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活化換樓市場 關鍵不在按揭成數

財爺再放風,表示考慮微調按揭措施,希望協助到自住的換樓客。透過協助業主細屋換大屋,長遠而言有利於活化二手市場,令上車客也受益。問題在於,妨礙換樓活動的,未必是按揭成數。

二手樓成交量未及預期

今年首5個月,土地註冊處有5,300宗一手住宅成交登記,同期二手住宅成交登記為15,733宗。兩個數字,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53.6%及2.5%。一手樓市表現看來較好,只是因為去年疫情影響之下,基數較低,以每月平均成交量計,其實只輕微高於1,000宗,以此速度賣樓,新盤存貨仍會積壓。但更大問題是二手市場,市場期待的疫後成交量回升未見出現。

「減辣」或更利於投資 而非自住

成交量不似預期,業界有聲音建議「減辣」,聚焦在下調/取消過去針對炒家的各種印花稅,表面的理據是「現時已沒有人炒樓」。由可能的效果角度考慮,取消各類「辣稅」對刺激成交應該有一定作用、被壓抑的投資需求會重返市場。但此建議與港府多年以來、不鼓勵投資的目標相衝突。普羅市民亦可能對此類降低投資者入市成本的托市措施有所保留(投資者入市比例增加、自住用家入市機會便減少)。

首置按揭成數已很高 再放寬邊際效果減

減辣稅之外,另有建議放寬按揭。「放寬按揭」可以有多種可能,包括提高按揭成數、上調按揭保險計劃的適用範圍等。此是很直觀的建議——準買家儲首期的時間短了,入市門檻下降,成交量應該會增加。


 

問題在於,現時未持有住宅物業的人士購買1000萬元以下物業,已經可申請9成按揭保險,再提高按保的成數,邊際刺激效果大減。如果是放寬按保的適用範圍,令購買更高樓價的換樓買家也可申請按保,表面上有刺激作用,但在現行計算供款與入息比率的方式下,其實很多買家根本難以「先買新居、再賣舊居」此個較傳統的換樓策略。

在現行的按揭指引下,「先買新居再賣舊居」,而舊居仍有按揭未償還,為新居申請按揭時「供款與收入比率」、「壓力測試」都要把新、舊居揭揭供款要同時計算。

不更改以上較嚴格的要求,即使提高按保適用樓價,小業主仍然會因為壓測要計算新舊按揭還款,而難以「先買後賣」方式換樓。理論上,換樓客可以採用「先賣舊居,再買新居」的策略,但先賣後買往往涉及多次搬遷,而租賃市場上亦較少放盤業主願意接受短期租約,令「自賣後買」的策略也是難以實行。換樓活動減少,二手成交停滯,本來計劃在二手市場尋覓新居的上車客亦會欠缺選擇。

針對換樓客放寬壓測 有助活化市場

不過,如果有方法微調按揭指引,對確信有計劃換樓的業主,提供有條件放寬的壓測要求。例如要簽署聲明,新居為自用,並承諾在指定期限內售出舊居,新申請按揭時,壓力測試可以只計新按揭的供款。

當然,如果換樓客未能在承諾期甫出售舊居是否需要面對罰則、萬一樓價調整,令本來計劃賣樓的業主因為負資產而無法賣樓等情況要如何處理,仍有從長計議的需要。不過,如果以上問題都可被處理,應該有利於協助活化二手市場成交、不單換樓客的居住環境有改善、他們成功換樓,舊居又會在市場放售,增加上車客的選擇。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23年6月28日

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美息年內或再上調 按息於下半年仍有上升壓力

 美國聯儲局6月會議決定暫停加息,但儲局委員預計到2023年底,美息仍將上升0.5厘。近日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全面上升,若美息在年內再次上升,香港的最優惠利率很可能隨之上升。

新造按揭或升至3.8厘

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由2022年3月進入上升周期,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中,當美息上升時,香港最優惠利率往往不加,即使跟加,加幅往往也不及美息。結果一年多下來,美息已上升5厘,而港元最優惠利率僅上升0.75厘。


 

