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審視「儲夠5成首期才入市」策略

城中富豪一度表示,國際財經雜誌低估其財產。富豪後來修正自己的說法,指是財產「曾」被低估。值得留意的是,此說其實有一思維陷阱:用同一標準計算的話, 如果有關機構低估本地富豪身家,其他國際富豪也一樣受影響,對排名影響不大。同樣跌入思維陷阱的,尚有「儲夠5成首期可入市」的觀點。

富豪往年對用家的入市建議,是「自用就不怕買」,今年有所修正,改為「如自用付得起5成首期,就不怕買」。驟眼看,富豪的觀點加入樓價下跌時,避免負資產的考慮。但如果用家真的預期樓價會大跌,根本問題會不會是「應否入市」?

如擔憂市況不景 更應保持較多現金儲備
入市時要多付首期,常見的理由避免樓價下跌時,物業成為負資產。支付更多首期,表面看,的確可減少物業成為負資產的可能。但此處又隱藏一個陷阱:
800萬元的物業,首期5成是400萬元。樓價就算下跌5成,也不是負資產。但如果準買家有400萬元。與其以5成首期,購入800萬物業,較安全的方案其實是以120萬元為首期,購入一個600萬元的物業,留下280萬元現金--此會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更佳方案。

但正如我們多次提到,樓價要跌2成,不管你付出了多少首期,實際損失是一樣的--多付首期,主要的「好處」是減少成為負資產的可能性。但較少人會提到,負 資產的出現,往往是因為整體經濟不景。在經濟不景時,持有較多流通現金,其實較物業是否負資產更為重要--根據過去跌市的經驗,能撐過跌市的都是手上流動 資金較多的人。

以上述個案為例,死慳死抵,儲蓄400萬元作首期,購入800萬元單位,一旦經濟轉差,樓價下跌4成,市值480萬元,未償還按揭400萬元,物業不是負資產,但借款人一旦失業,便將面對無力還款,生活費亦不知如何張羅。

如果修訂置業目標,以120萬作為成首期,購入600萬元單位,支付首期後餘下280萬元,即使遇上樓價下跌4成,物業成為負資產(欠銀行480萬元,負資產120萬元),甚至失業,也會有現金多支持一段時間。

進取一點來說,如果買家在跌市中能保住收入,手上留下較多現金,甚至可選擇平價換樓,甚至擴大物業投資。相反,如果當初選擇以高首期入市,即使遇上大跌市,也會因為資金緊絀,錯失入市機會。

儲蓄更高首期 有弦外之音?
當然,「儲蓄多一段時間」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可能是最有利的方案--當樓價有明顯調整的情況下,以「儲蓄更多首期」為入市目標,便可變相避過一次樓價調 整。假設用家目標物業是400萬元,持有現金100萬元,本來可用高成數按揭入市;如果將首期目標定為200萬元,便需要更長的時間儲蓄,如果樓價在期間 下跌,準買家便可以較相宜的樓價入市。至於「儲蓄5成首期才好入市」是否有等待跌市的弦外之音,外人自難評估。但需要強調的是,估計樓價會調整而採取觀望 態度,其實一樣有成本--時間、租金都需要考慮。至於樓價是否會出現明顯下調,便要由時間告訴大家了。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4年3月12日

更多按揭資訊 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