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物業成負資產 提早還款可取?

負資產個案重現,不少意見提及,要降低物業成為負資產的風險,買家不要借盡。例如應考慮提高置業首期、降低按揭成數。此種常見策略驟看合理,似乎也深受市場接納,但是否好主意?
討論前請先考慮以下情況:假設你購入了一個單位自住,買入價$400萬,買樓時沒有聽過「增加首期,減低負資產風險」的忠告,採用了九成按揭入市, 現時按揭餘額$350萬,每月供款$1.5萬,佔現時月入$4萬的37.5%。不幸樓價下跌,物業最新估值是$300萬,即物業已是負資產。現時你聽到 「減低負資產風險」的忠告了,而你手頭上有$100萬現金,你會考慮進行提早還款,令物業脫離負資產行列嗎?
經濟收縮 保留現金傍身
估計多數人的答案是「不會」。有趣的是,為甚麼在「未置業」的狀態下,多數人會認同「提高按揭成數、減低物業成為負資產機會」的說法。但當物業真的成為負資產時,卻未必會進行部分還款,以執行「自行降低按揭成數」的策略,令物業脫離負資產行列?
「提高按揭成數、減低物業成為負資產機會」的說法廣為流傳,原因之一,可能在於此主張在邏輯上、算術上都是100%正確的說法。正確程度就如「安坐 家中,以減少交通意外風險」一樣。原因之二是大家直覺上認定「負資產」不是好東西,應該避之則吉,既然有一個方法減少物業成為負資產的機會,便容易深入民 心。
問題是,為何沒見有人在負資產大量湧現時主張:「大家提早還款,物業便不是負資產了」?
在上文的假想例子中,多數人應該不會選擇提早還款。原因很簡單,樓價下跌往往意味經濟收縮、失業率上升。此等情況下,穩健的理財態度是減少消費、預 留較多備用現金,除非按揭借款的利息大升,否則一般人會傾向保留較多現金傍身,以備不時之需。相對來說,理財進取的,可能部署執行「別人驚慌時貪婪」的策 略,準備現金換樓或擴大投資,更不可能提早還款。
收入作標準 計算借貸風險
物業成為負資產對業主來說不是好事。但其「不好」,源於物業市值較購入價低。購買$100萬的物業,不管按揭成數是多少,物業貶值$30萬,損失就是$30萬;當初多付或少付首期,對「貶值」多少沒有影響。
最後要處理何謂「借得太盡」的問題。不少人會將按揭成數高與借款額高混為一談。但要考慮一筆貸款是否在負擔能力以內時,重要的是相對於收入的貸款額 或供款額;而不是貸款相對於抵押品的成數。舉例來說,月入$4萬,借入$350萬貸款,每月還款約$1.5萬,不管此$350萬的按揭成數是五成抑或九 成,對借款人來說風險其實一樣。

