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估計2015年起港息跟隨美息回升,在評論利息上升對樓市影響時,焦點集中在「每個月供款會增加多少」、「樓價可能下跌多少」。較少人討論身負樓債的小業主,要如何應對按息上升。
粗略而言,應對按息上升,理財上可以有幾個取態:
一、不理會,即任由按息上升,每月供款增加。表面看此取態相當消極,卻可能是最多人「選取」的對應措施--按息回升初期,
供款增加始終有限,不少人可能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撇開完全被動,不去思考應對策略的業主,也有個別情況適合對加息採取「放任不理」的策略,包括按揭餘額
少、剩餘還款期短、供款佔月入比例偏低等;此等情況下,利息上升,對借款人的財務影響不大,大可不理。另一種情況,是借款人預期收入升幅可完全抵銷加息影
響,便未必有太大的財政壓力推動借款人為加息作特別部署。
二、延長供款。以一般浮息按揭而言,利息上升,便意味每期供款增加。如果借款人的理財目標是「限制每期供款於月入一定比例」;其中
一個可行的方案便是與銀行相議,透過延長還款期的方式,令每期供款減少。此方案有一定代價,延長還款,會令全期利息增加。不過,如果借款人認為在利率回升
後,仍會低於通脹率,延長供款便不失為一個合理選擇--以通脹蠶食債務。
三、提早還款。加息的即時影響是每期供款增加。以「(部分)提早還款」來應對加息,乍看並不合理。不過,利率回升的長遠影響,是全
期利息支出增加。如果借款人的理財目標着眼於控制長期利息支出,而手上又有閒置的現金,可考慮進行部分還款,減低長遠的利息支出。當然,閒置資金用於提早
還款是否最佳選擇,要視乎情況而定。假設當事人過去的平均投資回報高於預計中的中長期平均按揭利息,那倒不如以閒置資金用於投資。相反,如果當事人的投資
紀錄平平,現有的資金並無特別用途,與其放在銀行活期存款賺取微薄利息,那倒不如用於部分還款。
四、轉按。如果借款人現時的按揭組合利息偏高,又符合其他條件的話,可考慮以轉按方式減少利息支出。尤其是近幾年以一、二按組合入
市的買家,二按的供款假期(Payment
Holiday,例如首2年免供的安排)已完,開始要償還利息較高的二按。正好近2年樓價上升,轉按可能足以償還原有的一、二按金額;借入上述二按的小業
主,可考慮以轉按節省二按利息支出。
當然,轉按有不少先決條件,包括良好的還款紀錄、原有按揭已過罰息期;新造按揭合乎金管局的按揭指引等等。
對絕大多數以浮息按揭供樓的香港人來說,加息的影響大致一樣,但視乎個別借款人具體條件的不同,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應對策略。在決定採取哪一種策略前,借款人宜先詳細了解自己的情況。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5年1月2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