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安老按揭年金偏低


報載首宗安老按揭已發放第一期年金,由申請至銀行發放年金,時間僅僅一星期;對比於一般按揭申請,效率可謂超絕;希望在宣傳期過後,銀行及按揭證券公司仍能維持此等效率,有需要的長者則幸甚。
對於安老按揭的分析,其中一個焦點,是年金較為微薄。以樓價一百萬物業,單身60歲長者申請,取10年年金計,每月年金固定為3,700元,不足以作為生活費。當然,要問的是為甚麼年金較少?
年金微薄因按揭成數較低
以上述例子計,長者一年即收取年金44,400元,10年即共44.4萬元;以年息2.75厘計,10年後長者或繼承人如贖樓,大概要償還50萬元,(未 計保費、行政費用及其他開支), 50萬元即物業價值的一半。簡單來說,按證公司將安老按揭產品的貸款與估值比率(loan-to-value ratio),或曰按揭成數,定於樓價5成。而按揭成數定於5成,而不是一般物業的7成,便是年金較低的秘密之一。以上述單位來說,如果LTV是7成,其 他條件不變,長者每月可收取的年金大概是5,180。
至於為甚麼安老按揭的按揭成數定於5成而不是一般物業的7成,當然有其原因。一般來說,監管當局或銀行會對於風險較高的物業,在按揭成數上作出較大限制。 在安老按揭而言,其中一個明顯的風險,是借款人本身沒有收入,貸款只由物業價值擔保;而在一般情況下,以資產擔保的貸款,LTV大概就在5成水平。另一個 原因是逆按揭的「欠額遞增」的特性有關。而將欠額遞增的元素加上樓價周期及息率周期,這便決定了今天收取較低的年金。
樓市下跌幅度可能甚大
與其他因做生意、買樓而借貸的情況不同,安老按揭申請人,旨在善用資產,取得一些年金收入,本身無甚「走數」風險。理論上,如當局希望增加安老按揭的吸引 力,大可將LTV提高一些,以吸引更多長者申請。按證設計有關產品時不作此安排,筆者估計是與其對市場的判斷有關:不管在樓價或利率角度來說,都難將按揭 成數上調。過去3年間,樓價上升了接近50%;如果將2003年樓價由SARS後回升計,樓市上升期已維持了8年。一般樓市周期大概就是7至8年,如果現 時樓價的確是接近周期頂位,往後調整的幅度便可能甚大。
由去年11月起,金管局多次調整按揭成數的指引,理由之一是配合港府遏抑市場購買力;理由之二其實是加強管制,即使往後樓價大跌,銀行的按揭資產亦不會出 現嚴重問題。套回安老按揭的情況也類似,現時100萬的物業,計及10年期領取年金的計劃,LTV是5成;但萬一數年內樓價下跌3成,其時物業的市值便是 70萬元,年金不變,LTV便是7成多。
樓價較高時承造可享較多年金
理論上,「在樓價高位時承造安老按揭,可獲取較多的年金」;但由於風險管理的因素,按證將LTV限制在5成,結果是年金未必吸引。(試想現時的樓市,如是相對平穩的05、06年,監管機構判斷資產價格大跌風險較少,LTV可能較高。)
其次是利率因素,眾所周知,現時的按息是近30年來最低的水平,以安老按揭的利率2.75厘計,較10年平均的按息約4厘水平,低了逾100點子。但安老 按揭產品不可能假設利率長期維持此水平。安老按揭的操作,是年金不變,到了長者或繼承人贖樓時,才一併償還已收年金及利息;一般來說,如果物業的市值高於 欠款額,長者或繼承人應該贖樓,相反,便應該放棄收回物業,任由銀行拍賣。上文提及,以10年期的計劃計,息本相加大概是樓價一半,但此種假設,是期內利 率不變。萬一期內按息上調至歷史平均水平,息本相加的結果便會大升。為了控制風險,只好在LTV方面下手。
銀行估值不一 申請人宜小心格價
簡單來說,現時安老按揭的年金看來並不吸引,原因是按證將產品的LTV限制在一個較低水平。而此一限制的原因,是出於風險管理;至少在按證的角度來說,要 為「樓價如果下跌」、「利率如果上升」的情況作出準備,因此令年金低企。對於有需要的市民來說,以上年金計算方式已為定案,只可接受,至於另一個影響年金 之主要因素為物業估值,由於不同銀行對不同物業之估價不一,除非按證必須根據其估價作準,否則,申請人應小心格價,於各銀行比較其物業估值額度,這將影晌 着收取的年金。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www.hket.com),
欄名:宏觀論按
日期:2011-7-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