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不為慳息的轉按

早前金管局多次收緊按揭、本地銀行上調新造按揭利率,加上歐美債務危機,令股市大跌,樓市成交量亦大為萎縮,銀行按揭業務生意亦相對减少。不過,某些種類的轉按,卻仍然活躍。

主流的轉按申請是為了減息,由於轉按有律師費、贖契費等開支,一般認為,除非轉按前後的息差達半厘或以上,否則一動不如一靜。不過,近日筆者接觸的個案,發現部份申請人轉按前後的息差,其實不足半厘。原來,此類個案的業主,轉按的動機不是慳息,而是套現;由於銀行對於有套現的轉按批核一般較為保守,在按息上亦會較一般新購置物業(無套現)為高,個別個案息差不足10點子。

此類轉按套現的業主,動機不外乎認為樓價已處高位,又不想賣出自住物業,便趁價高息平套現;近日股市調整,對此類業主來說,反而認為是投資機會。事實上,對於只持有一個物業自住的業主來說,一般情況下,樓價起起落落,對他們的影響不大----一直持有物業自住,升值只是紙上富貴。加按套現的方式,便成為了一些業主善用資產的途徑。

一般來說,加按套現最大的考慮是利息成本,但早前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已表明,低息政策將維持至起碼2013年中,換言之,大概在2年的時間內,美息都難以上升,港元利率亦可望維持在低水平。

值得留意的是,一般銀行對於以「投資」為理由的加按/轉按申請甚為抗拒,正常情況下,銀行及按揭證券公司亦不會接受有資金套現的高成數按揭申請。不少轉按套現的業主,是以「子女升學、家居裝修」等理由套取資金的;而借用的按揭上限(視乎樓價)最多亦只為樓價估值七成。

此外,在考慮是否趁樓價高息口低套現之時,除了利率之外,亦要考慮其他風險問題,尤其是那些套現後打算將資金用作投資的朋友。資產價格可升可跌,萬一套現投資成績不理想,資金被套牢又碰上未來息口回升,便會蒙受更大損失。


原文刊於 imoney, 2011年8月2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