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輿論討論焦點,環繞中港矛盾:不論是「雙非嬰兒」數量激增,到上萬人反對粵港自駕遊,反映的都是香港社會潛藏一種恐懼:擔心利益受損或「原有生活」受影響的恐懼。
事實上,以中國體積的巨大,加上回歸後中港往來日益頻繁,香港難以避免出現種種改變。問題只是有關改變是否過急、又或,有關改變是否有認真評估其「社群及文化」改變(socio-cultural impact)。
「自由行」+「匯改」 催生內地買家
在樓市方面,在2003年自由行推出,及2005年人民幣匯改之後;內地人來港手續遠較過去簡單;加上人民幣兌港元匯價上升,開始吸引大量國內人來港置業。一些物業代理甚至估計,一手物業市場有3至4成買家為國內人。
事實上,由附圖可見,2005年匯改之後,人民幣匯價與香港物業樓價有正關連。
我們曾經提到,如果趨勢持續,香港在樓市發展上可能變得像倫敦::大部分物業由外地投資者持有,市民要不向外地業主付租,要不就索性遷出倫敦,住在 城郊,每天花費大量交通時間上下班。而值得留意的是:倫敦可以發展周邊去應付核心區的變異,香港樓市卻沒法仿傚,畢竟香港的邊界以北正是中國南方的另一核 心—深圳,因此邊緣化後的無殼族香港人,有可能要連根拔地遷去中國南方更遙遠的邊垂,此中的社會成本及文化適應上將會產生巨大問題。
港府遏樓市措施 考慮不周全
近兩年官方推出多項壓抑樓市措施,目標明顯在於調控樓價,我們認為出發點正確,卻沒有考慮上文提及的環境巨變。
在過去,壓低樓價之後,受惠的是本地某一些人,受損的也是本地另一些人,中長線來說,損益或可均等。但現時市場上的變數是有大量外來參與者,這情況下,官方便需要考慮:政策推出後,會不會出現某一些本地人受損,卻令非本地人成為主要受惠者的情況。
值得思考的是:近年官方以特別印花稅及按揭指引壓抑樓價於一時。但按過去經驗,香港人不傾向於跌市時入市。我們擔心,即使以人為措施推低樓價,最終 受惠的亦不是未上車的普通香港人。樓價平了,香港資產對國內人的吸引力更大,最終可能令房地產生態進一步改變:吸引更多內地人在港置業,最終出現「資產轉 移」:相當比例的物業,由非本地人持有。而更高比例的本地人,需要向非港人業主租樓。
簡單來說,如果香港是一個較封閉的市場,樓價回落,至少對本地有意入市的準買家來說,是好消息。但香港樓市早已不是一個封閉市場,我們有大中華的潛 在需求,在此種背景下,即使人為壓市成功,也不過是令非港人以更相宜的價格入市:以較狹隘的香港本位角度看:那倒不如不壓市,以較高的價格將資產賣予非港 人。
遏樓價是為了誰?
我們不是認為港府壓抑樓市的方向不對,而是擔心措施設想不周----在中港往來日益頻繁的今日,港府任何施政,都應考慮中國因素。我們指的不是顧慮「阿爺」面色;而是施政的對象應考慮香港人利益。
香港自開埠以來便是自由港,我們難以拒絕某一些資金來港投資置業。但在樓市來說,打壓樓價的同時,官方宜考慮:是否樓價壓了下去,更易入市的是否就是本地人?極端而言,我們認為官方甚至應該考慮:是否在部分地皮的賣地條件中加入:物業落成後僅限本港居民購買的條款。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2年2月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