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解讀白居二上調入息上限

房委會決定推出第二輪「白居二」,名額2,500個,2人或以上家庭入息及資產限額上調。一般認為調高限額將刺激居二市場樓價,房委會卻持相反意見。誰對誰錯有待時間證明,問題是,房委會為何要冒上推高樓價的風險,上調白居二的入息、資格限制?
白居二資格放寬後,2人或以上家庭入息上限,由首輪的4萬元,增至4.8萬元;資產上限亦從100萬元提高至160萬元。價格由供、求決定,居屋第二市場 的供應基本上不可能大幅增加,供應大致不變,需求增加,價格只好上升。年前政府放寬合資格白表申請人購買居屋第二市場(即未補價居屋)單位,事前不少分析 已指出,居屋二手市場放盤難以增加,放寬白表資格入市只會推高樓價。首批5,000個名額,分2批,大致在2013年下半年及2014年入市。首輪白居二 刺激居屋第二市場成交價,已是市場定論。
放寬入息 令成交價破頂
新一輪白居二名額較2013年5000個減半,只有2,500個。在此基礎上,即使調高入息限制,整體需求的增加亦不如去年─此意義下,推動居二市場成交 量的動力會較前減弱。不過,放寬入息及資本限制,卻可能促成少數破頂成交。成交量少了,但個別成交價破頂,算不算是推高樓價,便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了。
值得思考的反而是,月入上限4.8萬,資產160萬的家庭,是否有必要享受資助,購買二手居屋?以現時利率、30年期還款計,月入4.8萬,可通過壓力測 試,借入的按揭貸款上限是527萬,加上160萬的資產,有關家庭以8成按揭購入600萬元物業,供款仍是相對輕鬆(供款佔月入不逾4成)。觸及白居二入 息上限的家庭,明明有能力負擔私樓,究竟有何必要讓他們購買居二單位?畢竟,居二市場供應緊張,收入較高的家庭進場多了,便代表擠走一批入息更低的家庭。
其中一個可能,是有關方面部署,未來將一手居屋的白表入息上限與白居二睇齊,
需知道居二市場成交價無論是高是低,與房委會的財政都沒有太大關係。對房委會來說,影響較大的是一手居屋的售價,及居屋在自由市場首次成交時補價的金額。 後者技術上不受房委會設定的任何入息限制影響(只要補了價,任何人都可自由買賣有關單位);但放寬一手白表資格,不單可令更多收入較高家庭合資格申請一手 居屋;計算上亦可令房委訂定一手居屋售價時有更大的自由度。
或為未來一手居屋開售鋪路
房委會過去為一手居屋訂價時有一個原則,即令最少一半單位售價,讓入息上限以內的家庭在買樓後,按揭供款與入息比例不超過40%。在私樓價格高企下,要不 違反有關原則,方法一是調高折扣率─但會影響房委會收入;方法二便是維持一定折扣率,但調高入息限制,令更多計算上已是中產的家庭都有資格購買資助房房 屋。現時房委會先行放寬白居二的入息限制,可能是為了未來一手居屋的開售鋪路。
究竟以上是否房委會算盤,自然難以證實。但供應未見大增的情況下,上調白表入息資格,便意味未來一手居屋訂價有較大的自由度,入息低於限額一截的家庭,可能連購買資助房屋入市的希望都日趨渺茫。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5年6月17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