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負資產衍生的壞賬



上星期筆者提到,拖欠最差時在2001年時,市場約有73億元按揭貸款被拖欠(遲會)3個月以上,計及當年整體負資產比率23%,當中17億元可能是負資產,即使全部斷供,但卻不代表銀行會有17億元壞帳,原因何在?

很簡單,抵押品市值雖然低於貸款餘額,卻仍有其價值。例如物業市值100萬元,按揭未償還餘額200萬元,負資產比率是200%,但銀行收回物業拍賣,損失是只是100萬元,佔未償還按揭餘額50%

當然,說2001年遲會的73億元中,負資產個案比例等同於整體(23%)會是一個較為樂觀的估計。一般而言,遲會時間愈長,壞帳的機率愈高,例如2001年中,拖欠6個月以上的比率為0.94%(即約49億元),大概可以說,每3宗遲會3個月以上個案,2宗有極高機會斷供,而有關抵押物業是負資產的機會,變為壞賬的機會亦較大。

換算下來,假設遲會6個月以上的49億元中,全部是負資產個案,負資產比率為200%,銀行的潛在損失會是24.5億元,佔當時按揭未償還餘額0.47%。不過,拖欠6個月,仍然只是「極高機會斷供」,當中某類負資產業主,在經濟條件改善,仍會恢復還款,免於被銀行收樓。理由何在,稍後再談。

180%負資產 vs 140% 負資產

前文提及,要「物業成為負資產」及「債仔斷供」兩個情況同時出現,貸款人才會出現損失,要強調的是,後者在風險管理上更為重要。一來是前者主要受大市影響,無從管理,而後者是可以透過信貸審批,盡量避免的。當初物業市值200萬元,銀行貸款9成按揭180萬元,即使之後物業市值跌至100(負資產比率為180%),只要債仔繼續供樓,銀行是零損失。相反,當初物業市值200萬,銀行貸款7成按揭140萬元,之後物業市值跌至100(負資產比率為140%),如果債仔斷供,銀行仍是有40萬元損失。可見按揭組合會否成為壞帳,令銀行出現損失,重點在於債仔是否斷供。至於債仔會不會斷供,取決於其還款意願及還款能力。

近年經濟好轉,拖欠比率輾轉回落,近四年的拖欠比率是0.01%至0.03%左右。以20152月未償還住宅按揭總額9,980億元,拖欠比率0.03%計,拖欠3個月以上按揭總值約3億元至於銀行潛藏的損失風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計算。

整體而言,香港借款人還款紀錄良好的一群---即使物業成為負資產,他們仍會堅持供款。宏亞按揭證券公司在2002年在香港曾推出140%負資產按揭,即物業市值100萬元,貸款總額可達140萬元,產品利率低於最優惠利率,協助當年「被綁」的負資產業主轉按,我們對於負資產的業主經驗是,還款紀律良好;港人此種供款紀律值得表揚,本地按息低企,原因除了市場資金充裕外,亦與港人有借有還,整體上信貸紀錄良好有關。

潛在損失按時遞減

上文提到,在貸款人角度,即使「負資產」、「債仔斷供」同時出現,實質損失幅度(Loss Severity)亦不會是100%。原因是抵押品多少有其價值。另外要留意,由第一期還款起,未償還按揭餘額便在逐步減少,在銀行而言,按揭有「風險遞減」的特性因物業成為負資產、業主又斷供帶來損失的風險及預期的損失幅度,都在逐步減少之中。

評估負資產按揭可能為銀行帶來的壞賬數字,除了要掌握負資產及拖欠的數字,在按揭組合中投資者的比例更為重要;此將決定由遲會發展成壞賬的可能性。在用家角度看,縱然物業成為負資產、自己又因失業而被迫遲會,卻仍有住屋需要,很多時寧採「有拖無欠」的策略。相反,投資者面對物業成為負資產,卻會計算「斬纜」的得失,或走上破產之路來撇賬。

兩種客户群有差天共地的償債行為,銀行態度自然是更歡迎用家。投資者與用家的不同策略,亦解釋了為什麼金管局會針對投資者定出的種種措施。

王建成
宏亞按揭證券營運總裁及董事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5年5月5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容許強積金買樓 是否好主意

 踏入11月,樓市氣氛忽然轉靜,10月《施政報告》放寬按揭、11月初減息對樓市的刺激似乎都不大。在《施政報告》發表後,被問及會否考慮讓青年人以強積金作為置業首期,行政長官當時的回應是不排除可能性。究竟容許市民提取部分強積金置業,是否好主意? 繼2月《財政預算案》撤銷所有樓市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