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由「洗黑錢指控」談起


早前金融市場的焦點之一,是美國監管機構指匯豐(00005)及渣打(02888)涉及洗黑錢;兩家銀行的股價受消息影響而波動,有趣的是,市場對洗錢指控的反應似乎也反映了現代人的價值觀。
罰得少便是利好股息消息
當日市場傳出,涉嫌洗錢的規模遠高於最初估計時,有關銀行的股價大幅下跌。後來再傳出可用罰款來解決問題且數目也不高時,有關銀行股價即時反彈,持貨股民額手稱慶!
一切看來順理成章,銀行如被罰款,是壞消息,對股價不利;如被大額罰款,更是特大壞消息。相反,如果罰款比預期低,而銀行又負擔得來,已算是好消 息,股價自然回升。極端一點,如果洗黑錢所得,高於罰款,其他因素不變,股價更有理由上升。在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下,一切似乎都是如此理所當然。
但我們認為並不應以此標準看待銀行業。銀行最基本的業務是收取客人的存款,支付存戶利息,再將存款貸出,賺取息差,而監管當局為免存貸失衡,在借貸 作業上要銀行付上資本(用以保障存戶因其他客户借貸違約而損失其所有存款及銀行於此仍可有效運作),即所謂 Capital Adequacy Ratio(CAR),銀行需為每 $100借貸,預留約 $8-$10 資本作備用 ;要客戶放心將錢存放在銀行,首重信譽,而存貸比率以外,亦有 CAR去衡量銀行的穩健。信譽的建立,除了有足夠現金應付存戶提款外,銀行亦不會從事有損聲譽的事,即信譽風險(Reputation Risk)。
對於升斗市民來說,傳統智慧要選往來銀行,當然要找家信譽良好的。
銀行短視 以信譽作賭注
但近幾年的情況明顯有變,在2008年雷曼出事前,大部分銀行都向經驗不足或上了年紀的散戶推銷高風險的迷債產品,似乎未有顧及此舉對信譽的影響。那種「搵快錢」的價值,在部分銀行家心目中,已高於「保持信譽」的價值。
銀行有如此的選擇,當然與大環境有關。銀行業除了傳統的貸款業務,近年亦著力發展Fee-based Income,例如向客戶推銷基金、保險等。但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兩類業務都大幅萎縮。歐美債務危機發生後,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倒退,市場欠缺貸款需 求,而在迷債一役後,銀行的非貸款業務亦大不如前。當銀行管理層需要漂亮業績,好向股東交代時,便轉而發展不需存款支持,僅需協助「客戶」調動資金便可穩 收手續費的「業務」,例如對來歷不明的資金作調動,便只有隻眼開地向收入考量。此等業務既沒有遞增成本,又沒有資本性成本,更具有規模效益,對要交數的銀 行主管的而且確充滿了誘惑。
在全球化的今天,由大股東至小投資者,都會將手持銀行股票的回報與環球同業比較,當一家銀行從事灰色、甚至違反監管指引的業務,於未見其弊,先見其利下,便會為同業帶來跟風的壓力,至於此類生意帶來的信譽風險,只好暫時放在一旁。
不單是銀行本身,整個社會大眾的價值觀也在改變。大家關心的,是「銀行支付罰款,會對盈利有多大影響」,反而沒有多少人問「銀行洗黑錢有違道德嗎?」的問題。
市場不問是非
當然,世界不是那麼黑白分明,有陰謀論就認為,美國是透過指控兩家英資大行,企圖打擊倫敦,以鞏固紐約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有人認為,伊朗被制裁,不 過是美國霸權主導下的結果,銀行與伊朗有業務往來,本質上不算是不道德交易。以上論點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問題仍然是,為什麼市場/社會在討論有關消息時, 總是一面倒以「對盈利有沒有影響」為重點?
極端一點,如果從事非法業務所得,遠高於支付罰款所失,銀行是否就可放心從事非法業務?
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在現今「市場」眼中,有關道理可真的不合時宜?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2年9月5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銀行削減按揭優惠的影響

 2月港府撤辣後,一手成交量回升,一手貨尾存量開始下跌。但與此同時,大型銀行開始削減按揭優惠,也有個別中小型銀行表示按揭業務已達標,幾乎婉拒按揭申請。究竟銀行是否不再爭取按揭生意?銀行的取態,又對樓市有何影響? 在3月中,我們提到銀行削減現金回贈的理由:市場成交量回升,按揭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