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銀行計算自僱人士入息方法


銀行在批核按揭的過程中, 會將客戶分類,對於無固定收入的自僱人士,在計算他們的收入時,銀行會有一套估算標準。

在過去,最常見的無固定收入人士例子包括的士司機、裝修工人等,共通點是開工日數不固定,或每日入息不固定等;銀行會參考申請人申報職業的平均入息,加上其職業證明/專業資格,作為評估入息的基準。但近年網上經濟盛行,不少人以網上經營的方式創富(例如網上拍賣)。此類「行業」幾乎沒有入息證明或專業資格可言,銀行評估其收入時,較理想的情況是申請人有報稅, 亦有連續兩三年的報稅紀錄,銀行便可用申請人幾年收入的平均數計算入息。

如果有關人士沒有報稅,銀行評估申請人的收入,便主要考慮其主要銀行戶口往來的紀錄,但由於戶口紀錄有「人為」成份(連續一段時間,每月注入金錢),銀行未必會依足戶口入帳作為入息計算。此外,即使銀行最終批出按揭,亦可能因為借款人的收入不穩定,會在按揭成數、利率上有一定調整。

原文刊於 晴報 2011年8月15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