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負資產迷思

每次提到樓價可能調整,都會有人善意提醒,對於選用較低首期入市的買家來說,一旦樓價輕微下調,物業便可能成為負資產了。此類提醒100%正確,但對業主理財、避險卻近乎完全無用。

先複習負資產的定義--物業市值低於未償還按揭餘額,便是負資產。再看看兩個情景:
情景一:陳先生以300萬元首期,購入一個400萬元物業。一年後,樓價回落5成,市值200萬元。假設陳先生一分錢本金都沒有償還,尚欠銀行100萬元,根據定義,陳先生的物業不是負資產。
情景二,何先生以40萬首期,購入一個400萬元物業,一年後,樓價回落5成,市值200萬元,假設何先生一分錢本金都沒有償還,物業尚欠銀行360萬元,根據定義,何先生的物業是負資產。
是不是因為陳先生的物業不是負資產,所以他的財務情況理想一些?

但兩個情景,損失都是不多不少的200萬元。多付首期少借按揭,的確可以減低物業成為負資產的風險--極端而言,如果以現金全額支付樓價,根據定義,更永遠不會成為負資產(物業不會是負值)。但只要樓價下跌,不管業主是否有按揭借款未償還,損失都是一樣的。

避免負資產 不等如避免損失

陳先生的情況,有一點比何先生要理想一些:如果陳先生認為樓價仍會下跌,決定斬纜止蝕,他可以選擇賣樓離場。而何先生如果要止蝕,先要考慮自己有足夠現 金,支付按揭與樓價的差額。如果他沒有160萬元現金,便難以執行止蝕的策略。如果碰巧遇上按息上升,何先生亦唯有咬緊牙關供下去。表面看,陳先生的情況 比何先生理想。

不過,假設二人在置業前的初始條件一樣:例如都有350萬元的現金,月入都是5萬元。對於哪一個情況較理想,判斷便可能很不一樣:
在陳先生的個案中,一年後樓價下跌一半,他持有一個市值200萬元的物業,尚欠銀行100萬元,持有現金50萬元,資產淨值(資產減負債)150萬元。
在何先生的個案中,樓價下跌一半,持有一個市值200萬元的物業,尚欠銀行360萬元,持有現金310萬元,資產淨值也是150萬元。

表面看,兩者資產淨值一樣,不過,何先生在跌市下持有較多現金,他會有較大財務自由:可以選擇部分還款,減少利息支出;萬一失業,現金儲備可應付更長時間。進取一點,他甚至可以趁樓價大幅回落,以儲蓄購入第二個資產。

我們不是主張以高成數置業一定較好,但借貸是中性的;借貸的風險管理要義,在於避免借入超過自己負擔能力的金額,至於以資產抵押借款,按揭成數的高低,反 而是次要問題。香港人對負資產的印象,來自1997年後樓價暴跌,負資產與失業、經濟不景,甚至沙氏疫情多種圖象深深聯繫;反過來令人有「只要不是負資產 就無問題」的印象。其實在不少情況下,多借一點,在手上保留多一點現金,才是較保險的置業方案。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4年3月26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容許強積金買樓 是否好主意

 踏入11月,樓市氣氛忽然轉靜,10月《施政報告》放寬按揭、11月初減息對樓市的刺激似乎都不大。在《施政報告》發表後,被問及會否考慮讓青年人以強積金作為置業首期,行政長官當時的回應是不排除可能性。究竟容許市民提取部分強積金置業,是否好主意? 繼2月《財政預算案》撤銷所有樓市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