然而,港元拆息在周初全面突破5厘水平,與銀行按揭相關的一個月拆息與最優惠利率差距進一步收窄,情況代表銀行按揭業務息差縮小。除非有大量熱錢湧入,否則拆息在短期內難見明顯回落。在拆息持續高企的情況下,如下半年美息再上調,可能出現「最優惠利率跟足美息上升」的情況,估計新造按揭利率可能從現在的3.5厘上升至3.8厘水平。

美息明年或回落 惟本地按息料橫行

根據聯儲局「點陣圖」,今年美息在上升0.5厘之後,明年可能從高位下調1厘。但由於過去一年本地最優惠利率升幅大幅落後於美息,明年(甚至後年)即使美息回落,港元最優惠利率下跌的速度也可能較慢,按揭利率明年較大機率在3.5厘水平橫行。

總結而言,年內美息可能見頂,在拆息高企的情況下,新造港元按息年內料會輕微上升。現時聯儲局估計明年美息有約1厘的下調空間,但由於美息上升期最優惠利率升幅大幅落後,幾可肯定縱使明年美息下調,港元最優惠利率下跌的空間亦有限。置業人士在考慮購買物業時,應充分了解相關風險,並根據個人財務狀況和市場趨勢作出理性判斷。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23年6月21日

 

 

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

「高才通」對樓市支持浮現

 港府去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反應理想,近月香港住宅租金上升,有指便是高才通計劃開始發揮威力。至於計劃能否為樓市帶來長期、穩定的需求,仍有待觀察。

租金月升幅5年來最高

中原地產統計,5月份住宅租金指數按月上升1.4%,按月升幅為2018年8月以來最高。該行的報告指近期開始出現專才租樓的情況。此一市況發展,與官方的數據吻合。高才通計劃在去年底推出,計劃的特色之一,是獲批准的申請人,可以在未找到香港工作前,入境香港並逗留24個月。而過去其他不同名目的人才入境計劃,會要求申請人先獲本地公司聘請,才申請入境簽證。

租賃市場先受惠 間接有利樓價

根據官方資料,計劃推出以來,每個月都有數千宗新申請,至4月底,累積有2.7萬個申請,約1.7萬個獲批,當中1萬人已領取入境簽證,約5,000人已來港。由於他們仍不是香港永久居民,加上在香港未有持續的入息證明以申請按揭,一般估計絕大部份透過計劃入境的專才,都不會以買樓來解決居住需要,先受惠的主要是租賃市場。


 

假設未來每個月都持續有數千個新增的租賃需求,對住宅租金(尤其是中、高價物業),無疑會有強勁支持。租金上升、租賃回報增加,間接有利於樓價。至於此些專才未來會不會落地生根,在取得永久居留身份後在港置業,便只有時間可以證明。

能有效補充勞動力 惟長期效果待觀察

高才通計劃有三類人合資格申請,即:A.申請前一年全年收入達港幣250萬元或以上」、B.世界百強大學畢業生,過去5年內有至少3年工作經驗;或C.畢業5年內的世界百強大學畢業生,工作經驗不足3年(最後一類有名額限制)。

以首4個月的數據看,高才通的反應堪稱理想。在移民潮加上出生率下跌的大環境下,不失為補充中高端工作人口的有效方法。但也要留意此種成功可能有一定的時代因素。據港府的公開資料,高才通的大部份申請人都有中國背景。高才通計劃受歡迎,可能與內地近一年經濟增長放緩、年輕人失業率上升有關。不排除部份申請人是因為在內地較難找到理想工作,才嘗試在香港找機會。未來如國內恢復較強勁的增長,又或香港喪失相對於內地的吸引力,此類計劃受歡迎的程度,便可能會大打折扣。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23年6月14日

2023年6月8日 星期四

放寬按揭若刺激樓價向上 或抵銷政策效果

 財政司司長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及,會考慮為自住買家進一步放寬按揭成數。究竟在現時市況下,按揭成數應否進一步放寬?有什麼可以放寬?放寬之後又會有什麼可能後果?

