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網上樓市論壇看樓市

據說,以往食肆會邀請星級食評人試菜,務求食評人在報紙專欄上美言幾句,食肆可在門面張貼專欄影印本,以廣招徠。今時今日,報紙仍然有專欄談飲談食,但多 數人在考慮嘗試新食肆時,參考的未必是知名食評人的意見,而是開動手機程式,看看「一般人」對食肆的評價。我們相信,類似的行為模式也在地產市場出現。

很多人或會認為,網上論壇一來不記名,二來參與者質素無從保證,討論內容流於口水仗,不值得特別留意。但同類批評其實適用於網上食評---那些不知名的網 友,分量應該不及著名食家,但對多數用家來說,那些「一般人的平均意見」,似乎較專家評論更有參考價值。在地產論壇,舉凡較一般的問題例如「如何儲首 期」,到較為專業的「我老婆不是香港人,我與她聯名買香港樓,要不要付雙倍印花稅」等,網民都喜歡徵求其他一般人的意見。

此一趨勢值得留意,面對樓市問題,究竟是專家意見抑或一般人的平均意見,會對樓市參與者有更大影響力?

專家一致看淡 網友觀點仍分歧
在網上樓市討論區,有一個「永恒」話題---樓價會升抑或會跌?如果置業人士只看傳統媒體,可能會發現,近期十個「專家」中,九個半都看淡後市。估計樓價 2年跌5成者有之,估計樓價跌2成者有之;估計樓價橫行的,相對來說已是「好友」。本來,根據「相反理論」,在「眾人」都預測市場向一個方向發展時,很多 時實際結果卻會往另一個方向發展。

不過,如果大家將目光由傳統媒體移向網上討論區,會發現討論參與者對後市的預測遠遠不如傳統「專家」般一致;整體上,在主要的討論區,看好後市者的意見似 較看淡後市者為多。簡單來說,只參考在主流傳媒有曝光機會的專家意見,後市發展不容樂觀;如果將參考範圍擴大,會發現眾多關心樓市的「一般人」,意見分歧 遠較專家為大。

上一次樓市轉向,已是2003年,當時網上論壇的影響力遠不及今天。今次究竟專家意見準確,抑或群眾眼光雪亮,值得留意。

撇開對後市預測的準確程度,網上地產論壇流行甚麼話題也是另一個值得觀察的地方。除了樓價升跌是永遠熱門的話題外,較多人問的是購置第二個物業問題,常見的問題格式,是自報自己的財務情況後提問:「我買第二個物業的話,最多可借多少?」問題背後反映幾個現象:

一、 即使眾多專家估計後市將有明顯調整,「有錢最好買樓投資」的信念仍然深入民心;
二、現實中壓力測試、非自住物業按揭成數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買樓投資」的規模。


樂觀地看,如果未來一段時間,樓市只是調整,而未見恐慌性拋售,我們估計市場上有大量伺機入市的資金會進入樓市,從而降低樓價下調的波幅。當然,會 不會出現如此變化,除了要視乎當時市場氣氛,以及監管機構會不會放寬對第二個物業的按揭限制外,另一個變數是屆時資金流走的速度。如果屆時銀行處於「落雨 收遮」期,不論置業目標是自住抑或投資,槓桿比率都可能受限。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10月9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大選過後 美國利率走向增變數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重回白宮也為美國息口走勢帶來新變數。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的經濟政策,很可能會刺激美國通脹上升。市場原對聯儲局在未來兩年持續減息的期望,亦可能落空。 在美國大選之前聯儲局最後一次公開的利率點陣圖,反映聯邦基金利率在2027年的預估中值為2.9%。換句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