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供款震盪三重天

由政府到金管局,都經常提醒置業人士,現時按息處於不正常偏低水平,一旦利 率回復正常,按揭供款便會急升。此種因利率上升而供款急增的情況,可稱為「供款震盪 (Payment Shock)」;如果按揭借款人對供款急增沒有準備,財務上便會備受衝擊,信貸壞賬會因此延伸到金融體系。

以政府經濟報告提及的數字為例,現時一個45平方米的住宅,7成按揭,30年還款的每月供款,相當於家庭月入中位數的58%;而「一旦按息上升3厘」,比率會上升至76%。
雖然現實中應該沒有多少家庭以月入58%供樓,但按息一旦上升3厘,供款急升,對大部分以浮息供樓的小業主,都會有實在的影響---不過,「因利率上升,供款急增」只是第一層次的供款震盪。
供款震盪的基源
另一種較嚴重的供款震盪出於部分按揭產品之中,有關「供款假期」(Payment Holiday)或「分段利率」(Teaser Rate)的設計。所謂供款假期,在本港最常見的是新盤二按設有首2年免息免供的安排;而分段利率,是供款前期利率普遍偏低,但在所謂優惠期過後,利率會 恢復正常水平,例如首2年按息是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P)減3厘,2年之後供款利率為P之類的設計,利率在優惠前後相差近 300 點子。
此類按揭不只在私樓出現,連公營機構發售資助房屋,也曾有類似設計。例如房協在1998年曾推出的夾屋二按。當年房協為協助合資格人士入市,提供按 息為最優惠利率,免息免供期5年的二按。當 2003年此批夾屋二按的供款假期完結,買家開始供樓時,借款人的整體按揭供款急升,卻遇上本地經濟正處谷底,失業率高企,借款人難以負擔供款的情況。
如果供款假期完結,而利率上升同時出現,供款上升的震盪便自然更大。舉例:
如果置業人士購入樓價500萬元物業,借入6成一按,利率P-3.1%,年期30年;2成二按,還款期20年,首2年免息免供,利率其後為P(5.25 厘);首2年的供款便是11,315元。2年後假設利率突然上升3厘,一按供款會升至16,060元,二按供款在2年後是8,902元。一、二按2年後總 供款是24,962元,較原初供款上120.6%;
同樣置業人士購入樓價500萬元的物業,以按保之類的高成數按揭入市,借入樓價8成,即400萬元,全期利率P-3.1%,年期30年,月供為 15,087元。假設2年後按息突然上升3厘,月供會升至21,413元,升幅41.9%。供款急增的情況較上文提及一及二按,按息升3厘,供款增加 120.6%為低。

物業發展商設計此類產品,原始目標是吸引兩類人,其一是利用供款假期,打算在2、3年內轉手獲利的投資者;供款假期或分段利率正好把他們的持貨成本壓低去 走貨。當然,在政府推出多種印花稅之後的今天,此類買家已買少見少。另一類目標客戶,便是首期不足,又不合資格申請按保的用家。
值得留意,那些首期不足又不合資格申請按保的用家,他們往往也是財務機構瞄準,同時亦是對供款震盪影響認知不足的一群。如果他們連發展商的二按都未能成功申請,轉為申請財務機構二按,供款震盪的影響將更為嚴重。
財務機構的二按特色是利率高,年期短,部分更有「還息不還本」的設計,一旦利率上升,加上只還利息的「優惠期」完結,供款急升的程度會較上文提及的 發展商二按更高。尤有甚者,此類二按的優惠期完結後,如果借款人未能償還貸款,財務機構往往會與客戶再訂利率---結果不外乎利率再向上調;再遇上加息周 期,此種「優惠完結、新訂利率上升、最優惠利率回升」的加息三重天,可絕不好受。
金管局風險政策是正源之法
金管局的現時按揭壓力測試政策:對於未持有其他按揭物業或為其他物業擔保的自用買家,要求在「現行按息」下,按揭供款不逾月入5成,再加按息上升3 厘後,供款不逾月入6成。而對於任何有分段利率設計的按揭計劃,在計算「現行按息」時,一律以較高的利率分段作準。以上述二按為例,計算現行按息時,便約 5.25厘為供款標準,這肯定為供款震盪帶來預示效果。壓力測試不單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入市的買家有較高的償付能力,也消減了設有分段按息設計產品鼓勵置 業人士過度借貸,帶來額外供款震盪的風險。
筆者常說現時的樓市較上一高峰期相對穩定,即使面對外圍因素嚴重惡化,本地樓市的波動、樓市持份者的損失,都會較為受控。此種穩定,源於金管局對授 信管理上的適時政策。此類有效的監管措施,把危機預防於未然,一般人較難意識其價值,但卻遠比體系出事後亡羊補牢似的推出救市方案來得高明。

王建成
宏亞按揭證券營運總裁

原文刊於DBC數碼電台2015年4月1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