原文刊於置業家居2016年2月27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申請新居屋的考慮因素

房委、房協推出新一批居屋,吸引大批市民領取申請表格。有關屋苑價格在去年訂定,由於期內樓價下跌約1成,派表前一度傳出可能調整居屋售價,但最終售價仍是維持,只會調整折扣率。
在買家角度,有關安排難說理想。本地資助房屋沿用「按市價折扣」的機制,待買家他日在自由市場轉讓時,再按當時市值補回差價。但由計算市價至抽籤揀樓,存在一定時差。在市況平穩,甚至樓價上升時,有關安排自然受買家歡迎。但在樓價下跌時,買家便可能會擔心自己買貴樓。
表面上,市價下跌,官方調整折扣率,買家似乎無損失。例如市值400萬單位,7折出售,即280萬元。如市值下跌1成至360萬,售價維持在280 萬元,折扣率調整至77.8%。買家未來如在自由市場將單位轉讓,便只需按當時市值向房委會補回約22.2%差價。在此安排下,如果樓價輾轉上升,小業主 未來可分享的升值部分價值會更高。
問題之一,是展望未來,新居屋供應有限,市民對居屋的需求難見減少,未來二手居屋可能由第二市場(不需補價售予合資格人士)主導,現時說「折扣率低,未來補價少」,對買家意義不大。對買家來說,較好的安排可能是折扣率不變,直接調低售價。
除了折扣率之外,準買家亦要留意,新居屋在去年訂價,在今年中揀樓、簽訂買賣協議,亦只提供建築期付款,即買家要在物業臨近落成時,才找銀行申請按揭。而新居屋的預計入伙日期為2018至2019年。
如果期內樓價持續調整,甚至可能出現成交價高於當時私樓價格的情況。當然,新居屋有房委/房協提供擔保,即使樓價下跌,買家屆時應該仍可按購入價為單位申請9成按揭,買家至少不必擔心估價不足難以上會的問題。至於樓價持續下跌的風險有多大,便需要買家自行衡量了。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6年2月24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有關減辣的幾點思考

樓價持續調整,早前特首仍在斬釘截鐵表明不考慮減辣,金管局卻說如確認樓價轉向,將檢討逆周期措施。雖然政府、金管局有別,但市場往往「不用分得那麼細」,將政府、金管局的招數都統稱為樓市辣招。
金管局自2009年以來多次收緊按揭指引,稱為逆周期措施。大致的概念是樓市處於上升周期,便透過措施收緊信貸。值得留意,此等措施的初衷,應該是控制銀行的風險,而不是直接去調控樓價。
但不管是下調主要收入來自境外買家的按揭成數、申請按揭時的壓力測試、抑或限制非自住物業、第二套按揭物業的按揭成數等,金管局都成功將整體按揭槓 桿比率下調;對於持有多於一個按揭物業、購買600萬元以上物業人士,有關措施的影響更大,結果是投資及換樓需求都受一定影響,其遏抑樓價的威力不下於政 府的辣招(三種印花稅)。在此,先按市場習慣,稱呼金管局的招數為辣招。
要求官方減辣的理據,除樓價較去年高位已見明顯下調外。一般估計隨利率回升、經濟放緩,年內樓價或出現更大跌幅,如樓價跌幅擴大,負財富效應會令經濟進一步收縮。
一般相信金管局如確認樓價轉勢而減辣/收招,會採用「後發先收」的步驟。例如2015年2月推出第7輪逆周期措施,700萬以下物業按揭成數至6成的限制便可能先行放寬;而2009年限制20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至5成的第1輪措施,會在最後才收回。
參考中原指數,今年2月中的樓價指數其實已較去年同期(即上次出招)低約5%,市場要求收招的聲音更見響亮。
當然,如果去年2月金管局認定當時樓價過高,風險太大需要制約,也沒有理由樓價輕微低於出招時幅度,便急急收招。較有可能的是樓價明顯低於出招位(例如低一成以上)時,才考慮是否收回。
最可能首先收回的招數,如無意外應是600萬元以下物業的按揭成數限制。即由現時的6成上限,調整至去年2月出招前的7成。理論上此會令用家的首期比例減少,可提早置業。
問題在於,樓市往往受大市氣氛影響,在普遍預期樓價回落的當下,剛性需求也告回軟,現時放寬樓價成數未必對刺激成交有太大作用。
最後要留意的是,除了「限制按揭成數」之外,近年金管局推出的招數中,有部份涉及基本風險控制的要求,例如按揭壓力測試、對非本地收入人士按揭成數有更嚴格限制等。此些招數有可能長期存在,即使樓價出現較大調整,監管機構亦未必會收回。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6年2月23日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解讀負資產



