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通縮陰霾下的按揭策略



上星期本來想討論在通縮環境下的按揭策略,被耶倫一句「大約6個月」打亂了,本周繼續原先的話題。

假設一位樓市準買家,月入4萬元,手上持有200萬元現金,有需要購入單位自用,根據現有按息(2.15)及壓力測試標準,他如果沒有其他欠債,選用25年還款期的話,可借入的按揭上限約404萬元。如果他擔心入市後經濟不景、樓價下跌。以下是他可能的入市策略(為簡化計算,手續費、稅費從略)

  1. 根據某些人「用五成首期入市」的建議,用200萬元作首期,借200萬元按揭,購入400萬元單位。
  2. 保留一定現金,例如100萬元,以100萬元作首期
B1) 100萬元作首期,堅持「五成首期入市」,購入樓價200萬元單位
B2) 100萬元作首期,申請高成數按揭,例如8成按揭,即借400萬元購入樓價500萬元單位;

「五成首期」入市 =削弱未來應對能力
方案A似乎不是一個合適選項。雖然支付5成首期後,物業成為負資產的機會大幅降低,但耗盡現金的結果,是嚴重削弱自己應對經濟危機的能力。例如萬一失業,便會欠缺現金渡過危機。

方案B1看來十分「穩健」。一方面堅持支付較高首期,減低物業為為負資產的風險。另一方面,亦保留較多現金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經濟問題。但穩健的代價是可選擇的物業大幅減少,以上文例子而言,200萬元,幾乎已不可能購買大屋苑單位。

B2是折衷方案,在滿足「保留較多現金」的要求下,購買樓價較高的單位。以上限500萬元計,已可選主流屋苑單位---保值力較高,換樓的話,也較易轉手。

控制風險重點在借款額不在按揭成數
當然,B2方案代價是高成數按揭,會有按揭保費等額外開支。另外,理論上按揭成數愈高,樓價一旦回落,便更易成為負資產。但正如我們在兩個星期前指出,樓價一旦下跌,不論你的按揭成數是多少,「損失」是一樣的。

上一個高峰期,樓價調整後出現負資產,對業主的影響不止是「賣樓要先抬錢贖會」;另一問題是「轉按也要先抬錢贖會」。在利率協議取消,市場新造按息由P+2跌至P-2後,負資產業主亦只能望而興嘆。但現時新造按息已處於極低水平,業主在未來基本上難以透過轉按慳息,「負資產」的影響遠不及當年。

綜合而言,如果置業人士有自置物業的需要,但又擔心經濟不景,按揭上較合理的應對方案,其實不是「降低按揭成數」;而是根據自己的負擔能力,決定借款上限。同時,為了保留一定流動現金,反而應該考慮以較低首期入市。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4年4月5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容許強積金買樓 是否好主意

 踏入11月,樓市氣氛忽然轉靜,10月《施政報告》放寬按揭、11月初減息對樓市的刺激似乎都不大。在《施政報告》發表後,被問及會否考慮讓青年人以強積金作為置業首期,行政長官當時的回應是不排除可能性。究竟容許市民提取部分強積金置業,是否好主意? 繼2月《財政預算案》撤銷所有樓市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