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足球場上港中大戰,已多年未見港人如此關心一場球賽,球場內外發生的種種,正好令我們重新肯定香港價值。
港中大戰,事關兩隊以小組第二名出線世界盃的機會,更兼之前香港部分球迷在其他賽事「噓國歌」,惹來內地輿論不滿。兩地矛盾升溫,球賽進行時,港中 球迷被絕對分隔,連廁所都要分開,嚴格程度有如南非當年種族隔離;警隊更是動員1200人面對6000球迷以維持秩序,是相當保險的做法。
主辦方及警方採取「如臨大敵」的態度是應有之舉,但事前問一問香港人,大概99%都不認為會發生暴力事件。奏起義勇軍進行曲時,本地球迷噓者有之、 舉「BOO」牌者有之,坐而不立、立而背對球場者有之,同樣地也有本地球迷起立同唱國歌。立場不同,表達方式各異,但並無衝突發生,說到底,香港還是講理 的社會,因為意見不同而訴諸暴力應不是香港人的慣常做法。
求和只為保尊嚴
回顧事前帶點火藥味的氛圍,除了冰凍三尺的中港矛盾,導火線是內地足協的一份宣傳,以「有層次」來形容港隊成員膚色兼具黑白黃。帶點種族歧視語調之 餘,似乎也諷刺香港要靠入籍球員,非靠自身本事。早在分組結果公報時,中國球壇已歡呼同組無強隊,以魚腩來形容同組的香港、不丹和馬爾代夫等,認為一定可 出線12強。今場對賽前,中方球員一早表明戰勝香港「毫無懸念」,內地有球評更表示要顧念情誼,不要令香港輸得太難看,大概意思是難聽的說話要講得客氣 點!
香港隊有齊各色人等是事實,球員以外,領隊Kim Sir是南韓人、體能教練是日本人;華人球員中不乏入籍的內地人,但白人球員如麥基(Jaimes McKee),其實10歲已移民香港,在港人眼中早已是不折不扣的港人。球隊不同種族齊備,這就是香港社會的多元性縮影。以筆者從事多年的銀行業而言,本 地人以外,主管級仍多歐美裔白人、風險管理部門亦不乏印巴裔人,也有南韓、日本及星馬的同事。因此,說香港人近年排外的風氣升溫,這明顯與筆者幾十年的一 手經驗不符,因此恕難認同。
說中港足球是強弱關係,相信沒有港人不同意:港隊國際排名落後,中國隊鄭智一人身價大概超過港隊總和,實力差別是客觀事實。就球賽本身而言,0比0 打和之後,中國球迷一早失望離場,香港球迷卻是歡天喜地在場內歡呼、打氣和流連。對於內地球迷來說相信是十分疑惑,兩隊賽和的結局是大有可能「雙雙出局」 的雙輸,為何港人如此欣喜?
筆者認為,足球運動在香港只是升斗市民的次選娛樂,而今次賽事卻吸引了大部分非球迷的參與,社會之所以份外關注港中大戰,可能就是一種對當下自身處 境的適切回應。其實,由始至終香港上上下下都認定要進軍世界盃是一份「非份之想」,面對强弱懸殊的分野,和波便幾是港人集體理想。這是一個尊嚴重塑的晚 上,縱然球場外的現實全無改變,大家仍是樂此不疲,讓良好的感覺再坐一會。
有容仍大 無欲則剛
球賽完了,但帶來的反思空間無限。筆者對中港足球有這樣的理解:
在一標準場地上,縱然有强弱對比,只要在公平、自由的多元氛圍內,雙方仍可以用各自的認知去詮釋比賽的戰術和演繹自身的價值。
强弱的分野是一種不對稱關係,在球賽內這會表現在體能、技術和資源上,更關鍵的是局中人的取態和心態。取態是指辦事人的預見力和執行力,若然兩者出 現落差,這多少反映基礎上的雕琢有所不足。心態指的是辦事人的視野涵蓋,貧乏的視野就是跟從虛榮的人心,人心的屬性一般是順流而又隨波逐浪的躁動──眾所 周知,國家主席對中國足球有無限憧憬,等而下之,內地由上至下便認定對付香港此隊「魚腩」理應必勝。這些言說充份體現勢利帶來的視野盲點!
問題是,沒有任何競賽可言必勝,在賽前已擺出勝利者的姿態,這只是為滿足人心驕傲與虛榮!當然,虛榮的人心也有可能向正面轉動,但前提是有社會的自由和媒體的獨立作護航。
中港關係當然不是球賽,但卻在不對稱的演變中,強者能否做到有容乃大,弱者能否持守無欲則剛的底線,可能正是我們怎樣堅持香港的多元性、務實的人倫 價值的關鍵。 回到樓市,發展商與小業主一樣呈現強弱懸殊的不對稱關係,發展商會否展現有容乃大的精神,筆者不能奢望;但面對樓市波動,小業主不要期望在樓價上上落落中 獲利置富,「無欲則剛」,庶幾近矣!
