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樓市的「非本地」因素


早前有兩位地產界人士接受電視台訪問,暢談樓市;二人大致仍看好樓市前景。面對坊間不少的疑慮,兩位受訪者均認為,現時情況與1997年大有不同,故樓價升破高位,並不代表有下調壓力。

其中一位被訪者更認為,以供款負擔比率計,1997年的平均按揭負擔比率高於入息中位數的8成,而現時只是4成左右,反映目前一般買家的負擔遠較97年時 為低。另外,在特別印花稅推出後,樓市基本上由用家及長線投資者主導,缺少了短線炒家及其所引致的波動性,市況遠較當年健康。另一位的意見則認為此刻市場 參與者對後市極有信心,樓價在短期內難出現調整。

在任何市場,當價格已屆歷史高位時,總有偏淡的意見認為調整將至,也會有偏好的意見指「今次情況與以往不同」,又或「價格雖已屆高位,但不代表有下調壓力」。當然,2012年再不是1997年,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平心而論,現時的市況,的確與1997年不同。

就「負擔能力」來說,以同一標準計,現時平均的按揭負擔遠較1997年為低。但按揭供款佔家庭月入比例低,並不是因為樓價便宜了或一般人收入大幅上升;只 因按揭利率現處於歷史上極低的水平。我們已多次指出,按息可高可低,一旦利率正常化,目前以僅僅通過按揭壓力測試的負擔比率(供款在低息環境時已佔月入一 半) 申造按揭而入市的買家,如收入未有相對地增加,恐怕會陷入財務困難。

外來購買力成樓市新變數

另外,那些以「負擔能力」為指標,認為現時樓市以用家為主的評論,其實沒有考慮樓市現正面對另一大問題:外來購買力的影響。

在政府推出特別印花稅之後,本地傳統的樓市短炒活動的確大幅減少,但大量外來的資金(主要來自內地)亦在近年湧入市場。在較受關注的一手市場,根據代理的統計,內地買家便佔成交量的2至4成。正是此批購買力,支撐著現時「天價」的一手市場,二手樓價亦被帶動而持續上升。

以「負擔能力」作為衡量樓市的指標,背後的假設是:一個地區的樓價,最終取決於當地人的購買力;當供款負擔偏低時,市場會較為健康。但如果基於某些原因,令國內資金絕跡本地樓市,我們幾可肯定,樓價會在低負擔的情況下出現調整。

基本上,本地炒家或投資者有一套固有的運作模式。樓市上揚時,他們透過眼光、人脈,購入比市價略低的單位,善價而沽;樓市下調時,他們便減少持貨。但近年國內買家大舉進入本地市場,我們並不熟悉他們的持貨模式,甚至真正的入市理由。

或許他們有些是看好香港物業的長線前景而前來投資;也有些因為子女在香港出生,取得居留權後,購置單位供子女日後居住、讀書;至於當中有否涉及「洗錢」的需求,則不得而知。

外來資金持貨模式未明朗

我們明白,即使1997至2003年間樓價累跌7成,絕大多數本地業主仍維持良好的還款紀律。未來樓價如果有類似的調整,非本地買家的行為模式是否與港人一樣?抑或大有不同?對金融體系可會有什麼影響?

更重要的是,這些非本地需求在未來會否持續增加?依照現時的發展,國內買家的影響力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不管是一般人衡量後市,或是官方制訂房策,都不得不考慮此「非本地」因素。

未來數星期,我們會以樓市/房屋土地政策及其目標為主軸,嘗試討論港府在制訂、修訂及落實各項政策時應當考慮的各種因素。

原文刊於 信報網站 2012年8月1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為何成交量升按揭取用金額跌?

 2024年樓市成交量回升,但按揭取用金額料會錄得較大的按年跌幅,連帶銀行體系內的按揭未償還金額也出現罕見的下跌。在按息開始回落的時候,貸款未見增長,這不是好消息。 根據地產代理統計,2024年全年一手住宅成交註冊約1.68萬宗,二手約4萬宗,數字較2023年分別上升約57%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