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政府換屆 樓市變數大?

2012年樓市存在眾多變數,其中一項是政府換屆。在截止提名後,有三 位正式候選人,扣除自認無當選可能的何俊仁先生,餘下兩位熱門的特首候選人。當中,梁振英先生被視為董特首年代,8萬5建屋目標的政策推手,梁先生在宣講 政見時,房屋政策亦是重中之重,予人梁氏上台,可能大幅度增加各類型住屋供應的感覺。另一位熱門,唐英年先生,受到較多大地產商支持,似乎不會推出太多不 受大商家(主要是地產商)歡迎的政策。

以上所說,其實是一般人對兩位候選人的「印象」。事實上兩位熱門都已公布有關房屋土地政策的具體政綱;都將重點放在增加公營房屋,而較少提及私人物業市場。

料房屋政策不會有太大差異

但我們認為,不論是社會對兩位熱門的有關印象是否合理;甚至3月25日是否出現流選而出現新一輪提名及其他候選人。未來特首的房屋政策,其實不太可能因當選人是誰而有太大的差異。

一般人的意見可能認為,未來特首如果廣為地產商接受,較可能維持偏向緊縮的土地供應政策:相反,如果未來特首有類似董建華先生的思維,可能會採取 「增加土地供應,降低企業成本」的策略,甚至會主動推低樓價。我們卻認為,未來特首在房屋土地政策上雖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自由度未必如外界想像般大。

其中一個因素,本市一個老掉牙但反映真實的說法:「董特首某程度上是因為樓價下跌而被迫提早下台;有前車之鑑,未來的特首不會主動推跌樓價。」我們 認為以上說法仍相當有理。即使現時市民(尤其是年輕人)認為樓價過高,難以置業;但未來特首都難有「大幅推低樓價」的「豪情壯志」──一旦樓價在政策及外 圍因素影響下出現過急過大的跌幅,民意隨時反過來指責官方。

其次是本地一眾大財團的影響,即使特首認為樓價的確太高,真心希望推低樓價;但出於政治現實(大財團的影響力及意見往往直達中央,可能比特首更容易接觸最高領導人),在施政時都難以不顧及大財團的利益。

中央不願看到太突然變化

最後是中央政府的觀點。表面看,房屋土地政策非關國防外交,應該是香港自治範圍內的問題。但現實中,特區政府不可能不在意中央政府的觀點。最近的例 子是去年6月,樓市成交量及成交價高企,相當多的意見認為應以復建居屋解決問題,但港府一直表示不考慮。6月份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訪問香港,多次表示關注香 港房屋問題,轉訪澳門時,王主任更盛讚澳門已開始動手處理居屋問題。結果是港府政策180度改變,宣布將復建居屋。故事說明,中央即使沒有直接干預或指 令,高層官員的意見仍然會為港府帶來壓力,甚至改變政策方向。

暫時來說,我們預期未來一段時間,中央追求的目標,仍然是全國範圍內(包括香港)穩定發展的經濟增長;不會願意看到有太突然的變化。如果有關分析沒 有太大偏差,中央不會鼓勵香港新一屆政府在各方面有太戲劇性、或根本的變化。未來不管是誰出任特首,在管治風格上可能有一定不同,但基本方向不會大變。

反映在樓市上,較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今年樓價如居高不下,官方維持較寬鬆的土地供應;如果樓價在外圍因素影響下回落,官方便略為收緊土地供應。至於 今屆政府已說會推出的置安心、復建居屋等會維持下去,但一方面是現實中土地難求,另方面有中央的關顧;數量不會因特首不同而有太大變化。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2年3月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大選過後 美國利率走向增變數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重回白宮也為美國息口走勢帶來新變數。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的經濟政策,很可能會刺激美國通脹上升。市場原對聯儲局在未來兩年持續減息的期望,亦可能落空。 在美國大選之前聯儲局最後一次公開的利率點陣圖,反映聯邦基金利率在2027年的預估中值為2.9%。換句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