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中國徵收遺產稅的漣漪效應

早前內地傳媒報導,中國政府擬開徵遺產稅,起徵點為80萬元人民幣,稅率累進,最高稅率為50%。消息傳開後,內地網民幾乎是一致反對;結果被指是消息來源的官員在幾天後發表聲明指報導失實。

暫時看來,故事發展似乎是政府透過個別官員放風,探聽社會反應。結果社會上一片罵聲;政府追求和諧,便立即否認報導。

原初報導提及,中共在11月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擬定遺產稅一事,看來暫時擱置。但由近年內地不同傳媒的報導看來,中國政府的確有研究開徵遺產稅,問題只是,時機是否成熟。
中國開新稅,表面看來與香港的關係不大。但如果原初報導的稅率屬實,其實有可能對本地樓市有重大影響---遺產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便觸及50%的最高稅階。

此一稅率幾可肯定會引發資金大逃亡,累積一定資產人士,勢會將資金轉移境外。以投資移民計劃「購買」香港身份是其中一個明顯的合法途徑(國內人有了香港戶籍,便沒有內地戶籍,如果資產在香港,應該不受遺產稅影響)。

香港樓價高企,過去有指外來資金湧入,炒高樓價,港府推出買家印花稅,(非本港永久居民購置住宅物業,須付15%買家印花稅);其後又加推雙倍印花稅(只有在簽署「買賣協議」時並未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香港永久居民可獲豁免),稅率最高為8.5%。

由物業代理的統計可以發現,兩項新稅令外來買家入市比例大幅減少。十‧一假期,幾個開售中的新盤都不見往年的內地睇樓團,已可看到兩種印花稅的威力。
不過,買家印花稅加雙倍印花稅,總和的稅率最高只是樓價23.5%;遠低於內地傳聞中的遺產稅率。內地一旦徵收遺產稅,可能迫使部分資金流入本地樓市。

內地人置業如是為了自住,無論稅率如何,只好在當地入市;但如果有剩餘資金希望置業投資,在遺產稅的「威脅」,甚至是遺產稅可能推出的陰影下,都可能推遲在內地置業的步伐。

內地有意見認為,中國投資者資金集中於房地產,是因為根本欠缺其他投資渠道。此情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一旦開徵遺產稅,連內地房地產投資價值都受影響,最終或會迫使部分投資者重新投入香港樓市。

由有關官員急速澄清的反應看來,遺產稅不會在短期內落實;但新稅的陰影仍然存在,有關報導提及的稅率甚為嚇人,會不會促使部分資金轉來香港樓市避稅,值得港府留意。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3年10月5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