上一季金管局再錄得負資產個案,由之前的0宗,升至95宗;「負資產」再成熱門話題。但現階段負資產與上一個高峰期的意義完全不同,港人宜以平常心應對。

負資產意指貸款抵押品的價值比未償還貸款餘額更低。在業主的立場看,不論是否透過按揭貸款入市,自然希望資產價格上升。正常按揭貸款,借款較物業估值為低,物業成為負資產,原因便是樓價下跌;由業主角度來說,負資產不是好事。

另一個實在的問題是資產運用的彈性:物業
較購入價下跌,如果不是負資產,買家不看好後市,又或有資金需要時,大可以市價出售物業止蝕/套現。相反,物業一旦成為負資產,業主出售物業,需要先籌措現金到銀行贖樓。換言之,單純考慮物業市值與按揭餘額的關係,物業成為負資產影響業主的財務彈性。不少建議因此說:買家宜多付按揭首期,以減少物業成為負資產的機會。但「多付首期」是否一個利好未來財務彈性的建議,其實大有討論空間,請考慮以下兩個情況:

情況一,你手上有30萬元現金,購入一個100萬元物業,按揭成數9成;購入單位後,樓價即跌2成,物業成為負資產,由於之前支付了樓價一成的首期即10萬元,現時你手上有現金20萬元。

情況二,你手上一樣有30萬元現金,購入一個100萬元物業,按揭成數7成;購入單位後,樓價即跌2成,物業「不是負資產」,由於之前支付了樓價3成的首期即30萬元,現有現金0元。

以財務彈性的角度考慮,情況一其實較佳,萬一失業,手上的更多現金,可以應付更長時間的開支。萬一判斷樓價跌幅有限,打算再購置物業,也需要手上有一定現金儲備。

在此不是宣揚「負資產不是壞事」,而是說明,坊間有關「避免成為負資產」的建議,其實未有由業主理財需要的角度考慮。量力而為,重點應在考慮按揭總額是否可負擔範圍,而不在按揭成數。

說回負資產重現的話題,感覺上「負資產出現」似乎意味市場環境較「沒有負資產個案」時轉差。但少有人會留意:要市場完全沒有負資產出現,只有兩個方法。方法之一是樓價只升不跌,那便永遠不會有負資產。但此明顯是脫離現實的,甚至可以說,政府種種措施,某程度上正是要打破「樓價只升不跌」的幻想。另一個理論上可行的方法是不容許按揭存在,原則上全資購買的物業都不可能成為負資產,但此明顯在現實上不可行。

換個角度看,只要按揭存在,樓價有升有跌,負資產便
是一個或多或少的問題。97年前樓價長升,港人腦中無負資產概念(官方也沒有統計),反而是不正常情況。往後負資產數字將隨樓價升升跌跌而波動,但以現時平均按揭成數偏低、借款人有良好還款能力的情況看來,在上一個高峰期泡沫爆破後與負資產同時出現的連串問題,破壞力將大為縮減。

原文刊於iMoney 2016年2月20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消滅負資產的方法

