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犯本的包批按揭

多個新盤推出「包批按揭」,號稱不設壓力測試,理論上申請即批。發展商要推出此類按揭的動機似乎己是路人皆見。問題是,又會有什麼人「適合」申請此類產品?

過去不少發展商也有推出二按,讓買家以低首期方式購置新盤單位。二按的利息較高、年期相對短、在所謂免供期 (Payment Holiday)或利率優惠期(Teaser Rate)過後,可能會出現供款震盪(Payment Shock) 等問題,此類產品或可滿足部分買家低首期入市的需要,在整體一 + 二按揭的利息成本而言亦算是可控的範圍。但因金管局收緊涉及二按的按揭指引,二按利息較正規按揭高、年期短的限制,直接令買家難以通過壓力測試。簡單來 說,即使發展商肯借二按,但在現行指引下,也只有極具實力的買家會獲批銀行接受的二按 (Endorsed Second Mortgage )

包批按揭的算盤:息口唔貴、價位照舊
物業發展在香港是大生意,既然二按不能誘發買家入市,個别發展商便立心推出整筆一按,成數當然要較銀行標準按揭高,而且標榜「包批」,不需要入息證明,也沒有壓力測試,以求刺激購買力入市。大家都異口同聲說,包批按揭的推出,顯示發展商急於去貨。
以上觀點並非完全出於猜度,發展商為了去貨,的確刻意增加包批按揭的吸引力。這裏可歸納兩個觀察:
‧例如個別新盤按揭成數高達95%,如此成數的一按,已絕跡香港市場5、6年;
‧其次是按息水平:雖說發展商的包批一按利息較銀行按揭為高,但以此類產品在優惠期後一般按息P至P+1計,較諸一般財務公司按揭,仍是甚為便宜。

需知道現時一般二按利率已在P+10厘以上,市場上也有較相宜的高成數按揭,利率在P+3厘水平,但只做優質客,絕非包批,成數也較發展商提供的為 低。參考今年以來幾家發展商銀團貸款的利息,提供包批的一、二按可能會獲些微息差,但見慣大場面的發展商肯定志不在此。提供包批按揭,原因全在有數得計。

以樓價現值100元為例,銷情疲弱,後市看跌,現時借95元予買家買樓,發展商先收5元,假設未來一段時間,樓價跌至70元,業主又斷供,債主(即 發展商)收回單位拍賣,扣除交易成本收回65元,加上首期,實收70元。而債仔尚欠債主30元(未償還本金加上因收樓而產生的資出),根據此單綫因果推 斷,包批按揭對發展商來說,仍是大有可為。

誰說舊經濟不賺錢
由利息成本的角度看,即使發展商提供按揭可賺微利,但並非最有效運用資金的方式。地產是典型的舊經濟產業,需要密集的資金;對發展商來說,借來的錢 最好當然是用來買地起樓發售。即使資金成本便宜,要提供「供足30年」的貸款去賣樓,這種營銷手法,其實相當犯本。大家需要明白,包批按揭所動用資金是整 個銷售的 95%;相比於過去只提供二按,這是有近多3 倍資金投入!

當然包批按揭設計者會說-優惠期後加息的做法是鼓勵小業主持貨數年後轉按/出售物業,避免大筆資金長期被綁。坦白說,這種說法只是說明思想上的謬 誤!何解?如果小業主數年内可以轉按/出售物業,即說樓價將來最少也要維持現價,或者要今天這群邊緣借款人收入大增而產生換樓需要。

原則上,包批按揭對長線用家未必合用,正常用家應該不會考慮此等安排。至於不參與推出此類產品的發展商,他們隨後的應對策略似乎已是呼之欲出。

王建成
宏亞按揭證券營運總裁


原文刊於DBC數碼電台網站2015年11月5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容許強積金買樓 是否好主意

 踏入11月,樓市氣氛忽然轉靜,10月《施政報告》放寬按揭、11月初減息對樓市的刺激似乎都不大。在《施政報告》發表後,被問及會否考慮讓青年人以強積金作為置業首期,行政長官當時的回應是不排除可能性。究竟容許市民提取部分強積金置業,是否好主意? 繼2月《財政預算案》撤銷所有樓市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