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樓價上升,市民抱怨樓價難以負擔。其中一個值得留意的趨勢,是不論公營或私人房屋的自置居所比例,均見明顯下跌。數據反映一個自然但不健康的現象:資產歸邊。
多年以前,首任特首董建華曾立下7成市民居於自置居所的政策目標;其後樓價回落,港府的房屋土地政策由寬鬆改至收緊;7成自置居所的目標自然也沒人再提,歷年多份施政報告,也沒有再把「提高自置居所比例」作為目標。
政府不再將自置居所比例作為政策目標,結果就是整體自置居所比例按年下跌。2011年時,整體(包括公、私人)住宅中,有53.2%為業主自置;到
了2014年,數字回落至50.4%。如果單計私人住宅,數字更為明顯,2011年時有69.8%為自置居所,至2014年,數字跌至65.9%。
在公營房屋市場,自置居所比例下跌,主要原因相信與過去幾年停售居屋有關---新增的單位都是公屋,公屋業主是房委會,只推出公屋,整體公營房屋的自置居所比例自然下跌。
在私人市場上任何住宅,必然有其業主;此部分的自置居所比例下跌,不代表「物業沒人買」。而是反映以租樓解決居住需要的家庭數目上升。居於自置居所的家庭比例下跌---2011年有164.7萬戶人居於自置的私樓,數字在2014年減至160.6萬戶。
值得留意,近年新樓供應持續增加,整體住戶數量亦上升,但持有自置物業的家庭數目回落;數字代表過去幾年,起碼約有4萬家庭出售自置物業後未有再入
市,而以租樓解決居住需要;也大致代表此4萬個住宅由自置業主手上流向投資者手上---當然,投資者不太可能是本身沒有物業人士,數字的轉變,代表資產歸
邊,社會上的「無(房)產階級」較前增加。
多年以前,董建華推出7成自置居所目標時,除了民生理由,恐怕也有穩定社會的政策計算---業主較可能是傾向穩定的一群。社會上業主比例增加,便代表傾向穩定、保守的市民數量增加。
近年自置居所比例大幅下跌,同時社會躁動的情況明顯增加,當中是否有更深刻的關連,值得學者研究。梁振英力圖增加建屋量,除了要證明自己的施政能力,恐怕也有其他方面的計算,至於效果,恐怕還要拭目以待。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5年1月27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容許強積金買樓 是否好主意
踏入11月,樓市氣氛忽然轉靜,10月《施政報告》放寬按揭、11月初減息對樓市的刺激似乎都不大。在《施政報告》發表後,被問及會否考慮讓青年人以強積金作為置業首期,行政長官當時的回應是不排除可能性。究竟容許市民提取部分強積金置業,是否好主意? 繼2月《財政預算案》撤銷所有樓市辣稅...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按揭貸款的利率一般較其他貸款為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按揭為有抵押貸款,而且按揭成數受金管局指引限制。萬一借款人斷供,提供按揭的銀行可收回單位拍賣,一般可抵消欠款。按揭壞帳的風險較低,故貸款利息亦較低。不過,究竟銀行是要收回單位,一般有何程序? 一般來說,當借款人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