官方統計去年第四季有九十多宗負資產出現,立時引來各方研究。一個最常見的建議是:要減低成為負資產的機會,買家應該提高支付首期的比例。其實要杜絕負資產,有兩個簡單方法。介紹有關「方法」之前,大家不如先想一下,以下兩個情況,何者更好:
情況一,陳先生手上有30萬元現金,購入一個100萬元物業,按揭成數9成;購入單位後,樓價即跌2成,物業成為負資產,陳先生之前支付了樓價一成的首期即10萬元,現有現金20萬元。
情況二,何先生手上有30萬元現金,購入一個100萬元物業,按揭成數7成;購入單位後,樓價即跌2成,物業「不是負資產」,陳先生之前支付了樓價3成的首期即30萬元,現有現金0元。
樓價損失與按揭成數無關
如果你認為,何先生因為物業不是負資產,所以情況較陳先生佳。你可以根據那些常見的建議行事,置業時盡量多付首期,物業成為負資產的機會的確會較 低。不過,那些建議沒有提及的是,你的損失其實跟負資產與否沒有多少關係。在上述例子中,樓價100萬,跌2成,損失便是20萬元,與按揭成數無關。
那些「多付首期可減低負資產機會」的說法,其實100%正確,但卻沒有真正站於小業主角度考慮。單以上述個案來說,陳先生手上留有較多現金,理財靈活性其實較何先生更高。
借款人要為借款進行風險管理,關鍵在於將借款總額限制在自己的支付能力以內,而不在於控制按揭成數。
回到消滅負資產的兩個「有效方法」。「負資產」定義是物業估值低於按揭餘額,邏輯上,只要不容許按揭,全民必須以現金買樓。又或官方規定物業賣價必須高於購入價,那便不會有負資產出現了。
樓價飛升 負資產「消失」非好事
當然,兩個方法在現實中都不可行。問題在於,既然按揭存在,樓價也不可能只升不跌,負資產出現,其實便是一個正常現象。2014年至2015年負資 產「消失」,全因其時樓價飛升。既然由政府至社會都認定樓價飛升不是好事,願意接受樓價有時升有時跌的事實,大家亦應坦然接受,負資產宗數會隨樓價下跌而 增加的結果。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6年2月17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給用家的留言

上季負資產個案重現,雖然數字不足百宗,但已引起市場連日討論。惟各種議論,集中於分析負資產規模會不會進一步擴大、對大市有什麼影響。但對於小業主來說,負資產的風險就是損失?那麼不是負資產便沒有損失?
負資產與失戀的情人
港人聞「負資產」而色變,不少「專家」更建議,為了減低物業成為負資產的機會,買家應提高首期比例。現行「負資產」的定義是,物業市值低於按揭餘額,所以負資產意味損失;但少有人提及,現行定義主要出於銀行利益考量。試舉例說明:
A:物業購入價100萬元,小業主向銀行借80萬元,物業價值跌至70萬元,那便是負資產,這亦是所謂資不抵債的情况;B:同樣物業購入價100萬元,沒有向銀行借按揭,物業價值亦跌至70萬元了,但根據現行定義便不是負資產。
以上兩個例子中,小業主似乎處境不同,即A和B分別是否定性為負資產的類別,但實際的損失其實一樣。想像一下你去訪問兩位業主,後者會不會因為自己 的物業不是負資產而較為高興。筆者認為,不管按揭借多少,樓價跌低於購入價已是負資產,雖然與市場定義,即條件化於有沒有向財金機構借錢不同,但這更貼近 當事人的利益着想──不管按揭成數多少,樓價跌了,虧損不會因為有沒有按揭而改變!
因此,專家建議,為了減低物業成為負資產的機會,買家應提高首期比例,此中邏輯就有如愛情小說的免費意見:情人付出的愛愈多,失戀時就會更傷心,為了減少傷心,就不要付出太多的愛。不過,傷心程度可以減少,但傷害仍是存在。
為什麽把買樓做按揭比喻為談情說愛?因為對於筆者而言,兩者都是需要負責任的行為!
資不抵債結果迥異在於借貸途徑
負資產對銀行不是好事,在資不抵債的情况下,萬一業主斷供又破產,銀行便會出現損失。所以高價買下的物業而又敘做按揭,損失便有可能由業主轉移貸款人。
市場把負資產的定義條件化在「有沒有」向財金機構借錢,因為貸款機構或可向負資產貸款增加利率、要求提供其他抵押品作補差價,甚至收回貸款 (call loan)的要求。但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住宅按揭以正規途徑由銀行取得,且作自住用途,即使物業成為負資產,也不會促使銀行作以上的要求,至於銀行以外的 渠道,筆者卻不敢肯定。
市場有說,財務公司對負資產或瀕臨負資產物業call loan取態會較銀行更積極,甚至可能衍生出逾萬宗銀主盤。財務公司call loan較為積極,此是有可能的事實,而銀主盤的大量湧現,亦勢將影響整體信貸情景(credit landscape)。
觀乎官方數據,金管局於2015年初估計,前年由財務公司提供的按揭規模約250億元,參考銀行每宗按揭平均金額330萬元計,大概牽涉7600個 貸款個案。這個數字有三個有用參考:財務提供按揭的物業市佔率有限、不是所有財務提供按揭的物業都是負資產,以及不是每一家財務公司都會call loan。
上述參考的結論是,不是說市場絕對不可能出現過萬宗銀主盤;如果金管局數據低估財務公司按揭規模、有關按揭又集體成為負資產,以及多數財務公司又傾向call loan,仍有機會出現大量銀主盤。
翻看數據,目前銀行按揭未償還貸款逾萬億元,估計按揭單位逾30萬伙,即使真的有一萬宗銀主盤,對比整體市場的規模約3%至4%,並不算什麼嚇人數 字,再細看由拍賣物業得到的本金償還率,計算出來的虧損值(loss severity),則明顯知道一切都是銀行體系可承受的。樓價下跌>負資產湧現>推動樓價進一步向下此種螺旋式惡化是個繪影繪聲的預測,實現的可能性則 其實可用理性和數據去判斷。
負資產下的信貸情景,會直接影響當下樓市調整的方向及速度,下星期筆者會嘗試由小業主角度考慮,物業成為負資產,應該如何自處。

