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地皮流標看官商博奕



 大埔白石角住宅地皮流標,地政總署表示,該地皮早前接獲7份標書,但投標發展商全數未達到政府地皮所定的底價

地皮流標,可以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解讀結果:流標,即是港府原來編排好的供應落空,官方提高供應量的計劃勢難達標,可見將來,新樓供應仍然緊張。

另一個角度看,流標是因為發展商開價未到官方底價,而且市場傳出的發展商出標價,每平方呎樓價呎價不足4000元,較2009年鄰近地皮地價低逾4成,反映發展商一致看淡後市,樓價難以樂觀。

真實情況可能介乎兩者之間---市場評估政府增加土地供應的影響時,似乎需要打上一定折扣,除了地皮流標,更要考慮港府計劃推出的地皮,部分連更改土地用途的手續亦未完成,未必可在本財年順利推出。

另一方面,「官方供應要打折」,應該早已反映在發展商的盤算中,但流標卻不一定代表發展商一致「看淡後市」,也許只是發展商希望趁地皮供應增加,嘗試以低價增加土儲。

流標或迫使政府下調地皮底價

也許有人會認為,發展商集體以低價入標,是向政府發放訊息,希望地皮底價可下調。歷史上,本地發展商的確曾出現「有默契」出價投地的例子。

粉嶺某屋苑地皮便是在1994年由11家發展商聯手自拍賣場購入,當時被市場解讀為發展商聯手向政府示威發展商不滿政府打壓樓市。但今時今日,此類有默契出價的操作重現的機會不大----入標的發展商中,有眾多組合,包括非本地資金,合謀的難度太高。流標背後的原因可能很簡單:發展商計過成本、風險、預期利潤,認為地皮合理價就是那麼多;當然,亦不排除個別發展商在市場氣氛欠佳之下,以較低價入標,希望「執雞」以平價增加土儲。

有趣的是,政府會不會因是次流標,而得出「要增加土地供應,地價便應該便宜一點」的結論。增加土地供應可能是本屆政府少數無甚爭議,且有一定掌聲的政策。港府應該會希望,所有招標地皮都順利售出。反過來說,政府不會希望地皮流標。表面看來,政府有一定誘因/壓力,在未來標售地皮時,將底價略為調低。

問題是,「樓價可能大幅調整」是可能出現也可能不會出現的情況;但現實是現時整體樓價只是輕微調整,政府不太可能在樓價未跌之時,先行下調地皮底價以白石角地皮來說,如果發展商一如傳言,以呎價不足4千元購入地皮,輿論勢必批評政府賤賣地皮,甚至是向發展商利益輸送。

如果今次流標令社會意識到「要壓抑樓價、要增加土地供應,地價就會下調」,長遠而言,對政府、對發展商都可能是好事。一心希望增加土地供應的高官在未來標售地皮時,如將地皮底價略為下調。未來供應可望如期增加。

相反,政府參考現價作為地皮底價的政策如果堅定不移,不但增加供應的規模會受限。一次流標會被視為利淡樓市,多次流標的話,市場的解讀便可能完全相反。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4年3月15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