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第四波疫情下的樓市

 

香港正在經歷第四波疫情,每日新增確診個案逾百宗,同一時間香港政府的抗疫保就業計劃已經完結,部分行業出現裁員潮。當失業率上升遇上疫情反彈,樓市真正考驗可能才剛剛開始。

如果看最新的數據,樓市似乎沒有重大問題,樓價比去年高位只是輕微調整、1至11月的二手成交量創近10年同期新高;年內一手成交量雖然較去年同期減少兩成多,但11月的交投卻極為暢旺,在接近完全封關的情況下,市場錄得約2600宗成交,證明本地需求強勁。再看金融管理局的數據,截至10月為止,未償還按揭貸款拖欠3個月以上還款的比率處於0.04%的極低水平,換算一下,香港約有55萬宗未償還按揭,只有約200宗的持續拖欠3個月或以上還款的個案,即使在太平盛世的日子,也是極度優良的數據。


 

不過,數據都有一定的滯後,保就業計劃一告終止,多個行業即出現裁員消息;正好遇上第四波疫情爆發,估計未來數個月的就業情況不宜樂觀。雖說香港人的底子厚、而且低息環境持續,減低了業主的供樓負擔。但不少行業已接近半停業一年,如果情況持續,部分收入下跌至未能應付供樓的業主,可能只好選擇賣樓離場。

另一個變數是移民潮,英國的數據指10月發出近6萬宗BNO護照(包括新批和續期),數字較去年同期上升52%,亦是2015年有統計以來新高。究竟會有多少港人坐言起行,以BNO此個最低成本方式移民仍是未知數。但大家近來總會耳聞朋友(或朋友的朋友)賣樓移民的故事。因收入下跌及移民賣樓的規模,暫時難以估量,加上疫情反彈,無疑會為樓市帶來一定壓力。

當然,拉据的另一方向是極低利率環境、私樓供應緊張的情況持續。此外,10月港元貨幣供應量M2及M3按月同告上升9.2%,與去年同期比較則上升20.5%。統計上,香港不但沒有走資潮,反而出現資金持續流入的情況。正常情況下,資金以此等規模流入,自然會出現通貨膨脹、低息環境持續、資產價格上升。

對於有意入市的準買家來說,可能會問:「那現時是不是出入場的時候?抑或等待樓價有更大調整再作決定?」遺憾地,兩個方向的力量何者更大,始終有待時間觀察。但在雙向拉据的情況下,估計未來數月樓價難有明顯方向。置業人士或可等待第一批疫苗在外地分發後的市場反應,再作定奪。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20年12月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