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長年期供款是理性選擇?


香港新造按揭的平均供款年期愈來愈長,淡友認為此反映了樓價偏離借款人的能力,買家只好選擇透過拖長還款期,才可令每月供款通過銀行的壓力測試。好友卻指出,現時按息低於通脹率,對借款人極為有利,拖長還款可算是理性選擇。
的而且確,現時的按息是處於極低水平。過去數年,無數業主不論置業或轉按,都可獲得低至拆息加約0.7厘的極優惠按揭條件。以現時一個月拆息約 0.3厘計,按息只在1厘水平。即使有銀行調整策略,上調拆息按揭利率,現在一般的最優惠利率按揭,按息亦只略高於2厘,以6月份通脹率3.7厘計,現時 多數借款人,是以「負按揭利率」供樓,此確實對借款人極為有利;有人更說,如果負利率情況持續,而銀行又同意的話,業主將還款期拖得愈長愈好。
按揭負利率 拖長供款期是理性選擇?
理論上,上述說法100%正確。以按息2.2厘、通脹率3.7厘為例,借款人每年可享受1.5厘的「優惠」。貸款被通脹蠶食的程度遠高於利息,幅度為1.5厘。重點是,究竟「拖長還款期」是業主的一個「選項」,抑或是迫不得已之舉?
一位買家月入8萬元,購置一個600萬元的物業,承造7成按揭,按息2.2厘,按揭年期20年,月供21,647元。此位買家認為未來按息與通脹率的差幅會長期維持在現有水平,他決定延長供款期至40年,令每月供款下調至13,165元,此可算是「選擇」。
另一位買家月入3.1萬元,同樣購置一個600萬元的物業,承造7成按揭,按息2.2厘;按揭年期20年,每月供款已逾他月入的7成,他只好申請較長的年期如40年,以通過壓力測試。那可不算是一個選擇,只是迫於無奈。
拖長供款期未必是「選擇」
在上述例子中,表面上,兩位買家「享受」到的按揭負利率,都是1.5%。但對第一位買家來說,那的確是一個財務上的理性選擇;由於判斷按揭負利率會持續,所以寧可以較長年期還款,享受負利率的好處。至於第二位買家,長年期供樓可不算是「選擇」,只是不得已之舉而已。
當中最大的分別是,如果負利率環境消失,如按息上升,或通脹回落,令長期負債不再有利時,前者有條件縮短年期,令每月利息支出減少。但後者便難以作出類似的應對,只好咬緊牙關應付供款增加,又或被迫賣樓離場。
簡單來說,在現時按揭負利率的情況下,借款人將還款期拖長,的確是有好處。但現實的情況是:究竟是樓價升幅跑贏收入升幅,令一般人選擇「拖長按揭還款期以成功申請按揭」;還是大家本著「我可以供多一點,但現時負利率,我還是選擇拖長供款期」。
如果是選擇前者的人多,代表了一旦按息回升,大量業主便需要壓縮其日後生活開支,以應付上升的供款。理性還是率性,請讀者自行判斷。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2年8月15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銀行削減按揭優惠的影響

 2月港府撤辣後,一手成交量回升,一手貨尾存量開始下跌。但與此同時,大型銀行開始削減按揭優惠,也有個別中小型銀行表示按揭業務已達標,幾乎婉拒按揭申請。究竟銀行是否不再爭取按揭生意?銀行的取態,又對樓市有何影響? 在3月中,我們提到銀行削減現金回贈的理由:市場成交量回升,按揭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