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加辣」的政策目標?
剛過去的星期六、日,是金管局收緊按揭指引後,第一個有全新樓盤推出的周末,結果一如市場預期,新盤反應維持強勁,發展商維持加價加推策略。個別二手屋苑亦出現創新高成交,網上輿論直指按揭新指引「無料到」;但有關評論並不公允。
不應以樓價有沒有跌來評估成效
金管局一直強調自己推出的是逆周期措施,翻查金管局言論,似乎未見提及「遏抑樓價」的政策目標。金管局官方既沒有提及政策目的是令樓價下跌,以「樓價有沒有跌」來評估措施有沒有效,便是捉錯用神。
當然,官方說法過於四平八穩,有時難免出現意在言外的情況。讀者不妨代入金管局(又或是港府高層)的立場,你認為對當局來說,以下哪個結果是他們較願意看到的出招結果?
1. 一段時間內樓價大跌
2. 一段時間內樓價持續上升
3. 一段時間內樓價維持平穩
第二個結果,樓價不跌反升,大概是他們最不願看到的;但第一個結果,即樓價應聲大跌,會是他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有人說金管局出招,令上車客更難上車、換樓客更難換樓,反映本地「有(房)產階級」及「無(房)產階級」的分野更為明顯。先不論「上車、換樓客更難置業」是否事實,但樓價升跌,牽動有樓及無樓人士的利益卻是極為明顯的。
現時的局面是,樓價即使下跌2成,那些投訴樓價高的準買家,不見得會入市,更不會感激官方措施壓下樓價,令他們有機置業。反而高位接貨,或單純持貨一段時 間,樓價有帳面升幅的業主,卻勢會埋怨官方措施拖低樓價。以現時政府民意度看,似乎犯不着推出措施,惹來一半市民更大的抱怨。
出招目標以維持樓價平穩為主
因此,較合理的推測,官方措施的目標,應該是「維穩」,即維持樓價平穩為主。雖然按揭新指引推出後,一手市場仍維持加價加推,而二手市場亦接連出現創新高 成交;但隨美國就業情況好轉,美息正常化的步伐如無意外可在年內如期啟動,雖然一般估計美息上調速度不會太快,但多少會對樓價帶來一定遏抑作用。在此情況 下,一個明顯收緊按揭成數(600萬元以下物業按揭成數收緊至6成),但上車客仍可以高成數按揭入市的按揭指引,便不失為一個平衡各方考慮的「加辣」方 案。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5年3月11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