王建成
宏亞按揭證券營運總裁及董事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6年2月16日


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官方統計以外的負資產更值得留意

早前金管局公布2015年第四季負資產數據,由去年第三季的零宗,上升至第四季的95宗,為2014年第三季以來,再度錄得負資產個案。如無意外,年內官方統計的負資產個案將持續上升,但更值得留意的,其實是官方統計未能反映的個案。
回顧香港負資產高峰期於2006年6月,當時負資產宗數高達10.56萬宗,其後樓價回升,負資產數字輾轉下跌。至2008年中,數字回落至936 宗,其後金融海嘯爆發,樓價下調約三成,2008年第四季負資產個案大幅回升至一萬宗水平。在各國量化寬鬆後,資產價格回升,2009年至2011年中, 負資產個案由9000多宗陸續減少至雙位數水平。較特別的2011年,第二季負資產個案為48宗,第三季卻升至1653宗。主要原因相信與當年樓價出現 4%左右調整有關。
簡單來說,在樓價有升有跌的市場,官方統計中不時出現負資產個案,其實是正常現象。2014年第三季後整整一年未有負資產個案,某程度上屬反常現 象。由於去年第四季樓價才剛調整,負資產個案增加只是起步,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美元轉強的情況下,港元資產價格不宜樂觀,樓價如回落二或三成,出現數千 至一萬宗的負資產個案,亦不應太意外。
在銀行體系而言,當年10萬宗負資產都安然渡過,就算樓價出現明顯跌幅,統計中出現一萬幾千宗負資產個案,對銀行體系的衝擊都較為有限。何況近年收緊按揭,平均按揭成數及新批按揭供款負擔都降低,因為負資產出現,最終導致銀行壞賬的可能性其實較以往更少。
不過,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官方統計涉及的負資產。那些未經銀行同意的二按,以及新盤包批的一按等,都不會反映在官方統計的負資產個案中。此類組合的整 體按揭成數一般比標準按揭的五至六成為高。而且非正規的二按及新盤的一按(在優惠期後),利率一般較高,選用此類按揭產品入市的小業主,物業成為負資產, 要持續以較高利率供樓,而且在物業估值下跌的情況下,亦難以透過轉按慳息。此批按揭的規模本身難以估計,雖然對銀行體系不會有直接影響,但對樓市帶來的潛 在壓力卻不容忽視。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6年2月9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負資產個案回升解讀

