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港版次按危機?

知名投資者及博客提及,香港樓市有大量涉及財務公司的三、四按,並一度預言細價樓狂潮將在數月內爆煲。數年前美國金融海嘯肇因於次按危機,香港的三、四按究竟有多嚴重?是否足以引發一場資產調整?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三、四按不一 定是次按。所謂次按(Subprime Mortgage)是指,信用狀況較差之借款人的物業貸款;2008年之前,美國金融機構提供此類貸款,某程度上是美國政府鼓勵的結果。最終大量根本無力 負擔供款人士入市,而次按又在證券化後包裝為不同衍生工具發售,最終連鎖效應引發金融海嘯。

向財務公司承按 息率較銀行高
香港當然也有信用狀況較差之置業人士,如果他們未能在銀行取得貸款,往往會轉向財務公司申請按揭;此類按揭的確帶有次按的特性-借款人信用狀況較差、拖欠供款的風險高,利率亦會較一般銀行按揭為高。

不過此類按揭佔市場比重一向不 高,近年亦未見此類置業人士需求上升。近年財務公司如雨後春筍湧現,真正的原因,是當局收緊銀行的按揭;例如購買$1,000萬以上物業,銀行按揭成數便 只有五成。部分買家為減少首期支出,在向銀行承造五成按揭之外,便有充足動機向其他財務公司取得二按(至於是否獲一按銀行同意,那便是另一回事)。而所謂 大幅增長,亦只是相對於過去數字。根據統計,三按以上的貸款宗數,去年仍不足千宗,相對於本地房地產市場的規模,就算全數出現拖欠,亦不足以引發大規模調 整。

值得留意,為了減少首期(又或置業後重新增加現金比例)而向財務公司借貸的人,並不必然是信用狀況較差之借款人。

須承擔貸款風險 不會盲目借款
美國當年次按獲官方鼓勵(例如半 官方的機構樂意購買次按證券),風險由市場分擔(結果最終亦幾乎拖垮市場)。相對而言,香港提供二、三、四按的財務公司都需要直接承擔貸款風險,他們仍需 計算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一旦二按借款人破產,物業需要拍賣抵債,一按銀行將優先取回欠款。在此遊戲規則下,不見得提供二按的財務公司會盲目借款。

另外,有部分財務公司安排的「按 揭」,實質只是以物業抵押的短期貸款。例如年息接近20厘的貸款,以物業抵押之餘,據了解,還款期可短至數個月,整個設計主要為滿足業主短期周轉的需要。 此類貸款存在,顯示部分業主的確視物業為提款機,更甚者,部分物業1年內可能進行多於一次的套現;但亦表示,一旦業主出事,多於一宗的按揭,亦只會影響一 個物業。

總括而言,三、四按的存在,不一定代表借款人負擔能力有問題。不足千宗的三、四按,亦不見得一定會對樓市帶來嚴重影響。

原文刊於置業家居2015年2月28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