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的士司機與發展商共享的價值觀


先分享一則新聞:
早前報章報道一宗警察「放蛇」個案,兩名男女警員喬裝遊客由金鐘乘車至山頂,到達時二人以一張五百港元鈔票支付車資,的士司機以一張價值數十港元的外幣找贖。警員表明身份,的士司機駕車逃走時,撞傷女警後被捕。
不同報章對個案的報道有多少出入。但在新聞刊登當天,筆者乘坐的士時,與司機聊起此事,司機卻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觀點。的士司機認為:警察放蛇針對的 應是那些不依咪錶收費的司機。那位被捕司機,以外幣找贖的確是欺騙,但如果乘客上車時,已與司機達成口頭協議,不按咪錶付款,其實是你情我願的交易。
其次,現時香港旅遊業,說得好聽是背靠祖國,但有不少是「即劏」國內遊客。因此,這位的士司機認為,同業不按咪錶收費、向國內遊客多收車資,並無不妥,反正港府自從實施自由行後便「打開門」做生意,因此官方不應干預。
你情我願的協議 官方便不應干預?
我們對上述觀點自然大有保留;但總覺得立論熟口熟面,彷彿曾經在什麼地方聽過。後來才恍然大悟,有關言論,不就是本地一眾發展商的口吻?
「大家有協議,你情我願」,發展商亦是基於同一原因,對政府任何形式的管制都持保留態度。在此「原則」下,只要發展商列明窗台或露台面積、牆身厚 度、單位分攤公用面積的比例,便是「童叟無欺」,官方不應多作監管。當大家經常聽到類似的言論時,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難怪有關說法「深入民心」,連的士 司機也有相似的看法。
某程度上,有關言論也凸顯了港人與內地人的矛盾。在上述的士司機眼中,國內來客是「被劏」的對象。我們不能肯定這是否的士行內普遍的現象,但在地產行業中擁有同一觀點的,應該大不乏人。這現象是否曾蔭權在位時堅持的「打開門」做生意的後果?
近年中港交流規模愈來愈大,國內人不但在旅遊業中所佔的比重高企,在物業市場的參與亦同樣不容忽視。由於有基本的監管,如公開價單,發展商不可能跟 上文提及的司機一樣,將單位以高於標價售予國內買家。但換一個角度想,的士司機是利用「資訊不平衡」,向國內客收取較高的車資:遊客既不知道本地的士不按 錶收費是違法,也不了解正常的車資水平,在此情況下與的士司機「議價」,自然是的士司機佔盡上風。
發展商利用資訊不平衡 創造盈利空間
在物業市場,當然沒有發展商敢於作出「香港買家一份價單、國內買家另行議價」的行為;但發展商同樣是利用資訊不平衡,令自己佔盡優勢。舉例而言,在 一般香港人心目中,對傳統豪宅區如九龍塘、九肚山、南區等,都有一定的概念。如果沒有大量外來買家的參與,發展商難以透過豪華用料,將非傳統豪宅區物業, 以豪宅價格出售。當內地買家進佔新盤銷售的3、4成,而又沒有本地人類似的分區概念時,發展商便有了「靈活演繹」的空間,將本地人從不視為豪宅區的物業, 重新定位為豪宅,再向內地買家推銷,當價格被此批買家認可,價格決定一切,最後本地人的認知也要改變來配合。
近年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西九龍,土地是填海得來,傳統上不會被視為豪宅區。但當發展商對區內新盤施以豪華包裝,又遇上2003年後國內客湧現,出現多宗天價成交,拉動同區其他單位價格上升,整個市場的觀念亦隨之改變,接受那是「新興豪宅區」。
過去有關內地買家對市場影響的分析,多數著眼於「量」,即他們佔市場的比重,認為此批過去不存在的買家,為本地樓市帶來新需求,刺激樓價上升。但他 們對市場認知的影響更值得我們留意。大量國內買家參與本地市場,不單代表需求、價格提高,更深遠的影響是:他們沒有本地人的地域概念,較易受發展商宣傳所 左右,接受物業偏離同區二手價的訂價;近年本地新盤豪宅化,與此不無關係。
話到如此,梁振英政府會否延續幫人「打開門」做生意的做法,將決定一眾無奈「香港仔」的生活!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2年8月2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為何成交量升按揭取用金額跌?

 2024年樓市成交量回升,但按揭取用金額料會錄得較大的按年跌幅,連帶銀行體系內的按揭未償還金額也出現罕見的下跌。在按息開始回落的時候,貸款未見增長,這不是好消息。 根據地產代理統計,2024年全年一手住宅成交註冊約1.68萬宗,二手約4萬宗,數字較2023年分別上升約57%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