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二手市場調整的開始—租值下調

市場普遍看淡2012年的樓市,過去市場看好樓市的幾個主要因素,大部分都在消失或削弱之中。其中一個漸漸削弱的利好樓市因素,是租值。在眾多新盤入伙的情況下,各區租值更見明顯回落。

太古城千呎單位回報率跌穿3厘

其中一個見報的例子是太古城,一個1,137呎低層海景單位,上手租約完結後,業主收回單位翻新後放租,但放租多時未曾租出。最終單位近日以月租2.65萬元租出,呎租23元,較去年同類單位呎租30元,下跌23%。

報道未有詳細提及樓層,筆者把有關大廈2個不同層數單位交予估價公司估價;按樓層不同,估值分別為1,333萬元及1,433萬元。以單位月租2.65萬元計,回報率己由 去年的3.07% 跌至2.2%及2.4%。

以筆者理解,類似此個單位的情況並不罕見。由於多個新盤入伙,加上特別印花稅的推出,大量投資者將單位出租,帶動租金下跌。租值下跌的情況如持續,將為樓價帶來更大壓力。

以上文提及的單位為例,租金回報率(未扣除業主支付差餉、管理費)僅為2.2至2.4%。以投資市場的傳統智慧來說,此回報已低於一些「無風險」,如政府公債的回報率。除非投資者認為物業價值本身有較高的上升潛力,現時本地物業的風險及回報已不成正比。

銀行估值已落後大市

我們暫且視美國30年期國債為「無風險回報」(Risk-Free Premium)的基準,利率為2.98厘。如不追求樓價上升,物業「合理」的租金回報率如要達到2.98厘,以月租2.65萬元計,其「合理」價格為 1067.11萬元。如果未來一段時間,住宅租值未見回升,樓價返回「合理」水平,以現時估值1,333萬元計,將有20%的跌幅。若現有的租值不變,又 要求將現有的回報保持去年的3.07%,物業估值還是要下調 22.3%,即1,036萬。如果讀者相信租金是樓價領先指標,現時銀行估值已落後大市。

可能有人會說:本地樓市長期處於非理性狀態,差餉物業估價署統計的D、E類單位,租金回報率長期低於30年美債利率,但歷年來卻是價格升幅卻較高。 但D、E類單位或豪宅 租金回報低但升幅大,反映的正是風險溢價(投資者為了價格上較高的潛在回報,寧可接受較低的租金);一旦氣氛逆轉,市場認為價格升幅有限,低回報率終將拖 累價格。

磚頭仍然可靠?

另外一些地產界的朋友可能會說,今時今日,已不可視國債為無風險。國家也會拖債,債主可能被迫剃頭。相比之下,磚頭總比現金及國債更可靠。

我們認為,現時或可不再視國家公債為無風險投資;但對於「物業比國債安全」的觀點卻有保留。一旦歐美主權風險擴大,惡化至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情 況,世上根本沒有安全資產,尤以有形資產的「不可動性」(immobility)為甚。暫時來說,仍然沒有其他投資項目可代替國債「無風險利率」的地位。 看看本地銀行定存利率接近2厘,而在跌市中買樓收租,是否化算?相信這投資者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總結來說,對長線投資者來說,租金回報始終是決定是否持貨或加碼的重要考慮因素;近期租金下跌,反映樓價將有更大的調整壓力。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2年1月1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