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樓價縱轉向 辣招難全撤

上周五,有電子傳媒「誤報」,指金管局考慮放寬按揭監管措施。消息一度刺激地產股上升,其後金管局澄清政策未有改變,有關傳媒亦修改有關報道。觀乎前文後理,說有關報道是「誤報」,不如說是有點過度演繹。

有關報道以「倘樓市轉向或放寬逆周期措施」為題,予人一個「樓價一旦下調,金管局將撤招」的印象。其後金管局澄清,指政策無變化,並指仍在監察樓價,如果樓市出現變化,將因應周期推出適當措施。

金管局曾表明,自2009年以來推出6次「逆周期」措施。所謂「逆周期」,指的是在經濟擴張周期以種種措施收緊信貸,而在經濟衰退期放寬監管標準。逆周期 措施的概念,是避免銀行在好市時盲目樂觀,過度貸款,埋下日後壞帳風險;待衰退出現時,則透過放寬監管信貸,以圖資金流轉,刺激經濟。

將「逆周期」概念套在樓市,便是在升市時加強按揭監管,例如收緊按揭成數。相對而言,在跌市時便應收招。因此,如果樓市真的轉向下調,根據「逆周期」的概 念,的確是應該放寬監管。金管局急急澄清,目的是不可予市場一個「即將放寬按揭監管」的印象;因為直到目前為止,仍未見樓價有回調迹象;當局不可能在此情 況下釋出訊號,刺激樓市。

如果單單考慮「逆周期原則」,在樓價大幅回落時,當局應該收回部分按揭審慎監管措施,以減低樓價波幅。但另外一些因素,卻可能對當局產生一定限制 ---2009年以來6次推出的按揭監管措施,可能難以全面放寬。整個「逆周期」操作背後,監管機構關注的是負債規模(Size of Debt),而現時數據下,其實難以考慮放寬貸款監管。

樓按總額急增 縮收招空間
附表是1997年以來,歷年未償還按揭總額、及本地生產總值數字。1997年至2008年,按揭總額增長甚為平穩,平均是每年增長200億至300億元。 有趣的是2009、2010年,在熱錢流入,按息急跌的背景下,數字按年分別急升五百億及一千億元。亦正正是2009年10月,金管局開始推出連串措施, 收緊按揭。結果在2011、2012年,按揭總額在金管局勒緊韁繩的情況下,按年仍升約六百億元。

數據顯示,連串收緊按揭措施合理---如果當局沒有收緊按揭,近兩年未償還按揭總額大有機會維持2010年的升勢,即按年上升1000億元,佔GDP比重 將升至46%;不但突破十多年來的紀錄;也剛好達到新加坡近期公布同一數據的水平---而該國金管機構已剛就此偏高的比率表示憂慮。

未償還按揭總額佔GDP百分之四十多,是一個偏高的訊號。一旦經濟衰退,GDP會下跌,而樓按等負債是不會同步縮減的。1998、1999兩年間,樓按總額對比於GDP急升6個百分點,原因便是樓按持續增加而GDP下跌。

現時樓按總額佔GDP 42%,意味經濟一旦出現類似1998、1999年的衰退,數字可能逼近50%。如果一併考慮私人貸款及樓按;家庭負債比率更可能逼近GDP的70%。屆時本港不但將再次經歷漫長而痛苦的減債階段,高負債率更會影響消費,拖延復甦。

因此,他日即使確認樓市轉向,當局認為可以適度放寬監管時;偏高的負債規模,亦會限制當局放寬監管的選項。尤其是部分措施,例如壓力測試、限制外地收入為主人士的按揭成數等,本質上是完善銀行體系的按揭審批標準,不單單是出於「逆周期」的需要,更有可能長期維持。


 總結來說,如果確認樓市轉向,金管局、政府不太可能維持全部辣招。不過,現時說樓市轉向,似乎是太早了一些;其次是,部分「辣招」,在種種限制下,甚有可能長期維持。更重要的是:眾多「辣招」阻不了近年樓價大升;大環境如果令樓價大跌,當局收招亦未必可扭轉跌勢。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3年8月14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