財政司司長對於放寬按揭成數的說法,多少有點令人意外。原因之一,是之前地產業界集中建議放寬各類印花稅等「辣招」,少有人建議放寬樓按成數。而市場人士建議放寬辣招,部份原因可能因為他們認為現時市要影響買家(尤其是投資者)入市的,主要是各類印花稅。按揭成數的限制反而不是大問題。

放寬可支持樓市

近日樓市表現牛皮,在3月單月一手成交創2年多新高後,4、5月的一手成交量都只在1000宗水平徘徊;二手樓市的5月成交量更明顯下跌。此情況下,如落實放寬按揭成數,除了協助有需要的用家入市,客觀上也有為樓市帶來支持的作用。


 

兩個放寬方向及其效果

自2019及2022年兩次放寬按揭保險的適用範圍之後,1,000萬元以下物業的按揭保險成數可達9成,1,0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可達8成(貸款額上限960萬元)。如果在此基礎上考慮放寬,有兩個可能的方向:

  1. 更高樓價的物業,都可以申請按揭保險,取得較高成數的按揭。
  2. 現行的按揭保險,按揭成數進一步上調。

問題在於,一般自住買家初次置業的樓價,應該集中在1000萬元以下物業。如果把按保的適用範圍放寬,最受惠的會以換樓客,而非上車客為主。

如果是在現時按保適用範圍再提高按揭成數,例如90%上調至95%。理論上減少準買家儲蓄首期的時間。但由9成提高至9成半,實際上的幫助效果未必太大。

若刺激樓價上升 或抵銷放寬效果

在個別準買家角度考慮,在現水平上再提高按揭成數,表面上可以減少儲蓄首期的時間。但也要留意,措施或會刺激需求,例如被市場解讀為利好消息,樓價因而上升,可能會完全抵銷增加按揭成數、縮短儲蓄首期時間的效果。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23年6月7日

2023年6月1日 星期四

「釘契」如何影響樓按

 某屋苑單位被揭裝修時拆除了部份結構牆,引來管理公司、業主組織關注。一般來說,如住宅大廈單位有僭建、不合規的改建,都有可能被官方「釘契」。被釘契的物業,會因為按揭原因,而難以買賣。

僭建可被釘契

釘契(Encumbrances),指物業的業主因為欠債、或牽涉法律訴訟、或單位涉及業權糾紛又或違反建築物條例時,相關的債主、政府機構都可向土地註冊處申請,就有關問題進行登記。當其他人為單位進行物業查冊的時候,便會被顯示出來。


 

以違反建築物條件來說,當屋宇署發現建築物有僭建,便會向業主發出清拆令或還原令,相關指令會在土地註冊處登記,亦即坊間說的「釘契」。其他人在查冊中通常會出現「BUILDING AUTHORITY UNDER S. 24(1) OF THE BUILDINGS ORDINANCE」,或者有關危險建築物「BUILDING AUTHORITY UNDER 26 OF THE BUILDINGS ORDINANCE」字眼,行內稱S24、S26。當業主遵行清拆令或還原令,屋宇署滿意後,便可撤銷登記,俗稱「解釘」。

情況嚴重者難獲批按揭

法律上並沒有說被釘契的物業不可買賣,但相關事項被登記在土地註冊處。原意是提醒物業的潛在買家,物業可能涉及糾紛,新買家可能要承擔潛在的法律責任。而在按揭方面,銀行一般不會為有法律訴訟或業權糾紛的釘契的物業提供按揭。如果涉及輕微的僭建,仍有機會有銀行批出按揭;但如果情況嚴重,按揭被批的機會便較低。不過,對於仍有按揭未償還,而物業接獲清拆令或還原令、物業被釘契的單位,銀行一般不會主動採取行動。

銀行對於被釘契的物業,是否提供按揭,自然有一定程序要遵守。但不是說只要物業沒有被釘契,銀行就會對建築物的狀態完全放任不管。一般來說,如果按揭物業是單棟式舊樓、沒有電梯的唐樓;尤其物業處於「劏房」集中區,銀行都有較高機會要求在批出按揭前,進行現場視察。如果發現建築物僭建情況嚴重,銀行都有可能拒批按揭申請。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23年5月31日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