上周金管局公布最新按揭負資產數字,由去年第三季的零宗,上升至第四季的95宗,為2014年第三季以來,再度錄得負資產個案。一般估計,在樓價持續調整下,來季負資產數字或進一步上升,但暫時而言,應不會對銀行體系帶來明顯衝擊。
回顧香港負資產高峰期在2006年6月,當時負資產宗數高達10.56萬宗,其後樓價回升,負資產數字輾轉下跌。至2008年中,數字回落至936 宗,其後金融海嘯爆發,樓價下調約3成,2008年第四季負資產個案大幅回升至1萬宗水平。在各國量化寬鬆後,資產價格回升,2009年至2011年中, 負資產個案由9,000多宗陸續減少至雙位數水平。較特別的2011年,第二季負資產個案為48宗,第三季卻升至1,653宗。主要原因相信與當年樓價出 現4%左右調整有關。2012年至2015年第三季,負資產數字徘徊在雙位數水平。
按物業代理統計,2015年第四季樓價按季下跌約7%,以按揭保險上限為9成,一般新盤一+二按上限85至90%計,即使在2015年第3季以高成 數按揭入市,理論上也不會在2015年第四季淪為負資產。事實上在金管局的公布上,也列明新出現的95宗負資產個案,大部分為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情 況與2012年以來情況類似,只要樓價輕微下跌數個百分點,那些新近以銀行職員住屋貸款入市,按揭成數逼近成交價的個案,統計上便會為負資產。
上季負資產「重現」,其實未反映整體大市走勢;踏入1月以來,樓價指數仍輾轉回落,當累積跌幅接近1成時,那些在去年中以9成按揭入市的個案,便會 陸續納入負資產的統計中。簡單來說,如果樓價跌幅逾1成,負資產個案可能出現暴升現象。例如2008年第四季,樓價按季下跌15%左右,而負資產個案卻由 2,568宗上升至10,949宗。
今次負資產重現,有兩點值得留意,其一是樓價如出現類似2008年中的跌幅,負資產出現的規模是否接近。其次是負資產如再大規模出現,對銀行體系會有甚麼影響。
對於第一點,如果樓價出現類似2008年的跌幅,恐怕負資產的規模也及不上當年。原因之一是2009年後,金管局收緊按揭指引,按揭保險的適用範圍 亦收窄,2009年10月之前,按揭保險上限是95%,樓價適用範圍更達2,000萬元。在多次調整後,現時按保的樓價適用範圍是600萬元以下,而且只 有400萬元以下物業可借9成。按保收窄,意味樓價出現較明顯跌幅,負資產個案的增加程度亦不如2008年。
另外值得留意,即使負資產大規模出現,對銀行體系的影響亦未必太大,尤其是近年投資者新按、加按受限,市場以用家為主導,面對負資產、用家與投資者有完全不一樣的心態,後者可能會止蝕甚至破產,為銀行帶來實際損失,前者卻會傾向持有物業,繼續供樓,對銀行影響相對較小。
當然,以上說的都是銀行提供按揭的情況,在按保之外,去年多個發展商亦為旗下新盤提供高成數一按。此類貸款不會被納入金管局的負資產統計,未來解讀金管局統計時,要留意真實的負資產情況可能較官方數據嚴重。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6年2月3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港豬」與「廢青」的負債視角