王建成
宏亞按揭證券營運總裁及董事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5年11月24日
港中大戰,事關兩隊以小組第二名出線世界盃的機會,更兼之前香港部分球迷在其他賽事「噓國歌」,惹來內地輿論不滿。兩地矛盾升溫,球賽進行時,港中 球迷被絕對分隔,連廁所都要分開,嚴格程度有如南非當年種族隔離;警隊更是動員1200人面對6000球迷以維持秩序,是相當保險的做法。
主辦方及警方採取「如臨大敵」的態度是應有之舉,但事前問一問香港人,大概99%都不認為會發生暴力事件。奏起義勇軍進行曲時,本地球迷噓者有之、 舉「BOO」牌者有之,坐而不立、立而背對球場者有之,同樣地也有本地球迷起立同唱國歌。立場不同,表達方式各異,但並無衝突發生,說到底,香港還是講理 的社會,因為意見不同而訴諸暴力應不是香港人的慣常做法。
求和只為保尊嚴
回顧事前帶點火藥味的氛圍,除了冰凍三尺的中港矛盾,導火線是內地足協的一份宣傳,以「有層次」來形容港隊成員膚色兼具黑白黃。帶點種族歧視語調之 餘,似乎也諷刺香港要靠入籍球員,非靠自身本事。早在分組結果公報時,中國球壇已歡呼同組無強隊,以魚腩來形容同組的香港、不丹和馬爾代夫等,認為一定可 出線12強。今場對賽前,中方球員一早表明戰勝香港「毫無懸念」,內地有球評更表示要顧念情誼,不要令香港輸得太難看,大概意思是難聽的說話要講得客氣 點!
香港隊有齊各色人等是事實,球員以外,領隊Kim Sir是南韓人、體能教練是日本人;華人球員中不乏入籍的內地人,但白人球員如麥基(Jaimes McKee),其實10歲已移民香港,在港人眼中早已是不折不扣的港人。球隊不同種族齊備,這就是香港社會的多元性縮影。以筆者從事多年的銀行業而言,本 地人以外,主管級仍多歐美裔白人、風險管理部門亦不乏印巴裔人,也有南韓、日本及星馬的同事。因此,說香港人近年排外的風氣升溫,這明顯與筆者幾十年的一 手經驗不符,因此恕難認同。
說中港足球是強弱關係,相信沒有港人不同意:港隊國際排名落後,中國隊鄭智一人身價大概超過港隊總和,實力差別是客觀事實。就球賽本身而言,0比0 打和之後,中國球迷一早失望離場,香港球迷卻是歡天喜地在場內歡呼、打氣和流連。對於內地球迷來說相信是十分疑惑,兩隊賽和的結局是大有可能「雙雙出局」 的雙輸,為何港人如此欣喜?
筆者認為,足球運動在香港只是升斗市民的次選娛樂,而今次賽事卻吸引了大部分非球迷的參與,社會之所以份外關注港中大戰,可能就是一種對當下自身處 境的適切回應。其實,由始至終香港上上下下都認定要進軍世界盃是一份「非份之想」,面對强弱懸殊的分野,和波便幾是港人集體理想。這是一個尊嚴重塑的晚 上,縱然球場外的現實全無改變,大家仍是樂此不疲,讓良好的感覺再坐一會。
有容仍大 無欲則剛
球賽完了,但帶來的反思空間無限。筆者對中港足球有這樣的理解:
在一標準場地上,縱然有强弱對比,只要在公平、自由的多元氛圍內,雙方仍可以用各自的認知去詮釋比賽的戰術和演繹自身的價值。
强弱的分野是一種不對稱關係,在球賽內這會表現在體能、技術和資源上,更關鍵的是局中人的取態和心態。取態是指辦事人的預見力和執行力,若然兩者出 現落差,這多少反映基礎上的雕琢有所不足。心態指的是辦事人的視野涵蓋,貧乏的視野就是跟從虛榮的人心,人心的屬性一般是順流而又隨波逐浪的躁動──眾所 周知,國家主席對中國足球有無限憧憬,等而下之,內地由上至下便認定對付香港此隊「魚腩」理應必勝。這些言說充份體現勢利帶來的視野盲點!
問題是,沒有任何競賽可言必勝,在賽前已擺出勝利者的姿態,這只是為滿足人心驕傲與虛榮!當然,虛榮的人心也有可能向正面轉動,但前提是有社會的自由和媒體的獨立作護航。
中港關係當然不是球賽,但卻在不對稱的演變中,強者能否做到有容乃大,弱者能否持守無欲則剛的底線,可能正是我們怎樣堅持香港的多元性、務實的人倫 價值的關鍵。 回到樓市,發展商與小業主一樣呈現強弱懸殊的不對稱關係,發展商會否展現有容乃大的精神,筆者不能奢望;但面對樓市波動,小業主不要期望在樓價上上落落中 獲利置富,「無欲則剛」,庶幾近矣!
王建成
宏亞按揭證券營運總裁及董事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5年11月2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