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政府近日推出多項房屋措施,主題都是圍繞增加供應,到目前為止,評價最好的似乎是工廈改建出租住宅的政策。評論認為措施會刺激大量租盤出現,不但可舒緩劏房問題,甚至能有效壓抑租金升幅。
不少港人居於市區劏房,生活環境並不理想;個別違反消防條例的劏房,更對住戶生命帶來潛在威脅。政府推出新措施,回應市場對市區小型單位的龐大需求,可望舒緩劏房問題,對現時居於劏房的一眾住戶,自然喜出望外。
工廈改建住宅出租政策,另一備受好評的原因是規模大,而且潛在供應充足,更提供足夠誘因,吸引業主改建。官方數據指市面上有700幢工廈可作改建;工廈面
積大,保守估計每幢改建工廈可提供逾100個小型單位,潛在供應量已是7萬個。加上政府開出改變用途免補地價的優惠條件,應該可吸引一批工廈業主申請改
建。而大量工廈鄰近市區鐵路車站,出入方便,對有需要租住市區迷你單位的租客來說,亦有足夠賣點。
我們同意有關建議用意雖好,但措施未必會令私樓住宅租金下調。當首批工廈改建的出租單位應市時,無疑會吸引一批原劏房戶租用,鄰近的劏房市值租金或會下
調。但劏房與主流屋苑所針對的,畢竟是兩個市場,現時租住劏房的,以低收入家庭,或入息不高的年輕人為主;而主流屋苑租盤的住客,則以小家庭居多。劏房租
值下跌,不代表主流屋苑租金回落。
工廈改住宅 難配合小家庭需要
工廠區由於欠缺社區配套(如學校、街市等),單身上班族或可接受,卻未必能滿足一般小家庭的住屋需求。工廈改建住宅,效用可能只局限於改善劏房戶的居住環境。
對於那些欠缺首期、「被迫租樓」的小家庭,要面對的是另一問題:業主強勢,可在租約期滿後大輻加租,租客不就範便得另覓居所,可謂廢時失事,這不是單靠工
廈改建住宅可解決的。事實上,現時租客欠缺的,是一個「長期租樓」的實際選擇,只靠私人市場供應,恐怕不能解決有關問題。
我們建議,政府可考慮推出升級版公屋,或者中產租住房,給那些符合收入及資產限制的家庭申請租住。重點是官方宜與租戶訂下較長年期(如5年)的租約,承諾
租期內不加租,令小市民有一個「長期租樓」的選擇,不必過著2年一搬,像遊牧民族一樣的生活;亦不用為了避開年年上脹的租金,而被迫提早置業,過早負上龐
大的按揭債務。由於「長年期租約」、「受限制的租金」,都不是私人市場會提供的,只好訴諸於公營。
政府宜考慮中產租住房 提供長期租樓選擇
配合中產租住房,在目前的低息環境下,我們更建議官方可考慮將中產租住房證券化,即推出專門的REITS,回報率可設定在2厘多的水平,供小投資者認購,
令他們可分享較固定的回報,實行藏富於民。在此情況下,小投資者有固定、低風險的回報,小租戶對未來數年的租金開支亦有較佳的預算。至於私人市場,特別是
小型單位的租金,或可因租盤供應增加而受壓,最終亦可望遏抑樓價的升幅;下星期我們會嘗試闡述中產租住房的較完整概念。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2年9月15日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