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私樓供應量的「黃金比例」



過去本地政壇有所謂「六、四黃金比例」,即在選舉投票中,泛民主派得票率在6成左右,建制派得票則約4成。據說此個「黃金比例」因種種原因近年已被打破。但我們發現,自回歸以來,政府對於公私營房屋供應,似乎一直堅持六四比,固定不變。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早前透露,估算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達44.7萬個單位,當中約4成供應為私人住宅。回望當年,董建華的八萬五建屋目標中,5萬個是公營房屋,3.5萬個是私樓,比例是58.9%41.1%,粗略而言是6:4。十多年過去,政府再推建屋目標,公私營房屋比例始終維持在6:4的水平。

此次政府再度提出明確的房屋供應目標;可能是「八萬五」對於港人有太大的陰影,運房局局長表明新訂的建屋目標主要基於人口增長的需求,與八萬五無關。

客觀而言,局長的說法有理:根據運房局向立法會提交的資料,估計10年後全港住宅數目淨增長29.4萬戶,加上2.47萬戶重建、環境欠佳戶的居住環境改善等,估計新增總需求為42.8萬戶,再考慮空置率等因素,得出44.7萬伙此個十年供應目標。簡單來說,政府的十年目標,建屋量較預期的戶數增長多52%,以應付重建、改善居住環境等需要。

我們翻查了多年數據,回歸後,政府第一次對未來人口增長的估計在1999年進行;1999年時香港人口672萬人,當時估計2009年的人口會達745.9萬,以每戶3人計,即2009會較1999年分別增加24.6萬戶。而八萬五建屋目標如維持十年,會有85萬個單位供應,較當時估計2009年新增24.6萬戶高出246%。事後孔明而言,當時八萬五的目標,的確偏離人口增加的基本需求(至於對新增人口估計偏高,本地人口在2012年底才達717.4萬人,那是另一層次的問題)

19萬私樓供應或不足

政府現時再推建屋目標,雖然已表明「按照人口增長需求」。但建屋目標中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卻是十多年下來,始終如一。政府的建屋目標中,公營房屋比例一直維持6成水平,可能有多個原因:相關公營機構落力爭取,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民粹意見認為多建私樓是對發展商的利益輸送等等。

但與客觀數據比較,我們認為十年增加19萬個私樓的數字是不足夠的。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及統計處的數字,在20002012年間,私樓總存量增加了9.3萬個,同期月入4萬以上的家庭,增加了21.9萬個。過去十多年,樓價飛升,原因之一是供應少,而高收入家庭大幅增加。

未來增加的私樓供應,除了要照顧未來的需要,也應該為過去供應不足作出一定補償。此外,需要留意,未來10年增加19萬個私樓供應,並不是淨增加數字,必須扣除拆卸的舊單位。最後,如果未來10年,高收入家庭增量維持20002012年水平,增加約20萬個,私樓整體上仍是供不應求。

其實,政府或可考慮酌量增加私人房屋在供應目標中的比例----供應增加,根據簡單的供求效應,價格將會下跌。一方面可向市場釋出「未來供應穩定增加」的訊號;二來現有的公營機構可能負擔不了公營房屋的建屋目標,據報長策會報告將提及再度引入私人參建居屋的可能性。考慮到數年前政府中止居屋供應時,幾個私人參建居屋項目,不論是購回延遲發售,或售予發展商作私樓,都被指利益輸送。如其再引入私人參建居屋,不如直接將部分居屋興建額改作私樓,在資源運用上,更為有效。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7月3日

更多按揭資訊, 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銀行削減按揭優惠的影響

 2月港府撤辣後,一手成交量回升,一手貨尾存量開始下跌。但與此同時,大型銀行開始削減按揭優惠,也有個別中小型銀行表示按揭業務已達標,幾乎婉拒按揭申請。究竟銀行是否不再爭取按揭生意?銀行的取態,又對樓市有何影響? 在3月中,我們提到銀行削減現金回贈的理由:市場成交量回升,按揭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