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高廈詛咒與中國經濟

報載一家國內建築公司在湖南長沙動工興建世界第一高樓,而且預計大樓明年已可封頂;但工程卻在一星期後被官方叫停,理由是眾多申請手續尚未完成。如果讀者聽過「高廈詛咒」,應該慶幸項目「被停工」。

樂觀地看,隨經濟實力增強,中國必然會在各方面創造新紀錄。但另一方面,過去幾十年,新摩天大樓的落成,卻往往伴隨經濟回落。長沙摩天大樓「又起又唔起」的消息,會否成為中國經濟放緩的標誌,值得留意。
討論前不妨先回顧近幾十年的幾座全球第一高廈的故事:1974年美國芝加哥西爾斯大樓落成,落成時正好是石油危機,影響西方經濟。1998年馬來西亞吉隆 坡雙子塔落成,遇上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台北101落成,台灣未算有經濟危機,但2003年後十年,台灣平均經濟增長較前10年明顯放緩。最經典的是 杜拜哈里發塔,本來叫杜拜塔,落成前遇上金融海嘯,要阿聯酋內阿布札比的哈里發出手協助,名字亦因而改變(杜拜與阿布札比是阿聯酋內其中兩個酋長國,建築物 改名,對杜拜來說其實極為難堪,想像一下,如果香港要起世界第一高廈,原定叫香港塔;卻無錢收尾,要上海打救,建築更名為上海書記塔,大概便是杜拜人的感 受)。
「第一高樓落成」多遇危機
所謂「摩天大樓詛咒」,並不是巧合或迷信,其實有一定理論基礎:摩天大樓的建設成本高(建築愈高,抗震抗風的要求愈高,911後更要考慮反恐怖襲擊,成本 更高),計劃通常是在經濟好景時獲政府通過、市場融資;而市場一片看好之時,通常亦是經濟轉勢的時候;到了大樓落成,經濟可能正好出現問題。
近年國內有多棟標誌性的高樓落成,但要挑戰全球第一,長沙的高樓卻是第一個;令人擔心各地的「高廈詛咒」在中國再現。
過去多年的摩天大樓與經濟轉差的故事會不會在中國重現,現時難以估計。李克強總理上任以來,亦予人一個寧要可持續發展,不再盲目追求高增長的印象。不過, 由近日官方「保七」的言論來看,看來中央仍然難以接受經濟增長低於某一指定水平。「保七」目標一出,意味官方有可能再推出種種措施,刺激經濟增長。
我們曾撰文分析,中國經濟增長,對本地樓市的影響力,較美息升跌為大中美經濟場景對香港樓市影響。當時我們將7%,視為中國經濟增長是否放緩的分水嶺,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維持中高速(7%以上)的話,即使美息(及港息)回升,香港樓價仍有較大可能維持緩升的狀態。反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縱使美息不升,本地樓價亦可能緩跌。
短期中美「利好」因素持續 長期更不明朗
短期內,我們絕不懷疑中國政府「保七」的能力,放寬信貸、減稅、啟動大型工程等,都足以支持經濟維持中高速增長。加上美息短期內難見上調,驟眼看來,外圍因素仍然利好本地樓價。
問題是,中國式的保七,及美式的量化寬鬆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可能永遠維持。

  沒有人知道長沙摩天大樓被停工,是不是代表中國經濟仍會持續增長。伯南克希望在「適當時候」退市,面對數據轉差又要急於強調「未必退市」;李克強希望不再 盲目追求高增長,最終也要推出「保七」目標。連主事者也身不由己,一般人更難估算外圍因素變化對樓市的影響。以風險管理角度而言,置業人士不宜因為中美繼 續刺激經濟而對後市盲目樂觀。在日後利率可能急升的情況下,「將供款控制於月入某水平」的供款負擔比率更可能失去風管作用,置業人士宜同時參考其他準則, 例如「按揭貸款總額不逾年收入某倍數」,即樓按負債率,作為風管指標。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7月31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