步伐,香港也難壓抑資金進入樓市的浪潮。

記得特區成立時,第一任特首有「7成家庭居於自置居所計劃」的目標,背後理念是持有房產的家庭比例越高,社會越穩定。20年下來,不但7成家庭置業目標未見落實,自置居所家庭比例反而明顯下跌,此又是不是更近年社會更見躁動的遠因?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7年4月19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