早前香港電台一個討論「港豬」的節目上,請來人稱「阿叻」的藝人陳百祥作嘉賓,與主持唇槍舌劍之餘,也令網上潮語「港豬」變得街知巷聞。相對於「港 豬」,社會另一面是被稱作「廢青」的一群。一般人的印象,「港豬」年紀大至是中年以上,「廢青」則多為80後,兩類人的樓債情況,當然地也大有不同。
「港豬」一詞,大概出自香港青年人(港青)網上論壇,在政治劃分上他們多為「黃絲帶」,他們不滿的除了建制、藍絲,也包括被稱為「港豬」的一群人。 對港青來說,「港豬」就是那些自稱不理政治甚至討厭政治、但求生活安穩、卻自認醒目、叻仔,會以「有無錢/有無樓」作為唯一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一群人。
「港豬」的安定繁榮批次
相對於「港豬」,部分人會將對社會有眾多不滿,動輒發起抗爭的青年人稱為「廢青」,青指的自然是年紀,而廢的標準,一般也就是指他們「無錢/無樓」。
有人說港台找來「阿叻」作節目嘉賓,成功將「港豬」概念具體化,是耶非耶,大家可自行判斷。筆者記得,回歸之前,「阿叻」主持一個遊戲節目,主題曲 有一句「yeah, 我至叻……玻璃可變鑽石」。歌詞可能唱出了那個時代的「主題内容」──物質價值就是叻/成功的標準;有錢搵、有着數的話,其他都不成問題。
或者用較正面的方向理解以上思維,其實便是追求「安定繁榮」的心態。「阿叻」作為藝人,言行或者較在意是否有噪音,其人對公共事務的評論,應不必太 認真對待。不過,無容否認社會上不少「六、七十前」持有與「阿叻」類近的價值觀。計算下來,目前起碼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此批人可名之為「安定繁榮批 次」。
他們除了會以物質作為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此個年齡層的人似乎也有其集體傾向,例如較為逆來順受,這或是某些人理解的「獅子山精神」;又例如視讀書為搵錢的工具,是否格物致知已是次要。
在公共事務上,他們帶着一種秩序潔癖,將是否守規矩,看得比「是否公義」更重要。規矩和秩序可帶來的就是完美「搵食空間」。
在政治上,他們往往會採取迴避討論的態度。簡單而言,他們所求者不外乎穩定的環境,以及個人的繁榮,其他都是次要;而「安定」便是「繁榮」的先決條件。
負債和資產值的分野
一般人直覺印象,「黃絲」和「廢青」以年輕人為主,常見的解釋是向上流的機會較過去少,以前經濟增長、年年加薪、資產升值,紓緩了社會不滿的聲音。但當增長放慢、升職無望,難以買樓的情況下,新一代人自然傾向質疑社會和制度不公平。
不同世代的人,是否有如此明顯不同的政治/社會意識,有待社會學家研究。但由筆者掌握不同世代人士的物業/負債情況看,某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什麼「老一輩」(大概是於七十年代之前出生)人士會將「安定繁榮」視為核心價值。
找了一堆按揭個案,發現50歲左右的借款人,按揭貸款大概只為收入的4倍,即年入100萬元的人,大概貸款在400萬元左右,而物業的資產值大概是 貸款額的兩倍。簡單來說,老一輩業主,典型的情況是樓債負擔不大,反而自住物業有價。想當然已,他們應該不會對社會有太大的抱怨。
相對而言,如果看30歲左右的借款人,按揭貸款可達月入7至9倍,逼近按揭壓力測試容許的上限,部分由家人擔保的,負擔比重更高於此水平。而他們的 物業資產值,一般只輕微高於貸款額,例如個人月入3萬元,貸款額300萬元左右,物業資產值則不到350萬元,亦即他們的按揭槓桿更高,而且未算享受什麼 資產升值的好處。必須強調,此已經是年輕人中情況較佳的一群,更多人是欠缺首期入市,可能租住小單位或與家人居於老家。
年輕人把追求安定繁榮的老一輩叫作「港豬」,的而且確帶點刻薄;不過,客觀環境是目前要「上位」,遠較幾十年前「阿叻」一輩出道時困難;勉強晉身業主階級的,也面對相當供款壓力。如果「阿叻」輩出身有「生活迫人」之苦,那麼港青就有「生活嚇人」之困。
被稱作「港豬」的人,不會認同新世代對制度事事批評的態度。但我們或許要問的,屬於「安定繁榮批次」的一群人,成功真的全賴於個人努力,與社會因素 無關?那曾經造就他們的經濟、社會及政冶因素都已轉變,而人及社會制度需要卻不必與時並進?或者,「安定」二字表面看來依舊,但不同世代對此的了解卻早大 有不同,舊世代視之為搵食的先決條件,新世代卻更重視表面和諧之下,是否公平公正?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6年2月2日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港樓難負擔的啟示



