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甚麼是「加息」?

題目可能有點古怪,「加息」不就是利率上升,還有甚麼好問的?其實事情未必如表面般簡單。
6、7月份市場成交回落,除了外圍因素,一般認為與金管局發指引收緊按揭,而令新造按揭按息上調有關。針對後者,網上不少討論區以「加息」來描述,其實不太準確。
去年年底,一般新造按揭利率為H+0.7厘左右,當時一個月拆息約0.18厘,即新造按息約0.88厘水平。踏入2011年,先是恒生銀行宣布退出 拆息按揭市場,其後滙豐、中銀等先後調整新造按揭利率;現時一般新造按揭利率,H按為H+1.7厘,現時一個月拆息約0.2厘,即H按按息為1.9厘左 右。
新造按息上調不算加息
與去年年底比較,拆息按揭新造按息無疑已上調近一厘,但嚴格來說,那不算「加息」,或者說,大半年下來,息口事實上只上升了0.02厘。原因很簡 單,如果讀者在去年底成功以H+0.7厘申請並取用一筆按揭,大半年下來,息口變化是由0.88厘,上升至0.9厘,幅度是2點子。
只有新造按息上調,舊有按揭不受影響,其實不算是「加息」。筆者不是鑽牛角尖/玩弄文字,只是認為要分清楚,「加息」是指整個經濟體的利息開支上 升,單以樓市而論,「加息」會令全港約50萬戶仍在供樓的業主,按揭供款及利息開支上升。而單是「新造按息上調」,受影響的只是新近置業及已上會的業主, 影響不可同日而語。
加息影響更為全面
筆者不是說新造按息對樓市沒有影響,那當然會令入市速度放緩,但「加息」的影響是更全面的。單以樓市而言,如最優惠利率或拆息明顯上升,會令業主的持貨成本上升。但「新造按息」上升,並不會影響在此前入市的業主,他們的持貨成本不變。
有全面性影響的加息,其實是指整體的借貸成本上升,包括新借款,以及舊有未償還的借款。在香港來說,這便是指最優惠利率及拆息的基準息率上升。以最 優惠利率來說,是近3年沒有變化。以拆息來說,去年低位時,一個月拆息在0.17厘水平,近月仍維持在0.2厘水平,只上升3點子。
加息影響尚未在樓市出現
釐清了「加息」的定義之後,讀者應該了解到:其實「加息」的影響,尚未在樓市出現。當然,現時尚難估計最優惠利率及拆息在未來一段時間上升的幅度; 以最優惠利率來說,回升至2006年中的8厘水平,抑或回升至1998年的10厘水平,影響已大有不同。我們的估計是:如果最優惠利率在未來2年只累積上 升2厘,並維持平穩,對樓市將不會帶來破壞性的影響。相反,如最優惠利率升幅逾2厘,負面影響將較近半年新造按息上升1厘大得多。
(www.panasian.com.hk)

原文刊於香港經濟日報網站(www.hket.com)
日期:2011年8月3日
欄名:宏觀論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