國際機構Demographia發表報告,指去年香港的樓價與收入比率(House Price to Income Ratio19,較2014年的17倍再創新高,令香港蟬聯全球主要都會中樓價最難負擔的首名。但另一方面,金管局向立法會提交報告,1511月,平均供款入息比率卻見34%的低位,反映借款人供款負擔相對輕鬆。究竟何者更貼近現實?

Demographia2010年起把香港納入其研究,由該年開始,香港住宅的便已接連6年為全球最難負擔。 樓價收入比率在2010年不足12倍;接連升至去年的19倍。有關調查以物業價格中位數與家庭入息中位數比較。機構引述的香港樓價中位數為556.1萬元,家庭年收入為29.3萬元。月入中位數即2.44萬元,大概與統計處去年中統計的家庭月入中位數2.43萬元接近。

新批樓按借款人財務情況較理想

而根據金管局統計銀行實際批核的按揭數據,201511平均按揭取用額335.1萬元,新批按揭還款期304個月,估計平均按息2厘,供款與入息比率34%按揭借款人平均月入即為41,352元;遠較統計處統計的家庭入息中位數,甚至是撇開較低收入公屋戶的「居於私樓家庭入息中位數」34,300元為高。

雖然「一般物業」的樓價與入息中位比較是愈來愈高,但實際上借用按揭入市的買家,其收入遠較中位數為高。由樂觀角度看,近年實際取用按揭的借款人,供款佔月入只三成左右,代表此批買家財務情況理想,未來即使經濟收縮,此批借款人的 持貨能力甚至是持貨意願亦較強;樓價回落帶來的連鎖效應會較上一周期小。但悲觀而言,亦代表社會上中等收入的一群(以居於私樓家庭計,平均月入約 3.4元);樓價仍是較難負擔

值得留意,兩組數字予人的印象南轅北轍,但都有一定缺憾。國際級的調查除了說香港的樓價最難負擔,也說樓價處於入息中位數5倍或以下才算可負擔水平。但不幸的是,就算是2003年樓價谷底期,香港的住宅樓價中位數仍是家庭 入息的5.2——以國際標準,在本地樓價最平的時候,仍極難負擔。如果相信有關標準,要待樓價處於「合適負擔水平」才入市,可能等至天荒地老也無機會。

另一方面,官方數據似乎反映港人供款負擔不大。但值得留意有關統計只涵蓋銀行一按及銀行同意的二按(多數為新盤二按),小業主向財務機構取得未經銀行同意的二按,或發展商整筆提供的一按,都不在官方統計之內。此類未納入官方樓按負擔的按揭,利率遠較銀行按揭為高;平均下來,小業主的負擔應該會較官方數字高。

總結而言,說本地樓價難以負擔,應該沒有太多異議;但如果按揭由銀行取得,借款人必已通過壓力測試,實際上的供款負擔應該不太重,一般只處於收入34成水平。至於那些在銀行以外,以更高利率取得成數較高的樓按貸款,往往不設壓力測試,貸款方甚至明言必批,透過此類融資安排入市,借款人便需要小心衡量供款會否超出負擔了。

原文刊於iMoney 2016年1月30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撤辣刺激作用消退?

 周末一手成交回落,有外資大行發表報告認為,撤辣的刺激作用消退,並預期樓價仍然受壓。一手成交量的確有所回落,但撤辣帶來的,應該不止是一時的刺激。今年一手住宅的成交量仍可望挑戰新例以來新高水平。 說撤辣的刺激作用減弱,是一個公平但容易引起誤判的評估。說「公平」,因為無論由按月或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